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蘇武牧羊的故事,可以說是流傳千古。當年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帶領大使團出使匈奴後,由於發生變故被匈奴扣押。他也因為拒不投降,被要求在荒涼之地牧羊長達19年。在這期間,他從未向匈奴屈服,充分顯示了漢朝人的骨氣,成為了歷史上忠於國家的典範。這也是為何蘇武的故事能流傳千古的原因。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但根據現存的史書《漢書》中曾有記載。在被匈奴扣押的十九年間,蘇武確實沒有投靠匈奴。但是卻在那時曾與一位匈奴女子結為白髮夫妻,二人還有了一個兒子名為蘇通國,在蘇武回國之後,還將兒子接回了漢朝。這也是歷史上蘇武一生中鮮為人知的一件事。

而在距離漢朝一千年之後的清朝,也曾經出現過一個和蘇武擁有一樣經歷的人,但二者最後的命運確實大不相同。他也曾經受敵國所扣押,與蘇武一樣拒絕投降,即便是敵國國王使出了美人計,也不為其所動。但他最終沒有成為像蘇武一樣的民族榜樣,反而被下旨今生禁止踏入祖國土地。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此人便是清朝時期的將領楊重英,這也就是今天本文要講的主要內容——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楊重英出身名門望族,他的祖父是清朝雍正年間的名臣楊文乾,曾任河南布政使和廣東巡撫。不僅如此,他的父親楊應琚()更是在乾隆年間得到重用,先後被任命為兩廣總督、閩浙總督等重職。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但在之後乾隆討伐緬甸的戰爭當中,楊應琚指揮失誤,虛報戰功。因此乾隆將他的官職削去,最後他更是被逼自盡。而當時作為雲南按察使,率領軍隊駐紮在雲南和緬甸邊界的楊重英,聽聞了父親戰敗自殺之後,指揮頻頻失誤,最終也被緬甸軍隊所打敗。而其本人因為沒有能夠及時撤離,被緬甸軍所俘。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之後與他一起的下屬被放回了清朝。乾隆一聽說楊重英被俘虜之後沒有自殺,兩個手下還跑了回來,龍顏大怒,認為他們這樣子有損國威。於是派人將這兩名可憐人直接殺死在了邊境,與此同時下令給新一任雲貴總督明瑞:

禁止楊重英再踏入中國境內一步,如若發現,格殺勿論。

但乾隆並沒有想到的是,楊重英並沒有在被俘之後選擇投降敵國,更別說進入緬甸首都。而緬甸人知道被俘的人是清朝大臣,更不敢殺掉他,於是把他軟禁了起來。

緬甸的國王知道後,大喜過望,因為這是一次羞辱清朝皇帝的大好機會,於是對楊重英使出各種辦法想讓他乖乖就範,但即便如此,楊重英也是軟硬不吃,堅決不降。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國王見此情況,便想出了一個美人計,他讓自己的女兒,即緬甸的公主盛裝打扮,親自對楊重英拋出橄欖枝,只要能投降那便與他是一家人。能夠被當成勸降條件的公主,理所會十分漂亮。但即便是美人在眼前唾手可得,楊重英也沒有因此便放棄抵抗。國王見楊重英如此不屈,決定放棄對其勸降,把他繼續囚禁起來,楊重英也因此被囚禁了長達25年之久。

楊重英的經歷與蘇武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不及。而他的囚禁人生在乾隆的七十大壽之時,發生了轉折。當時的清緬正值停戰期間,作為壽禮,緬甸國王把被囚禁的楊重英送回了清朝。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但他仍然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因為早在之前乾隆就已經下旨禁止他入中國境內。因此,他在邊境便被雲貴總督攔了下來。事後雲貴總督向乾隆說明此事,讓皇帝定奪。當時的乾隆正值大壽,心情愉悅,同時早已聽說了楊重英的英雄事蹟,認為他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於是免去了之前楊重英打敗仗的罪責,不僅如此,還下旨要對楊重英的忠心進行獎賞,誇讚他的骨氣超過了蘇武。然後下令讓雲貴總督把楊重英接回首都,要親自召見嘉獎楊重英。但令人可惜的是,這道聖旨剛剛傳到雲南,楊重英就因為在囚禁期間備受折磨,身染重病而離開人世。他病逝之時仍在緬甸邊境,終是沒有能夠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祖國。

清朝一大臣被帝國扣留25年,乾隆下旨:此人永遠不許踏入中國一步

而在他逝世之後,他的遺體最終被運回了自己的祖國。這位在異國他鄉受盡折磨的英雄,也在死後得到了一絲慰藉以及人民的尊重。不僅如此,因為之前楊重英戰敗被俘後,他的家人全被關進了大牢裡二十五年。在這個時候,也全都被乾隆釋放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