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甕城”是怎麼出現的?它有什麼功能?

1084976995


提到“甕”這個字,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甕中捉鱉”這個成語。“甕“是一種比罐子大,比缸更小的容器,而“甕城”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外形類似於“甕”的小城。


“甕城”主要建在城門的外面,起到保護城門的作用。


在古代的要塞爭奪戰中,要塞四周都是高牆,古人缺乏必要的爆破工具,很難能夠推倒高牆。因此古代攻城的一方往往會集中兵力衝擊城門,將大門撞開後殺入要塞。在這種情況下,要塞的防守一方不斷地加固城門的防禦力量,護城河和甕城也就被髮明出來了。

我國最早的“甕城”出現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陝西神木,在神木地區出土的石峁遺址中,考古人員就發現了“甕城”的蹤跡。石峁遺址中的“甕城”並非是半圓形的,而是長方形的。


石峁遺址“甕城”的右側有一個偏門,這個偏門同城門的入口呈九十度角,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敵人長驅直入,給防禦人員關閉城門贏得時間。我國後來出土的“甕城”中,大多采取了這類設計,“甕城”的城門和主城的城門都留有一定的角度差。

由於修建“甕城”的前提是整個城市四周都建滿城牆,所以“甕城”在被髮明後,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使用。一直到了唐朝末年的時候,隨著城牆基礎建設的逐漸完備,“甕城”才開始大量的使用。


唐朝末年的“甕城”不僅擔當防禦的任務,還能夠起到誘敵深入圍殲敵人的效果。當時的“甕城”除了城門之外,還會有一個閘門,假如敵人湧入“甕城”之後,甕城城牆上的士兵可以放下閘門,將衝進去的士兵關在“甕城”之中。因為甕城是一個半圓形的防禦工事,被圍困的人會四面受敵,要麼選擇投降,要麼就被城牆上的人亂箭射死。

在五代十國時期就發生過一次“甕中捉鱉”的戰爭,後梁朱溫手下的將領朱珍帶領軍隊進攻鄆州,中了敵人詐降的計謀,軍隊被困在了鄆州的“甕城”中,鄆州人用石頭和弓箭攻擊被困的軍隊,最終朱珍全軍覆沒,獨自逃回了後梁。


在央視版的《水滸傳》中,也有關於甕城的描述,梁山的軍隊在進攻南京的時候,幾員大將為了強功衝進了“甕城”裡面,被方臘放下閘門關住,最終全部被射殺。

“甕城”在防範騎兵的時候效果最為明顯,假如沒有“甕城”的情況下,城門一旦被打開,騎兵就能夠長驅直入。而在有“甕城”的情況下,騎兵能夠發揮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在蒙古滅南宋的戰爭中,沒有“甕城”的臨安城被蒙古騎兵輕而易舉的就攻佔了。


而有“甕城”的釣魚城,竟然獨立支撐了整整36年,最後在得到忽必烈饒恕全城人性命的承諾後,釣魚城才主動地投降。到了明清時期,“甕城”的規模越來越大,起到的防禦作用也越來越強。不過隨著熱兵器時代的來臨,城牆的防禦作用逐漸的喪失,“甕城”也就失去了以往的防禦性作用。因此在近代以來,國內大部分“甕城”都被拆除,現存的都是一些較大的旅遊景點“甕城”。


歷史總探長


中國古代城防體系裡的甕城就挺陰損的。

電視上電影上總是演著拿衝車撞城門,城門一撞開,這城就算破了。

呵呵,真的嗎?

實際上,第一道城門破了,攻城的將士就會發現裡面還有有第二道門,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古代城池大多設有甕城,撞破一道城門,攻城方也不敢隨便攻進去

什麼叫甕城呢?

即在城門內或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小城池。隨便從百度扒拉一個圖示例如下:

現存最大的甕城是南京中華門。

甕城其歷史悠久,可追述到公元前4000年的石卯遺址,其作用是保護城門。

有個詞叫做“關門打狗”,還有個詞叫“甕中捉鱉”這兩個詞就形象的解釋了甕城的作用。

攻城一方如果看到第一道城門被打破或被守軍故意打開而衝了進去,那下場麼………被守軍居高臨下站在四周城牆上集體圍觀是一定的。

吃瓜守軍圍觀之餘,射點箭啊、扔點西瓜皮、丟點萬人敵、震天雷、臭彈、大便什麼的,砸到進入甕城裡的花花草草也很正常吧。如果第一道城門是守軍故意打開的,待攻城方士兵進入後就關門…………那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一般的小城池多隻有1道甕城,南京作為明朝曾經的都城,一箇中華門居然設了3個甕城,一共4道城門,內有27個藏兵洞,可藏3000守軍。…而且這門還不是最大的,最大那個已經被毀了

可謂陰損到家了。

所以……很多時候攻城的軍隊寧願費力搭雲梯爬城牆或者乾脆挖城牆牆角把牆挖塌了也不願意打城門……

乾脆再補充一個大同永泰門的圖,從衛星圖直接截。這個很有特點,我若是指揮官,真心不想打這個門,還是換別的門打吧

其它各城門就是評論裡提到的故意讓甕城月城和內城門錯位的典型案例。攻城將士好不容易撞破了一個門,赫然發展門後是一堵牆………門呢?一臉懵逼


另外,甕城的功能不止是在防禦敵人上,在防水上也是大有作為的。比如安徽壽縣的甕城就是。

到了2003年,壽縣發洪水。當時的水已經淹過城門。

城外一片汪洋

但是城內居然還是安居樂業,人們古城賓陽門外的洪水中洗衣服。

如果現在城市遇到洪水,恐怕人們就有一種選擇,拋家舍業背井離鄉了。沒想到古代城牆居然起到防洪的作用。

壽縣,古稱壽州。東漢末,袁術在此稱帝,稱作壽春。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北宋年間(1068-1077年),明清時曾多次修葺,已歷經900多年。

壽縣這座古城是因戰爭古人建了這座城,因洪水後人保存加固了這座城。壽縣古城牆自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不斷進行整修。至今仍保持著明清兩朝風格。古城牆不僅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防體系。

讓我們來看看這座城牆為什麼能在洪水中屹立不倒。

它的設計巧妙有三處:

一,城牆的石岸

壽縣的古城牆在壁腳處加築了一週高3米、寬8米堤岸,它是明代壽州御史楊瞻創建的護城石堤,又叫泊岸,它的內口與牆根基連為一體,外口則以條石疊砌。護城石堤為整個城牆增加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頂住了洪水對城牆根基的直接衝擊 。

二、古城的設計

1、甕城

甕城是保護城門的一個小城。在古代即便敵軍攻破第一道甕城的城門,還面臨第二道城門。甕城上的士兵還能射殺進入甕城的敵人。

在2003年洪水中,甕城起了防洪的第一道作用。即便有少數量的水能進入甕城,也能防澇排

壽縣古城甕城門和城門相互錯開對於防洪也是絕妙之筆。因為一旦甕城門潰決,洶湧的洪水以超常速度衝擊的是對面足夠堅固的城牆,由於城門錯開,極大地削弱了洪水對二道門的衝擊作用。

特別是北甕城門朝西、西甕城門朝北,避免了來自東把河(河水由東向西流)和壽西湖的洪水對甕城門的直接衝擊。古人思維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讚歎!

四門原都有護門甕城(現有北門、東門存有甕城),除南門外,東、北、西3門的甕城門均與正面城門不在同一中軸線。

2、城內的佈局:

壽縣古城的道路佈局是以4條大街為主幹道,把古城分成4大區域,每個區域內又以街巷縱橫交錯組成交通網,沿城牆的內環城路為近年所修。4條大街分別是南街、北街、東街和西街,它們是連接4個城門的主要幹道。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軸線上,因道路修整,東、西街漸趨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轉折。這種佈局方式與常見的古城道路佈局不同,沒有遵循古制,形成經緯交織的“棋盤式”格局。

其原因是壽縣古城是為軍事防禦而設置的城池,為了軍事防禦需要,防止敵人長驅直入,爭取充分的戰鬥時間,而逐漸形成的道路佈局特徵,即“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沒有遵守王城制度。這樣的道路佈局方式,一直作為當地建城的標準。南街長680m,北街長1205 m,東街長1005m,西街長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長,東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這是因為抗洪防水的需要,壽縣古城的地形是東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麼東西道路就要比現在的靠北,在城內積水的情況下,道路將被水淹沒,阻礙交通,從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癱瘓,所以東西道路南移,這也是歷代建城積累的經驗總結。實際上,東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線,南街道路較平坦,北街道路則緩坡向下。

三、月壩

那麼古代又是怎麼進行引用水和排水的呢?

城內水系佈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處設置內城河和在城內不同區域闢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城內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廢水,就是採取分區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的。在近4萬平方千米、周圍有城牆封閉的城內,逢到陰雨天,特別是大雨傾盆的天氣,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觀。處理不當,往往變成內澇,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勢較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的內河,這兩個內河通過涵洞與城外相連,在城外水位低的情況下,把城內的水排出去。 在排水的涵洞,針對於外面的洪水倒灌的可能設計了月壩。 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當城外的水位低於城內,涵洞的木塞子是打開的,水就排到了城外。

當城外洪水高於城內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堵住了涵洞。防止洪水的倒灌。

月壩從整體上保護涵閘,使之與外隔離,避免了內河積水的淹沒,可以隨時進壩啟閉閘門,控流自如。人們還可以根據月壩水面的水位高度,判斷城外洪水的水位。壽縣古城設有東、西月壩分別榮膺了“崇墉障流”、“金湯鞏固”的譽稱。

排水涵洞和月壩的設計,成功解決了城內排水的問題,實現了防和排水的自動化。

有了這些壽縣的古城牆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從地處往高處排。像一個漏斗一樣永遠不會積水。洪水氾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人們稱壽縣城為“篩子地”,城裡的雨水流入了內城河,在通過低窪處的兩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涵洞能控制城內積水的排出,而不讓城牆外的圍城大水進入城內,就是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築者其設計的高明。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牆,近百年來三次保護著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


老莊說故事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闢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裡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此"小城"即謂之"翁城"。根據考古和史書記載,“甕城”最早誕生於先秦時期,經過時間變遷,到了宋朝達到完善。

先秦時期的甕城

“甕城”是戰爭的產物,雖然在現存先秦文獻中,並沒有直接記載甕城的出現,但根據先秦時期戰爭的頻繁程度來推測,我國甕城的出現並不會太晚。

根據考古發掘,在已發掘的先秦遺址中,山西垣曲商城遺址的發掘就基本可以確認其“第二道城牆”就是甕城。這是迄今可確認的甕城最早雛形,其歷史意義重大。

垣曲商城遺址位於垣曲縣古城鎮的南關,在其發掘報告中說“在西牆北段距西北角·····發現了與內牆平行的第二道城建,寬3-6米,長280米;南牆外側也發現二道牆的西段175米·····西部二道牆外有一條寬6-10米的城壕,深約7米”

雖然形制設計較為原始,建造如此龐大,但也可看出後世甕城的影子,它的出現將中國甕城出現的時間追溯到了商代早期,表現出現的原始性也為後來甕城發展留下了空間。

漢唐時期的甕城

一、漢代的甕城

在漢代文獻《說文解字》中記載“闉,城曲重門也”。所說的“城曲重門”是指城門外的甕城設施。

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戰爭的規模、強度不斷加強,隨之甕城的建造、佈局規劃也得到了發展、完善。這種發展不僅體現在甕城的本身,還表現在分佈的範圍和普遍性上。

根據考古發掘,漢代甕城遺蹟是數量最多的,分佈地區不僅在中原地區,北方邊疆地區也日益普及。有代表性的為漢代烏力吉高勒城障。

烏力吉高勒城障位於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甕城與城牆已連為一體,中間沒有斷開,具有了後世甕城的大體模樣。撐起呈現不規則長方形,偏開一門,斷開幾米後修築了稍微錯開、平行的外牆。

漢代甕城在形制、建築、材料方面有著很大的進步, 但仍處於過渡階段。

二、唐代的甕城

到了唐代,甕城就更為普遍了,較為經典的是西北地區的西洲城,東南地區的揚州城。

在揚州城的遺蹟中,現存部分保存比較好,大部分殘高可達4-5米,城垣外有城壕與之平行。城垣東牆有三個豁口,偏北有一片半圓形的高地,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城壕至此則屈曲繞過其外緣,為城門、甕城和月河的遺蹟。西州城則位於吐魯番東約50公里處,從勝金口流出的水經二堡流入城。外城呈正方希,偏北的門保存了曲折的甕城。

唐代的甕城形制與漢代相比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形制多為西州城甕城模樣。這個時期的甕城牆體修建的較為短小,僅僅用來拱衛城門。

宋代的甕城

到了宋朝時期,城門內外加築甕城已經成為了國家制度。在宋仁宗時期官方編修的《武經總要》對城垣、馬面、城門、甕城等建築設施有詳細的要求,並繪製有具體圖樣。

除《武經總要》一書外,《東京夢華錄·東都外城》也記載“東都外城····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燻門、新正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正四門,皆留御路故也”。

宋代甕城最大的突破不是常規的形制、規模、材料方面,而是當屬甕城的理論設想。

南宋抗金將領陳規精通軍事工程並善於城垣保衛戰。在他撰寫的《守城機要》一書,首次在提出了設置內甕城的想法。陳規把外甕城視為舊制,從城池軍事防禦角度提出了城門內側需要建造城牆。

宋一朝的甕城相比較先秦、漢、唐時期的甕城功能更加健全。

甕城具有什麼功能

甕城誕生是我國築城工程和城市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它的出現使攻守雙方從薄弱單一的城門掙脫轉為兩重城門的殊死搏鬥。其主要功能為:

1、雙保險作用。可從正面屏衛城門,雙保險保衛城池;

2、限制和改變敵人的進攻方向。甕城城門設置往往是主城門錯開的。

3、加強防守,更有利於夾擊敵人。在敵人攻入甕城中,防守者可在城牆上夾擊敵人。

甕城對城池防禦作用的加強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其產生的根本原因。

總結,戰爭是人類歷史的年輪,中華文明就是在戰爭中不斷孕育、融合發展而來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戰爭規模、強度不斷提升,甕城的軍事防禦功能一直在強化。自先秦開始,歷經漢、唐,到了宋代,甕城在歷史中的價值得到了昇華,到了元明,隨著社會進步、戰爭的逐步減少,甕城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長河緩緩淌


甕城的出現是隨著衝突雙方,將攻守的關鍵聚焦於城門而產生的,其功能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保護城門。

\n

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相反,城池的防衛者自然會對其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禦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則要設置甕城。甕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

\n

《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這樣來看,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甕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

\n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闉闍”,指的便是甕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最近考古人員在河南省新鄭市鄭韓故城東城北城門遺址考古發掘中,便首次發現城門和甕城遺址。


經科學發掘和專家研討後確認,新發現的甕城是由夯土築建而成,城牆牆體上突出的馬面建築,與一道東西走向的環形夯土牆(甕城牆體)一起,構成了完整的甕城防禦體系。甕城牆體上還發現有排列較為規整的方形建築遺蹟,有可能是作為防禦設施而修建,這都體現了加強城門防守的理念和功能。 此次鄭韓故城發現的甕城建築,佈局清晰,保存完好,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遺址中實屬罕見,填補了我國古代都城建築史上的一個空白,對研究中國早期城市防禦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但這還不是中國最早的甕城,我們再往前追溯,會發現至少在夏商乃至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甕城的雛形。

新鄭望京樓東一城門的甕城

望京樓商代城址是繼鄭州商城、偃師商城之後河南境內新發現的又一座商代前期城址,其規模雖遜於都城,但遠大於其他建於同時期的城址,望京樓商城城門設施突出體現了濃厚的軍事防禦色彩,應該是鄭州商城南部拱衛都城的一個軍事重鎮。

在城址東牆偏南的部位,考古工作人員在正在發掘的遺址區,用白灰大致勾勒出了城門的格局,可以較為清楚的看到城門及甕城的形制。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松林介紹說,整座城門佔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早期城址中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城門。 從東門看,商城防禦措施非常嚴密,東側的黃溝水是第一道天然屏障,城牆外的護城河到此突然變窄,可能搭設有吊橋。東城門有兩道門,第一道門相當於後代甕城的“閘門”,門後有一片空地,其後的第二道門才是城址的最後一道屏障。



此處城門寬4.5米,呈凹字形,城門兩側有立柱柱洞及附屬建築設施,從整個城門的結構來看,已具備了後期甕城的雛形。一般來說,甕城隋唐五代時期比較流行,發端於春秋戰國時期。但這次發現至少將中國甕城的出現向前推到了商代前期。


陝北石峁遺址東城門甕城

陝北神木的石峁城址,其年代約處於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比新鄭望京樓商代城址年代還要久遠。最近的考古發現表明,整座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內城面積210餘萬平方米,外城面積190餘萬平方米。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

  “皇城臺”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面包砌護坡石牆的臺城,大致呈方形,石牆轉角處為圓形,臺頂面積8萬餘平米。內城將“皇城臺”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形狀大致呈東北—西南向的橢圓。城牆大部分處於山脊上,外城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現存長度約4200米,寬度為2.5米左右。另外,在“皇城臺”和內、外兩城城牆上均發現城門,內、外城城牆上發現了形似墩臺的方形石砌建築,外城城牆上還發現疑似“馬面”的建築。


值得注意的是,石峁城址外城東門位於外城東北部,從地勢上來看,外城東門址位於遺址區域內最高處、地勢開闊,位置險要。門道為東北向,由“外甕城”、兩座包石夯土墩臺、曲尺形“內甕城”、“門塾”等組成。因此,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讚歎道“它是中國城門的老祖宗,後世城門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

總結:甕城用於保護城門而出現,其最早雛形就目前來看,可早至新石器時代晚期。

至於春秋戰國之後、乃至隋唐明清時期的甕城已經相當成熟了,再此便不贅述。


喜歡歷史考古的朋友們,順手點個讚唄,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陽Sir不讀史”,留下評論與我交流 。

\n


陽Sir的考古學之眼


《禮記》中將國都的城門稱作“國門”,而攻破國門則被視作滅國之災,為了守衛國門,古人又在城門之外建造了甕城。因此甕城最初就是作為防禦城池出現的。

甕城,又叫月城、曲池,它是古代在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偏開一門、形若甕狀。甕城多數為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說起甕城,就不得不提到“甕中捉鱉”。當敵軍攻入甕城時,守軍只要將主城門和甕城門同時關閉,即可使敵軍成為甕中之鱉。

一、甕城源變

甕城的出現非常早,至於究竟源於何時,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但就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至今能確認最早的甕城雛形,是距今約4000年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大致可以追溯到龍山晚期到夏朝早期。《詩·鄭風·出其東門》有載:“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這裡的“闉”就是甕城的一種早期形制。

從三代開始到後世,甕城的名稱和形制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先秦稱“闉”,漢代叫“曲城”或“回門”,唐代稱“羊馬城”或“曲城”,宋代叫“甕城”或“羊馬城”。甕城到宋代時已經發展成熟,並且形成國家制度。《武經總要·守城》提到:“門外築甕城,城外鑿壕去大城大約三十步……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此外,
宋代還突破常規舊制,提出建造內甕城的理論構想。

甕城作為一個軍事防禦性建築,其根本作用就是防護,具體來說有三點。

二、屏衛城門

甕城首要的功能就是屏衛城門,發揮雙保險作用。甕城設計的初衷,就是在城池防護建築之外,再加增一道防禦系統。如此一來,敵軍攻城的時間和難度也大大增加,守軍就有了充分的時間,來集結軍隊排兵佈陣並加強防衛。敵軍在攻入甕城城門時,由於其內部空間狹小和城門形制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減少敵軍的士兵和器械數量,使其戰鬥力在短期內遭到削弱,而此時在甕城中已經集結排列好的守軍,還可以給敵軍一迎頭痛擊。

三、攻守靈活

甕城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變守軍死守城池的被動防禦戰略。在單一城池的防禦形態下,守軍往往只能堅持死守,而有了甕城的防護後,守軍可以在在甕城中排兵佈陣,主動衝擊進入甕城的敵軍。可戰可退,十分靈活。

四、四面夾擊

甕城建築的四周都是高牆,牆上佈置有弓弩手。待敵軍攻入甕城後,城垣上的弓弩手,便可藉由居高臨下和八方包圍的位置優勢對敵軍放箭,配合甕城中的軍隊,消滅敵軍,打造出“甕中捉鱉”的形勢。

甕城的建築防禦體系是我國軍事史上的又一創舉,影響了我國數千年的軍事防禦系統。

參考資料:《武經總要》、《先秦至宋代的甕城演變初探》、《甕城溯源:垣曲商城遺址研究之一》


歷史風雲錄


甕城就是古代建造城門時修築的小城,甕城顧名思義呈翁形,並半包圍於城門,主要用作城池的防禦。

甕城的解釋

甕者,就是內部空間大的陶器,按照這個生動的形象,古代建設時城門設置的甕城、翁門就很容易理解了。說白了,就是在正式城門外再圍繞著建設一座小城,要想進入城內,必須先經過小城,這座城外之城被稱為甕城。


甕城的作用和形式

引據《武經總要•守城》: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其實甕城又稱月城,因為其形式呈現半月形,把城門半包圍起來。甕城的樣式有半圓、平面、方形、梯形、不規則形狀等等,主要還是根據地理地勢和防守需求進行構建,其作用主要就是作為城池的防禦功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以防守為大前提的構建要求,一般來說主城正門不能與甕城城門相對,以防備攻入甕城的敵人直通直入,所以主城門的方向和甕城門的方向,從線性上一般採取90度角進行設置,不過具體到實際建設還是得因地制宜。


甕城的歷史和發展

從現有考古的情況發現,漢代城池遺址中就有甕城的形態,而漢以前的城池是否出現甕城則較難考證。至少從現有史料記載和遺址考證結合來看,可以證實從我國漢代開始,我國古代的城池很明顯就已經出現了甕城的構建和使用。

我國古代很多城池只要有條件,就會為城池建造甕城用於城市防禦,特別到了明清時期,更多的城池會建設甕城,比如北京就建設有三個大甕城。

總之,甕城作為中國非常極具特色的城防建築,是古代城池防禦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本文為原創作品,我是善發,愛發歷史說,原創碼字不易,請支持的朋友們關注我的頭條號@善發歷史說,喜歡的話趕緊點贊、轉發和收藏吧,並歡迎朋友們評論指正,感謝大家。


善發歷史說


甕城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城門關起來很費勁——所以進出城門的時候,如果敵人突然衝過來,我方還來不及把城門關上,那就完蛋了。

現在很多人用慣了自動門,對於特別大特別重的門都沒印象了。小學的時候,校門就是很大的鐵門,雖然門下面有輪子,但是很多生了鏽,推起來特別費力。那個時候班級執勤就要關校門,一個小朋友根本推不動,要四個男生一起推。當然小朋友人小力氣也小,但這個場景還是說明一些事情:以前的門,關起來是個體力活。

而且也是個技術活。以前的城門,為了防止被撞車,不光很厚重,背後還有橫木,有些還有鐵鎖。橫木要完整得插上去,可能也需要兩個人抬。現在有時候去參觀古城,如果趕得早,正好遇上開門,整個門要開起來,也可以好一會兒。如果打仗的時候,關門要這麼許多道手續,那就可能有危險。為什麼呢?敵人的先鋒可以強行衝過來,趕在城門合上之前,拼死擋住不讓你關上。然後鐵騎大軍再衝一衝,整座城就完蛋了。

也許有人要講,以前守城門的士兵,都受過訓練,關城門應該很熟練吧。即使關門的人很熟練,戰時,人員物資進出城門,往往速度會很慢。舉個例子,南朝侯景之亂的時候守臺城,梁軍被堵在城裡。這樣下去早晚糧草都要吃完。怎麼辦呢?有人就想組織一次主動出擊。想法是好的,但是沒打贏,沒打贏以後,大家就拼命要往回逃。逃一逃,自相踩踏不說,到了城門口亂作一團,後面的急著要回城,守城的人害怕敵人跟上來,想早一點關城門。這樣一來,無端增加了許多損失。

怎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甕城啦。

甕城可以有兩道甚至多道門,這樣大家進出城的速度就快了。進了城以後,也不能進入主城,因為還有一道門!只能先在甕城裡等一等。等甕城的門關上,主城門再開,這樣就沒問題了。敵人跟進甕城了怎麼辦呢?不要緊,甕城周圍都是城牆,安排好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所以說,有了甕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城門進出的問題啦。


在野武將


如此獨具特色的名字似乎從名字上就可以體會出非同一般的內涵所在,古人先祖們憑藉其巨大的創造力和智慧力,能夠根據時代變化而造就一切!所謂“甕城”,顧名思義來理解,不是用甕造就的城,而是城市的形狀酷似大甕。至於“甕城”的出現,那也只能說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而順勢而生、與時俱進所產生的!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出自《詩經》當中,而至於最早的“翁城源變”,則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翁城,別名又月城、曲城,甕城最早的出現,也是伴隨著“甕中捉鱉”而產生的。翁城並不是單獨的一座城,而是屬於普通城市的內城,必須依附於城門和依靠城牆方可行之有效。古代翁城多為規規矩矩的四方形,少數為半圓狀,如此形狀附著於城門內部又有何用呢?

其一:拱衛城門,後援之防

翁城被廣泛應用的初心,便是起到保護城門的屏障功能,簡單來說,翁城就好似城門的保險櫃一樣,對於敵軍攻破城門還有著“雙保險功能”。再者來說,城門之上的面積狹小,對於古代特大戰爭來說,僅僅一個城門樓的地方,未免顯得太小。如若敵軍攻勢迅猛,守軍根本來不及及時補位。而翁城的出現,正是給了守軍以排兵佈陣,及時補位的可能。

其二:甕中捉鱉,四面夾擊

在我看來,其實甕中捉鱉才是翁城的根本所在。既然翁城作為整座城池的後備之用,歷來兵家也是在翁城上大做手腳。“城門可以不要,但是翁城必須守住”這是翁城出現之後的說法,倘若敵軍來勢洶洶,守軍不敵的話,那麼便可使計虛假佯敗,待城門被打開之後,開始請君入甕,再待人數到齊之後,關閉城門,翁城上四面弓箭手便可居高臨下,萬箭齊發,進行瘋狂收割。

其三:攻防兼備,應對靈活

如果一座城池沒有翁城的話,那便只能死守,或者棄城逃走。但是如果具備翁城的話,事態可就要改變了。“進可攻,退可守”便是對翁城作用極高的評價。翁城的輔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一改之前單一城池的死守到底的惡況。如若不幸城門失守,守軍也可以利用翁城進行最有效的攻擊。

任何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必然伴隨著時代召喚的聲音,但是儘量洞悉它的一切,並且為我所用,將功能作用發揮至極,才是人類所應該做的,“翁城”的出現和發展,便是如此!


紫禁公子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過去有一句老話叫關門打狗——死捱揍,這指的就是甕城的一個功能。

何為甕城

所以這甕城您可以看做是古代城市的一個防禦設施,而且還是主要的,他是擱原來的城門外邊,修了那麼一座圓形或者方形保護原有城門不被正面攻擊的一個小城。

當然這甕城的城牆和那裡邊那城牆是一樣高的,您別看他是個小城,建築規格可一點不小。

這甕城的兩側和城牆是連在一起的,就這城牆上邊還有箭樓啥的防禦設施。

咱瞅《水滸》的時候,那輕功特別好的鼓上蚤時遷,不就被關到了甕城裡邊被石磨盤給砸死了嗎?

所以甕城您可以看做是一個陷阱。

從城門洞好不容易攻進去了,以為這就進城了,結果這裡邊還有個城門。

那麼攻進去這波人可就倒了黴了,真真的十面埋伏,遭受的那可是全方位的打擊,不死也得扒層皮。

說道這裡有小夥伴就會說了:“要是真遇到這樣的,可以從原來的城門退出去啊?”

退出去?還啊呢?所有的城門這都配備千斤閘,您這把第一道城門攻破了,揮刀子撒丫子往城門裡頭鑽,城上的人瞅這進來的差不多了,就這千斤閘往下一放,這前後的路就被堵死了,你壓根就出不去。

而這千斤閘,城頭上您沒十幾個人,轉那絞盤,您壓根就拉不起來。

而且這甕城的城門的設置還特別的損,外邊的城門和裡邊的城門它就不再一條直線上,您要想擱第二座城門進去,這就得在甕城裡邊繞半圈過去,才能瞅見真真的城門口,打這裡進去,這才算是真真意義上的入城。

所以咱看電視劇的時候,就能瞅見攻城的時候,很多人選擇扛著梯子爬城牆,而不是去進攻瞅起來似乎防禦最弱的城門,原因就在這裡。

這城門壓根就不好進,您就算進去了,能活著出來這都是個問題。

反而這瞅起來防禦力最好的城牆,是最軟的柿子。很多士兵寧願拿刀子去砍城牆,都不願意去砍那破城門。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你這不扯呢嗎?用刀子砍城牆,這智商不再線上吧?”

舉例說明

這俺真沒胡咧咧,這要是遇到豆腐渣工程,沒準還真能把城牆給砍一口子出來。您別以為這不可能,歷史上還真真的就發生了這樣的事。

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掰手腕的時候,朱元璋擱洪都這塊放了個朱文正。

咱別的不說,小一點的城,東南西北四個門就夠了,而洪都也就是咱現在的南昌,這塊他愣是弄出了八個城門。

把個守城的朱文正瞅的頭都大了,當時陳友諒帶著可是八十萬大兵,攻打這城。

這一仗打的最猛烈的時候,陳友諒命令後退者斬,結果士兵瘋了,用手中的兵器愣是在城牆上砍出個十餘丈的口子。

瞧見嗎,城門沒進去,城牆到是被砍開了口子。

您要問結果的話,陳友諒還是沒有進去,因為朱文正這貨的戰力擱到朱元璋的手底下是可以排到前五的人物。

陳友諒累吐血了都沒有進去,這為之後朱元璋在潘陽湖這塊決勝陳友諒奠定了基礎。

咱接著說甕城。

這甕城第二個作用是,為了給裡邊哪城門爭取關閉城門的時間。

大傢伙都知道這城門不是咱家裡那門,他要是關閉,這可廢姥姥勁了,需要一定的時間。

畢竟這城門他也厚重,您沒十幾個人這也關不上,再說這門栓,一倆人他也抬不動不是。

敵人如果突然出現,您這城門還沒關上呢?讓人家直接衝進來,這不就玩完了嗎?

再有一種情況,您要是想要出去和外邊攻城的亮亮肌肉,這要是打贏這好說,這要是打輸了,這全得擱這城門口跑,這要是亂了,城門關不上,被後邊攆的敵人根上,這也一樣完犢子了。

那麼有了甕城就不擔心這個了,畢竟裡邊那到城門他是關閉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古代城池中的“甕城”出現得非常早,甚至在文明史前的古老城市中,例如在神木石峁遺址(距今約4000多年前),就曾經出現過甕城的大致結構。可這樣的甕城甚至,大多屬於神來之筆,並不是作為標準的配置存在。

其實到了漢朝時,別說甕城了,就是城牆的修築情況,也不是很完善,劉邦建都長安後,長安城的城牆一直就是個半拉子工程,直到他孫子繼位的時候,才將長安的城牆修築完成。更別提甕城了。

唐朝時就沒把甕城當回事,至於在的城牆建設中,普遍設置甕城,要等到五代和北宋以後了。北宋時期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中,才第一次出現關於甕城的記述:“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要注意的是,修築甕城時,要很注意甕城開門的位置,和主城門的位置,不能放到一條直線上,最好有個90度的大轉角,以防止敵人騎兵的直接衝擊。

北宋的東京城,就依照這一原則設置了甕城,可南宋的臨安城,卻並沒有設置甕城。

在明朝之前的城牆,都是用土夯實的,直到明朝時期,城牆才開始大規模包磚,甕城的樣子才變得好看起來。

本人見過最有意思的甕城,是山西的雁門關甕城,在雁門關參觀時,雖然愣就沒找到找喬峰他爹跳懸崖的位置(當地根本沒懸崖),可在雁門關的北方位置,發現前後一共有三道甕城。

至於中國最大的甕城——通濟門,見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