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大家都聽說過杜月笙,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他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還有很多影視作品講述他的故事。殊不知,我們熟悉的這個名字並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是杜月生,後來被我們熟知的這個名字,還是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親自給他改的。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與很多打打殺殺的小混混不同,杜月笙是一位很有格調的黑幫老大。當時杜月笙發家之後,一直為自己沒有文化而困擾。他專愛結交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對於那些有才學的人,杜月笙最為敬重。

有一次章太炎的親戚在外惹了事情,解決不了,向他求助。可是做學問還可以,要解決江湖紛爭,章太炎可沒什麼好辦法。時人都知道杜月笙有求必應,章太炎便也寫了信給杜月笙尋求幫助。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不想杜月笙早就知道這位的大名,只是當時正苦於沒有理由結交,一得到信後,趕緊就幫助他擺平了家中之事。為了表示感謝,太炎先生才為他改了這個名字。得此殊榮,杜月笙興奮不已。在當時能夠得章太炎賜名,那是無上光榮的事情。一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就連陰險狡詐、唯利是圖的袁世凱都不敢動他。將他囚禁了起來,還要每天安排人專門去請安。

章太炎生於1869年,浙江餘杭人,本名張學乘,字枚叔。後來,章太炎改名為張炳麟,自號“太炎”,人稱“太炎先生”。章太炎出生富貴之家,自小博覽群書。章太炎後來的思想頗為複雜,他既想要革命,又希望保留傳統文化;既想要共和,又反對代議制政府;既是一位儒學大家,又心向佛教。章太炎先生對待自己的門生平易近人,對待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肝膽相照。可是他對待小人則嫉惡如仇,稍有不慎,就會被他當面呵斥,絲毫不留情面。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章太炎曾經與梁啟超共同創辦了《時務報》,可二人政見不合,竟然大打出手。梁啟超被章太炎抽了一耳光,章太炎則摔門而去。他自認為學富五車,是一代國學大師,但是卻一心要做革命家。

他曾經三次進大牢,可是袁世凱卻不敢拿他怎麼樣。章太炎還當面大罵袁世凱,還拿袁世凱給他的勳章做了扇墜子當玩物。他自認為是民國元勳,可是卻不願意承認南京國民政府,老蔣也曾經遭到他的痛罵,原因是沒有積極抗日。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作為一代國學大師,他更是一位革命先驅。他的學生眾多,深受其影響魯迅先生,更是在思想上秉承了他的一貫風格。去世之前的幾天,魯迅已經病重難以支撐,但還是掙扎著寫了《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來回憶恩師。在魯迅先生看來,恩師在思想上的成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在學術上獲得的成就,因為思想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能夠救當時的中國。

由於章太炎有時候行為讓人難以理解,甚至不容易接受,因此當時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章瘋子”,可見他的想法偏激、行為偏激。而且在他發脾氣的時候,不管對方是誰他都不放在眼裡。康有為都被他嘲笑貶過。有的報刊雜誌反感他的做法,但是又佩服他的學術成績和膽識,因此關於他的標題總是“章太炎又瘋了”和“章太炎這回不瘋了”。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雙十事變”之後,章太炎回到上海,提出了自己對於革命的看法。直到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徹底看清袁世凱。袁原本就不是徹底的革命者,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所以辛亥革命並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之後仍然有許多需要變革的東西被遺留了下來。

民國二年,袁世凱想要設立孔教為國教,這一提議受到了章太炎的強烈反對。一段時間以後,章太炎更是看出了這個人的真實意圖。他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想到了就要找袁理論,可袁早就知道了,堅決避而不見。章太炎這次徹底發火了,他在袁世凱門外大罵,可人家就是能夠十分淡定的繼續閉門不見。

民國地位最高的囚犯,在監獄裡工資照發,袁世凱每天還讓人去請安

復辟工作準備到位之後,袁世凱總感到不妥,原來他還忌憚章太炎會引導輿論攻擊自己。於是,袁世凱想了個辦法,乾脆將他軟禁起來。但是袁世凱儘管心裡不快,又不敢對他動手,在軟禁期間反而對他照顧有加。

不管是衣食方面,還是薪酬方面,袁世凱絲毫不敢怠慢。章太炎要發脾氣摔東西,袁世凱不敢有任何不快。至於吃飯的時候,章太炎喜歡吃的東西,下人們則趕緊放在章太炎身邊。除此之外,為了討好章太炎,袁世凱還吩咐伺候章太炎的下人們每日請安三次,不管什麼情況發生,都不得有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