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東漢天下分十三州,分別是:司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要說這十三州在三國時期哪一州最具有戰略爭奪價值,當屬於荊州,其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赤壁之戰曹操失荊州,從此失去統一天下的可能;劉備得荊州而立,有了立足之地,後來才有入主西蜀使天下三分;吳國背盟偷襲關羽,得到荊州南部全境,達成‘全據長江’的戰略目的,使東吳成為最晚滅亡的國家。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歷史上關於荊州郡縣的記載與我們通俗認識有所不同,《三國演義》中有“荊襄九郡”的說法,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以及後來新置的章陵郡和南鄉郡。實際上,“荊襄九郡”是元明時期雜劇、小說等文學作品中臆造出的歷史地理概念,不見於正史。漢末三國時期,荊州從未下轄過九郡,史籍上只有“荊州八郡”的稱謂。

根據《後漢書》記載,蒯越向劉表獻計曰:“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也就是說在劉表單槍匹馬進入荊州的時候,當時荊州只有八個郡。而根據《漢官儀》注“荊州管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武陵、南郡、章陵等是也”,相對戲曲小說中的記載,缺少了南鄉郡。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三分天下之後,荊州的郡縣又隨著政權的更替有所調整,但是整體面積並沒有很多變化。荊州地處四戰之地,是出擊的前沿,也是防守的前線,由於荊州特殊的戰略位置,魏蜀吳三國都想全面佔領荊州全境,但是他們都沒有做到,故而前荊州牧劉表就成為了漢末三國時期最後一個全面控制荊襄的主人。

劉表年輕的時候也是英雄人物,他隻身入荊州的時候,荊州並不太平,外敵袁術、孫堅都對荊州垂涎三尺,荊州內部又有眾多賊寇,包括江夏的楊虎,襄陽的陳生等等。劉表面對這樣情況,聯合了當地的當地大家族,最終全部平定,司馬彪的《戰略》記載是:“表初到,單馬入宜城。……江南遂悉平。”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劉表對內控制荊州全境荊州之後,外面的袁術、孫堅等人,也開始了對荊州的掠奪戰爭,不幸的是孫堅在進攻荊州的時候,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卻追擊黃祖時被伏兵殺死,這也就揭開了江東與荊州長達十幾年的恩怨情仇。孫策、孫權進攻荊州,表面上是替父報仇,實際上是出於對江東的戰略發展考慮。

江東的獨特地理位置是擁有長江天險,加上水網縱橫,對北方的騎兵是天然屏障,只要控制好長江,雖然不能統領天下,卻能偏安一方。而荊州地域跨越長江兩岸,只要佔據了荊州,則東吳所謂的長江天險將不復存在。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由於荊州地處長江上游,荊州對江東還有戰略壓制,從荊州可以順江東下,直接進攻建康,後來的蒙古滅宋、太平天國運動都證明了這一點,這種戰略威懾就如同一把利劍懸在東吳政權的上空。

自古以來從長江南上北下主要有兩條路,分別是:江淮線路(徐州—合肥線路)、荊襄線路。北方軍隊南下需要走這兩條路,南方的軍隊北伐也需要走這兩條路,三國時期陸遜的四次北伐中,兩次走江淮,兩次走荊襄,後來劉裕北伐、岳飛北伐走都走了荊襄路線。

也就是說荊州對東吳而言,既是防守北方,建立長江天險的重要一環,也是北伐中原,將來爭奪天下的重要出路,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對於荊州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東吳的有識之士也早就發現,其中以魯肅、呂蒙、陸遜等人為代表。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魯肅第一次見孫權時提出提出了著名的魯肅版“隆中對”,魯肅說道:“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後來劉表去世之後,魯肅又向孫權建議說:“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士民盈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荊州在魯肅的戰略中地位極高,是東吳 “帝王之資”的根本,魯肅的這種觀點在江東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江東的共識。在江東的高層中,荊州戰略價值甚至高於“孫劉聯盟”戰略價值,所以才有後來東吳撕毀“孫劉聯盟”合約,奪取荊州、殺關羽的“荊州之戰”。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荊州對曹魏而言同樣重要,《三國志》記載關羽水淹七軍之後,“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曹操為什麼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就打算遷都呢?《三國志》記載襄陽城內的情況是“人馬數千守城,城不沒者數板”“外內斷絕,糧食慾盡”,這都說明襄陽城堅守已經很有問題,破城只在旦夕之間。

襄陽是曹操集團在荊州最後的一個大城池,襄陽失守,也就意味曹操勢力就徹底退出了荊襄地區,而更加嚴重的是襄陽位於兩山之間,是天然戰略要地,也是天然的關隘,關羽佔領襄陽,南陽盆地的門戶就被打開。曹操當時將政治中心放在許昌,從南陽盆地可以直接威脅許昌,這期間無險可守,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要遷都的原因。

荊州對曹魏價值是一個盾牌,一旦失去了這個盾牌,那麼從荊州射出的劍,就會直接飛向曹魏的心臟,那時候即使曹魏沒有被殺死,也會被嚇死。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荊州對蜀漢的戰略意義就更大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強調荊州的交通便利,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這是因為諸葛亮對荊州的定位不同於東吳、曹魏,他是將荊州做為一個擴張領土前沿陣地,做為北伐的陣地。

益州固然是天府之國,但是做為盆地,四面環山,進出太困難,不適合軍隊行動和糧草運送,荊州的存在就能很好的彌補益州這一缺陷,並且由於荊州戰略地位對曹魏的威脅,當荊州北伐之後,曹魏必將調集軍隊到前線防禦,這樣關中力量薄弱,蜀漢出益州,控制關中就有機會。

三國時期為何荊州如此重要?荊襄之地對魏蜀吳三國各自戰略意義

故而說荊州對蜀漢就是一扇門,關羽失荊州之後,蜀漢的這扇門就算是被關上了,這也是為什麼劉備會不惜一切代價發動夷陵之戰的真正原因,可惜夷陵之戰失敗,蜀漢再也沒有奪回過荊州。失去荊州的蜀漢也就失去了未來,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最後他也困在岐山的崇山峻嶺中,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人世。

荊州是天下三分的起源,它對三國都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荊襄是東吳的橋樑,可攻可守的橋樑;荊襄是曹魏的盾,擋住利劍的盾;荊襄是蜀漢的門,通往未來的門。這便是荊襄戰略地位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