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要說海洋類長篇小說,有一本不得不提,那就是1851年由赫爾曼·梅爾維爾發表的《白鯨記》,該小說被《劍橋文學史》稱為全球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海洋傳奇小說之一,與福克納的《熊》、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並稱美國文學史上三大動物史詩,雖然《白鯨記》的結局以船毀人亡的悲劇告終,但成功塑造了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無畏勇猛的偏執狂形象—亞哈船長,要知道當時的歐美國家正在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資本主義大肆擴張的社會大變革時代,人們鬥志昂揚,雄心勃勃,“征服與佔有”順理成章變成社會主旋律,導致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霸權主義國家,而《白鯨記》中的亞哈船長形象則是迎合了這股風氣,滿足了西方國家人們心目中那種大無畏、排除萬難、不達目的誓不擺休的冒險精神。

小說在1956年首次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羅馬假日》的男主角格利高裡·派克飾演亞哈船長。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1956年版《白鯨》

然而,赫爾曼·梅爾維爾卻是從一件真實海難事件受到啟發才創作出小說的,那就是發生於19世紀20年代,美國捕鯨船“埃塞克斯號”在遠洋捕殺鯨魚時被一條巨型抹香鯨撞沉遇難,剛出海時船員共有20名,最終經過90天的漂流後生還的僅有8名,之所以是這8名船員存活下來,原因令人瞠目結舌,那就是靠吞食死難同伴的屍骨維持生命,這也是為何此次海難能成為19世紀最知名的歷史事件之一。奧斯卡最佳導演獲獎者朗·霍華德則將這次事件進行了戲劇化改編,於2015年12月搬上了大銀幕,也就是本文要講的《海洋深處》電影。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海洋深處》劇照

朗·霍華德執導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比如《極速風流》、《鐵拳男人》、《阿波羅13號》等等,而這部《海洋深處》同樣很有朗·霍華德個人風格,凝練而明快,不管畫面、特效還是配樂,都相當地大氣磅礴,而且呈現出來的古典美令人陶醉其中,其實每次觀賞這類以海洋作為核心敘事空間的影視作品時,我是有一種特殊偏愛的,一來我個人出海的次數極少,二來海洋總面積佔地球的71%,矛盾的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海洋絕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神秘夢幻世界,航行在海上,什麼事情都可能會遇到。

所以《海洋深處》電影裡面那條彷彿魔鬼一般的兇猛大白鯨,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捕殺鯨魚遇難生還的故事,它是有商業化的娛樂部分,但更多的是探討了人性慾望以及自然界事物平衡的哲學思辨關係,牽涉出一些有關生命乃至環境保護的嚴肅議題。

其中電影裡面有兩個典型的象徵,我認為是值得一說的。

船長,早期資本主義追名逐利的典型代表

在石油大規模發現以及使用之前,鯨油就是照明用油以及機械潤滑油的主要原料,直接導致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18世紀以及19世紀初期瘋狂捕殺鯨魚,並形成了一條體系龐大的產業鏈,而且由於利潤極其豐厚,在當時那個仍舊比較落後和封閉的社會環境裡面,沒有人會覺得殺鯨魚有什麼不對,別說平民百姓,皇室貴族階層更是直接掌控了產業鏈的命脈,《海洋深處》裡面那個家世顯赫的英國人喬治·波拉德船長,唯一關心的是自己的名譽和聲望,捕鯨不是他的興趣,不會關心鯨魚的死活,在捕鯨方面更是毫無經驗。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海洋深處》劇照

這像極了早期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資本主義,他們肆意妄為,在電氣化運動逐漸在全社會轟轟烈烈鋪展起來的開端時期,資本家的觀念和意識也發生了不可阻擋的扭轉,從“敬畏自然”變為“征服自然”,《海洋深處》的開頭部分著重為觀眾展現了這個部分,所有人都瘋狂地投入到捕鯨產業當中,並以此為榮,社會機器徹底為人性的貪婪和主宰意識打破了那層懵懵懂懂的隔閡,早期資本主義無法每時每刻都去征服其他國家,但他們可以把這種野心宣洩於碧波大洋,通過瘋狂屠殺鯨魚來彰顯國家實力以及自身的強大。

從21世紀的眼光來看,那是一種令人義憤填膺的不恥行為,環保主義者大力譴責這種濫捕濫殺,導演朗·霍華德當然不可能拍攝出三觀扭曲的消費級電影,所以《海洋深處》的悲劇色彩是遠遠大於娛樂成分,至少價值觀方面是正確的,同時有著值得深思的教化作用,人類在海洋塗炭生靈,最後人類遭到大自然的反噬,也落得個慘淡收場。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海洋深處》劇照

而我個人是比較欣賞朗·霍華德在進行改編的時候基本保留了正常的人性優劣點,沒有因為戲劇化衝突而進行過度誇張的處理,主要角色之間情緒的對立合情合理,渲染的力度點到為止,代表資本家的船長喬治·波拉德出身名門望族,自命清高,但也知道身為“埃塞克斯號”的最高領導者,此趟出海捕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他真是那個特殊年代十分典型的資本主義偽精英階層,只要能維持自己的地位和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用,即使置他人性命於危難。

但落難後,他也經歷了一番極為沉痛的自我反思,人性之張力,在這個角色身上達到了不錯的完成度,本傑明·沃克這個演員似乎骨子裡就有一種天生的傲氣和嬌貴,散發出濃厚的貴族氣質,把外強中乾的船長演繹得不錯,能讓人很快對這個角色產生情感共鳴。

不過如果要跟《白鯨記》裡面的亞伯船長比較的話,他可能就沒那麼討喜了,因為喬治·波拉德代表的資本家,真實得令人“羞愧”,朗·霍華德沒有把他神化,也沒有賦予什麼大無畏精神,更沒有亞伯船長劈波斬浪般的強大威嚴力。

因此這個追名逐利、卻又沒啥真材實料的資本家人設,一出場就註定是悲劇人物。

巨鯨,大自然的化身

事實上長篇小說《白鯨記》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那條叫Moby Dick的白鯨也“功不可沒”。顯然,它也被作者賦予了極其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了令人敬畏的大自然,代表世界的深奧,也代表了宇宙的不可預測,它原本只是一條巨大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毫無人跡的海洋深處,與人類河水不犯井水,然而一旦人類越了界,觸犯了底線,就彷彿化身夢魘死死糾纏著人類,狠狠懲罰那些原罪者,這種象徵手法在《海洋深處》電影被運用更加明顯,而且完全不同於《白鯨記》的勢均力敵,你死我活,由於“埃塞克斯號”海難事件是真實歷史事件,所以《海洋深處》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部紀實類電影,船員們在那條翻江倒海的大白鯨面前,處於壓倒式劣勢,被它戲弄、凌虐以及失去了大船。

不管是不可一世的船長喬治·波拉德還是藝高人膽大的大副歐文·契斯,雄赳赳氣昂昂的霸氣瞬間蕩然無存,那條甩出海面的鯨尾遮天蔽日,把他們此前所有豪言壯志全都扇得崩潰瓦解。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海洋深處》劇照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類可以對大自然進行毫無節制、喪心病狂式的掠奪與征服,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過來大自然同樣可以讓人類惡果自嘗。自作自受。翻查了一些紀實資料,當年“埃塞克斯號”存活下來的8名船員,全都在懺悔和飽受心靈的煎熬中度過餘生。

關於“人吃人”

這就要簡單提提“人吃人”了。

落難的船員們搭乘三隻小舟在大海進行了長達90天的漂流,正常情況下,如果大傢什麼都不做,最終的下場大概率會是全軍覆蓋,所以他們做出了一個震驚世人的舉動,那就是通過抽籤來決定誰成為同伴們的果腹之物。

電影上映之前對這方面是不留遺力地作為宣傳賣點,但實際的成片卻並沒有展現。

不管如何,前因後果是出來了。

都說只有一個地球,生活在地球裡面的所有生物,理應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利,而人類對鯨魚的趕盡殺絕,最終必然付出沉重代價。當年“埃塞克斯號”海難事件如果單純只是船員在大海漂流多少天之後獲救,也許就產生不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力,正是因為還出現了“人吃人”這種不堪設想的可怕場景,才會更加讓人痛定思痛,是前因所釀成的後果,真是猛烈地譴責和諷刺人性的貪婪,從這個角度來看,《海洋深處》可能就是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沒有敢拍出來的“另一個故事”了。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

最重要的改編點

《白鯨記》是以同歸於盡為結局,亞伯船長和Moby Dick誰也無法征服誰。

而《海洋深處》最為人熱議的改編,就是大副歐文·契斯再次直面大白鯨的時候,並沒有把標槍投過去,而大白鯨自此後也沒有再糾纏和折磨他們,很明顯這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在互相傷害之後達成了和解,順應了21世紀的環保主題。

這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關鍵轉折點,我認為導演朗·霍華德想要藉此向全球觀眾傳達這樣的思想:

停止一切濫捕濫殺,切勿過度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奪,長期的征服和佔有最終只會為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其實真的非常非常渺小,一個海嘯、一個山崩、一個地震、一個暴風雨,就能把上百年文明頃刻抹去,我們唯有時刻保持著一顆敬畏生命敬畏環境的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共同擁有一個好結局。

“平衡”在環保領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取之有度才能取之不竭,所以關於實現自然界事物之間微妙平衡的

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而不是征服和佔有。

《海洋深處》:關於自然平衡的改編,才是本片最大的意義

《海洋深處》劇照

當然《海洋深處》不算什麼神作,也有不少缺點,比如該片另一個宣傳賣點就是豪華的卡司,然而實際在電影裡面不少好演員都淪為背景板,大副“錘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演技中規中矩,沒啥出彩,二副基裡安·墨菲直接是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荷蘭弟”湯姆·赫蘭德發揮空間相當有限,至於飾演船長表弟的那個年輕演員,唯一的作用居然就是自願充當表哥的替死羔羊。

再者,那條大白鯨為何在人類沒有二次攻擊的情況下,它也放棄了糾纏?如此龐然大物弄翻三隻小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只能說瑕不掩瑜吧。

總體而言《海洋深處》確實算得上是一部能引發深層思考的海洋冒險史詩,推薦靜心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