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行》第十二章

《尼山行》

老街坊

(12)

说到《大学》,不得不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的名字最早见于南宋。南宋大儒、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与“五”汇集刊刻,问行于世。

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是孔门弟子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诠释。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经典,系孔子及其弟子整编著,起初有六经,后《乐》失传。

四书五经是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详实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最活跃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它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必出自此,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为人处世之道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许多篇章短文,收录到从小学到大学各年级的课文之中,滋养着中华子

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说回《大学》来。

《大》是传统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是“四”的首篇。它原为“五经”中《礼》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大学,即“大人之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人将十五岁划为人生的一个特定的学习阶段,认为此龄后便应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更高一层的知识与道理。“大人之学”就是指十五岁之后成年人所应掌握的学问。当然,关于“大人之学”,还有人主张是“官职地位说”,就不详述了。我更倾向于“年龄成人说”。

题于“大学”仲尼之门“高山仰”匾额对面照壁上的词句,出自于《大》开篇。《大学》开篇,开宗明义,就讲明了儒家追求的“三纲

”和“八条目”。

容我慢慢道来……

2020.3.2 于济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