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作者:聶彥鋒(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水墨工作室主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碩士,天津大學工筆重彩專業博士)


英俊面龐


讓我們來好好觀賞一下宋徽宗趙佶的容貌: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 趙佶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直可謂“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這副姣好的容貌甚至是趙佶當上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何以證明?有史為證!《宋史•宋徽宗本紀一》開篇第一段中有這樣的記載:“……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簾,哭謂宰臣曰:‘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惇厲聲對曰:‘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皇太后曰:‘神宗諸子,申王長而有目疾,次則端王當立。’……皇太后又曰:‘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於是惇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對話裡皇太后推薦趙佶的理由:章惇說“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意思是按年齡申王年長,按禮法那麼應當立皇上同母之弟簡王。可皇太后則以“申王長而有目疾”即申王眼睛有毛病為由反駁章惇。“有目疾”是儀容問題,這可事關重大、非同小可,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臉面,也就是有傷國體的問題。

中國自古在儒家道統下,對儀容儀表有極其系統的要求和規範。一個人的容貌舉止甚至關係到名節和生死,也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氣象和尊嚴。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邊豆之事、則有司存。”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中國崇禮,精義深旨,繁文縟節,非片言可語。何為禮?清華大學教授彭林說 “禮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典章制度行為規範。道德理性無所不在,所以禮也無所不在。” 彭林教授從中提煉出“敬、淨、靜、雅”四個字來說明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主要特徵。

敬是根本的內在,而淨、靜和雅則是外在的表現。

淨,就是乾淨、齊整,是敬存於心在儀容儀表上的表現,是禮儀的重要內容。“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勿傲、勿暴、宜和、宜靜、宜莊。”則 是“謙謙君子”的形象。

靜,就是安靜,這是敬在嘴上的外在表現之一。安靜是一種良好的文明表現,是一種良好的修養,是一種禮貌。做個有禮貌的人,要懂得如何安靜,何時該安靜,把安靜作為修養底線來守住。

雅,就是文雅,溫文爾雅,是言談和舉止都應該有的文雅之風,在溫文爾雅中又帶有柔和之意,在人才風範與氣質性情方面文質彬彬,謙和大方,曠達超逸。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名士言行與軼事的《世說新語》中更是專著了《容止》篇,講述了39則魏晉時代評論人容貌、態度、舉止的故事。我們在這裡特別引錄一下幾則故事來說明儀容舉止在封建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提畫名《孫位高逸圖》 作者:唐 孫位

譯文:魏武帝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節。他自認為相貌醜陋,不能對遠方國家顯示出自己的威嚴,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卻握著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邊。接見後,曹操派密探去問匈奴使節說:“你看魏王怎麼樣?”匈奴使節回答說:“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邊握刀的人,這才是英雄啊。”曹操聽說後,趁使節回國,派人追去殺了他。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原文: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譯文: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風度姿態秀美出眾。見到他的人都讚歎說:“他舉止蕭灑安詳,氣質豪爽清逸。”有人說:“他像松樹間沙沙作響的風聲,高遠而舒緩悠長。”山濤評論他說:“嵇叔夜的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獨立;他的醉態,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傾倒。”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原文: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譯文:劉伶身高四五尺,相貌非常醜陋、憔悴,可是他悠閒自在,不修邊幅,質樸自然。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原文: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譯文:衛玠從豫章郡到京都時,人們早已聽到他的名聲,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的病,身體受不了這種勞累,終於形成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是看死了衛玠。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王羲之

原文: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

譯文:當時的人評論有軍將軍王羲之說:“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

由此可見,瞭解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行、功過是非,通過容貌的描寫便一目瞭然了。正因如此,皇太后才會繼續說道:“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意思是“先帝經常說端王趙佶有大福大壽之像,而且又仁義又孝順(儼然一副可愛小貓的樣子),不是別的王子可以比擬的!”以貌取人竟到了如此地步,“於是惇為之默然。” 難怪身為重臣的章惇被懟的實在無語,不得不順從了太后的意見。趙佶的顏值擔當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啊!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解讀於非闇——帥氣逼人的宋徽宗趙佶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趙佶不光是北宋時期皇家的顏值擔當,他更是整個大宋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顏值擔當!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感謝你們的耐心閱讀。本系列還沒有更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