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丧失了好多土地,但它的疆域还是在历代王朝中算大的,这算对中国的贡献吗?

子冬


清朝政府决策者的目光短浅,使得中国伤逝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工业革命的机会。晚清政府政治腐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贫穷。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伤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的得西方发达的国家,嘲笑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清朝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是一无是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清朝(1636—1912),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清朝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王朝。首先,到了清朝建立时期,世界早已经进入了近代史几百年,中国面临着西方殖民威胁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次,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争议;第三,清朝首次将“中国”正式作为国名,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清朝对中国疆域所作出的主要贡献。

一,在西方殖民入侵之前奠定了中国的疆域

在明朝后期,中国的内外局势十分危急。在外部,俄罗斯已经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太平洋沿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势力已经到达了东南亚,占领了台湾岛;英法已经开始在印度进行了殖民活动。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包围。在内部,北部的蒙古纵横大漠,不断冲击长城放心;西北的准格尔汗国突然崛起,其势力范围可以到达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在东北,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青藏高原也出现了和硕特汗国,可谓群雄并起;在明朝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残余势力退守江南,李自成占领北方,张献忠割据四川。

而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清朝崛起了。1635年,皇太极征服了内蒙古和朝鲜;1644年,清兵入关,到1661年统一了汉地十八省,1683年统一了台湾;1688年将俄罗斯的殖民势力赶出了黑龙江流域,并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疆域;1698年,康熙击败了葛尔丹,将外蒙古纳入了清朝版图;1720年征服了西藏和青海,并设置驻藏大臣;1757年灭准格尔汗国,将西域纳入了版图,并改名为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

到此,清朝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到了1860年,时间超过100年,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清朝使用的正式国名为“中国”,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国家名称,而不是地域名称。在中国范围内生活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为中国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朝的大一统让中国成为了东方最庞大的帝国,这为面对“三千年前未有之大变局”做好了准备。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就不断入侵中国,虽然中国失去了一些列的主权和1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但是西方列强始终无法将中国沦为殖民地。民国失去了外蒙古后,中国的领土面积尚有960万平方公里,这为中国的复兴提供了最基本的领土基础。如果没有清朝的突然兴起,那么新疆、蒙古、东北等长城以北的土地必定会沦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西藏将成为英属印度的势力范围,那么中国就是腹背受敌,九死一生了。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开疆扩土的时期,如今的中国疆域的奠定,则完全得益于清朝。

清朝政府对新疆的控制,新疆在汉朝时期就已经纳入中央的管辖,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央在新疆地区建立西域都护府,唐朝时期建立的安西都护府,这都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施管理的有力证据。新疆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属于羁縻状态,每一次王朝末世,它就会摆脱朝廷对它的控制。在清朝,中央政府把新疆正式纳入朝廷的有效的管辖。

清朝从入关后,经历了两代人的励精图治,近半个世纪的统一战争,先后扑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攻灭了张献忠的大西国,剪刀灭了各地的反清力量,1661年,灭掉了南明的残余势力,,大清终于取得了中国的统治权,在平定三藩之乱和郑氏台湾政权后的康雍乾三代皇帝

,把目标投向新疆的准噶尔汗国,对于葛尔丹的扩张清朝政府早有警惕。

公元1695年(清朝康熙34年),康熙再次亲征,清军从北京出发长途奔袭葛尔丹,双方在昭莫多(今乌兰巴托以南)展开决战,清军8万多人围攻葛尔丹,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葛尔丹战败,不仅丢失了喀尔喀蒙古地区,而且后方哈密也被策妄阿拉布夺取。葛尔丹于1697年在阿尔泰的阿察阿穆塔台兵败自杀。

葛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登上准格尔汗国汗位,派遣使者向清朝表示臣服。其儿子葛尔丹零策这位时(1698-1745年),准噶尔国发展到最为强盛时期。其疆域包括新疆向东击败清军夺取青海、蒙古高原西部、向北击败俄罗斯人占据了西伯利亚南部以及原来的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广大地区,加上一度控制的西藏,准格尔汗国统治的面积达到了500.万平方公里,同时控制着500万人口。当时清朝的疆域也就是700万平方公里,清朝的人口为2亿多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在成兖札布、兆惠的率领下,再次进攻准噶尔汗国,当时准噶尔部遭受天花瘟疫,清军很快占领了准噶尔汗国全境,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最后染上天花病死,在清朝的武力逼迫下,沙俄将阿木尔萨那的尸体交给清朝 ,至此清朝才完全控制天山南北。乾隆正式将这片区域赐名为“新疆”。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1762年,清朝在伊犁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的管辖。1877年,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成功收复天山南北,1881年从俄罗斯手中夺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新疆省,刘锦堂担任第一任巡抚。

葛尔丹兵败身亡后,蒙古人独自恢复成吉思汗遗业的希望彻底破灭,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随着土尔扈特部的內属,内外蒙古各部全部并入清朝版图。

蒙古地区一直游离于中原王朝的管辖之外,明朝也只能跟蒙古战平而无法完全降服蒙古,清朝采用上层联姻的方式和推行佛教政策才彻底把蒙古纳入中央统治的范畴。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五十九年年(1720年),清军击败占扰西藏的准噶尔部,开始进军西藏。

康熙五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康熙命抚远大将军晕死允禵率军,由西宁移驻穆鲁乌苏,居中调度;授都统延信为平逆将军,出青海,向喀喇乌苏进军,此为中路;授护军统领噶尔弼为定西将军,会和云南都统武格所部,由四川巴塘进军西藏,此为清军南路;命靖逆将军富宁安与振武将军傅尔丹,分别于巴里坤、阿尔泰策应。当你四月,清军出发。平逆将军延信统领中路清军,护送达赖喇嘛,由西宁进藏。这条路多深山穷谷,瘴气弥漫,清军除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外,接连打破大策零敦多布的重重阻截。

八月十五日夜,大策零敦多布袭击驻扎于卜克河的清军军营,反被清军击败。

八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凌晨,大策零敦多布先后袭击齐伦郭尔和绰马喇的清军营,均被击败。大策零敦多布慌忙调头退向拉萨,率少数人回到伊犁。延信将大军留驻达木,率少量骑兵,护送达赖向拉萨进发。南路清军在噶尔弼的率领下,自成都启程,经打箭炉、里塘、巴塘,于六月间至察木多(今西藏昌都);七月底八月初进至拉里(今西藏嘉黎)。这时大策零敦多布派吹木丕勒塞桑,率2600人,守御墨竹工卡。噶尔弼改变原定等候中路大军的计划,于八月初六日直扑墨竹工卡。吹木丕勒寨桑逃往达木,墨竹工卡的呼图克图归顺清军。清军顺利占领墨竹工卡后,即向准噶尔招募伦渡口。这里有第巴达克咱领藏兵2000余人据守。

清军一到,藏兵不战而溃,达克咱投降。至此,进入拉萨之路被打开。噶尔弼乘拉萨兵力空虚,直捣拉萨,遂命达克咱准备皮船,于八月二十二日,率清军渡过噶儿招募伦河;随即,分兵三路,进攻拉萨。二十三日晨,攻下拉萨。九月十五日,噶桑家错在布达拉宫举行六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驱准噶尔安定西藏。从此,清朝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派兵驻藏,组成四噶布伦联合掌政的西藏地方政府。

在中国的历史上,东北地区与内地联系的十分紧密,但却始终游离于中国疆域之外。清朝政府正是起源于东北,在顺治年间入关后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康熙至乾隆年间,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三个将军辖区,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

东北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明朝时期属于后金藩属国,满清入关后,东北地区是满人的“发祥地”,禁止汉人进入。民国时期,张作霖在东北时期,加强了利国利民的设施建设,如学校、工厂、铁路等等。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有许多的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才真正融入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