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比李治更有才能,李世民也更欣賞李恪,為何李治卻當了太子?

嵇志浩


大唐逸事——李世民家裡的糟心事兒!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老爸李淵一生氣,撒手不幹了,回後宮專心致志的造小人。

位登九五後,李世民幹得著實不壞。短短四年,便擊倒了草原世界的霸主東突厥,不但找回了渭水之盟的面子,也成就了“天可汗”威名。

至貞觀二十年(646年),李世民治下的唐帝國,已在漠北設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單于都護府,成了一個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餘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地闊萬里的龐然大物。

一路走得順風順水的李世民,有沒有煩心事呢?

當然有了!即便位列最頂級的君主,李世民也逃不開丈夫、父親的標籤。

令李世民這位“興風狂嘯者”躊躇煩惱的,也是家裡的“小於菟”,關鍵他家裡的“小於菟”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答客誚》--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玄武門之變後兩個月,唐高祖李淵禪讓,李世民登基改元貞觀,他馬上立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時年僅八歲。

當時的李承乾聰明可愛,史書記載其“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被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寄予厚望。

為了將李承乾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君主,李世民特意遴選了眾多牛人來教育他,李綱、房玄齡、魏徵都曾做過太子太師。

而李承乾也表現的很出色,對老師極為尊重,李綱為師時已年過七旬,且不良於行。每次乘轎入宮,李承乾都親自在殿前恭候,禮數甚周。李綱去世後,他還親自主持為老師立碑紀念。

為了從小鍛鍊李承乾的執政能力,貞觀四年,李世民便下令讓太子在尚書省聽訟(“宜令聽訟”),逐漸接觸治理帝國的規則,這時的李承乾不過12歲。

公元635年(貞觀九年)五月,李淵病逝。居喪期間,李世民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李承乾表現的“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一次,李世民有意考校兒子的治國的策略,結果李承乾揮揮灑灑寫滿了三頁紙。李世民看後老懷大慰,拿著兒子的作品向群臣炫耀,“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

可以說,直到貞觀十三年(639年)前的李承乾,都是李世民心中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如果這時有人跟李世民說,他兒子有朝一日會向他學習,發動謀反幹掉老爸和親兄弟,李世民肯定會誅其九族。

但李承乾的人生在二十歲時,突然來了個180°的轉折,從一個尊師重道、少年老成的儲君,變成了性格癲狂、刻薄寡恩的太子。

我們甚至無從得知轉變因何而來,唯一能夠看到的證據就只有一隻腳,李承乾的一隻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承乾的足疾越發嚴重,漸漸變得不良於行,但足疾本身,並沒有讓他的地位受到削弱,李世民甚至專門下令准許其在宮中乘轎。可弟弟們的迅速成長,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李承乾(嫡長子)、魏王李泰(四子)和晉王李治(九子)。其中,嫡次子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李世民喜愛。

尤其是,他主持編撰的《括地誌》完成後,唐太宗如獲至寶,不僅將這部著作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閣秘府中,還接二連三地大肆賞賜李泰——先是賜“物萬段”,緊接著又每月賞賜大量的財物,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而另一邊,李世民卻找了一大堆老學究來規範李承乾的行為舉止,這些老臣就是上殿面君時都不太給李世民面子,更何況是對著一個毛頭太子?

於是,正處於青春期的李承乾身邊,時時刻刻圍著的都是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這幫老頭,把他噴的頭暈腦脹。

可能在李世民心裡,對兩個兒子有明確的定位。

身為國之儲君的李承乾,將來要將整個國家扛在肩上,所以必須要謹言慎行,做事百般考慮。

而李泰則可能是李世民心裡,用來彰顯王室文化造詣的樣本,完全用不著這麼緊張,吟詩作對、風花雪夜便挺好。

但問題是,年輕的李承乾感受不到老爸的苦心,他能看到的只有老爸對弟弟無限溺愛,而他覺得這是自己地位不保的前兆。

到最後,老臣們的直言勸諫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心理逆反的李承乾開始對這一切產生了仇恨,居然想派刺客殺了老師張玄素。(“玄素諫之,承乾不納,乃遣刺客將加屠害”)

但這時,李世民依舊沒有易儲的打算。

李承乾因男寵被殺鬧情緒,連續幾個月不上朝。大臣拐著彎對李世民說:“太子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

李世民也只是說:“你的意思我知道了,太子雖然腳有毛病,但依然是嫡長子,怎能廢嫡立庶呢?”(“上曰:我識卿意。我兒雖患腳,猶是長嫡,豈可舍嫡立庶乎。”)

可惜,李承乾卻沒有感受到老爸的良苦用心,在斜路上越走越遠。

他又找了幾個刺客,準備幹掉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弟弟李泰,也算李泰運氣好,刺客又沒得手。(“又嘗召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深禮賜之,令殺魏王泰,不克而止”)。

連續兩次刺殺失敗,讓李承乾感到刺客不太靠譜了,成本高收益低,很不划算。不如干脆來一票大的,把老爸和弟弟一勺都燴了,畢其功於一役。

陳國公侯君集

他開始暗中聯絡漢王李元昌(李淵第七子)、城陽公主的老公杜荷、陳國公侯君集等人,但這個玄武門之變的復刻版很快就露餡了。

他的侍衛紇幹承基因為犯別的案子被抓,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將李承乾謀反的計劃和盤托出。

陰謀敗露後,李世民也很為難,雖然兒子罪在不赦,但畢竟是親生兒子,實在不忍心一殺了之。

他將這個難題帶到了朝堂上,扔給諸位大臣參議。

大臣們都是混成了精的人物,謀逆之罪按律殺李承乾自己都是輕的,當誅九族。但九族之一的老爸,在龍椅上坐著呢,誰敢這麼說?!

最後憋得實在沒招兒,通事舍人來濟出來打圓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李世民一看有臺階,馬上表示這個意見好,就按你們大家的意思辦。

於是,在大臣們的“一致要求下”,參與第二次玄武門之變的罪犯,漢王李元昌被賜令自盡,杜荷、侯君集被殺,太子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廢承乾為庶人,徙黔州;元昌賜令自盡,侯君集等鹹伏誅。”)

而給了李世民臺階的來濟,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官職不斷升遷,不久就考功員外郎,次年升為中書舍人。

太子被廢后,魏王李泰變得炙手可熱,身邊迅速聚集起了一票政治人物,宰相劉洎、岑文本、房遺愛、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都是其入幕之賓。

嫡次子李泰也覺得太子之位手拿把攥了,因為同為嫡子的弟弟晉王李治,和自己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自己才華橫溢、譽滿朝野,深得老爸李世民喜愛,而李治呢,則一直都是個唯唯諾諾的打醬油角色,看不出有什麼才能。

為了儘快搞定儲君的地位,李泰居然開始和李世民玩起了心眼。

他找了個機會,趴在李世民懷裡說道:“如果我繼承大統,百年之後將殺了自己的獨子,傳位給弟弟晉王李治”。(“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後,當為陛下殺之,傳國晉王。”)

李世民剛聽此言,心裡非常寬慰,但越想越不是滋味。這時,一直站在李治背後的褚遂良,默默補了一刀。

他悠悠的說道:“魏王李泰掌權後,為天下之主,怎可能殺自己愛子將皇位傳給晉王李治?!早前,陛下立李承乾為太子,卻又專寵李泰,禮數甚至超過了太子,導致良莠嫡庶不分。現在既然想立李泰,那就趕緊給李治找個安身之計,保全他的性命。”

(“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權為天下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陛下昔立承乾為太子,而復寵愛魏王,禮數或有逾於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鑑不遠,足為龜鏡。陛下今日既立魏王,伏願陛下別安置晉王,始得安全耳。”)

其實李世民心裡,太子人選並不只有李泰和李治,還有庶出的兒子吳王李恪。

李世民在感覺到李泰心思太深後,曾一度傾向於李治。但他始終擔心李治性格太弱,做不了好皇帝,便詢問長孫無忌:“你勸我立稚權(李治)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吳王李恪英武之風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如何?”

(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權,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長孫無忌馬上表示堅決反對,李世民不無揶揄的說道:“是因為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這話其實已是誅心之言了,但長孫無忌也是千年的老狐狸,沒接話茬兒,而是淡淡說道:“太子仁厚,乃守成之君;如此重要的位置,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願陛下熟思之。”)

貞觀十七年(643年),下定了決心的李世民,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一干重臣面前,老戲骨著實秀了一把操作。

他先是滿懷悲憤的回顧了,自己迫不得已幹掉兄弟的歷史,說到痛處拔出寶劍要抹脖子自殺。被大臣攔住後,李世民又眼淚吧擦的表示,絕對不能讓黑歷史重演。

大臣們趕緊出來表示,堅決擁護“歷史不能重演”的偉大理論,堅決認為李治就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怎麼突然就達成一致了呢?

這不廢話嗎?李治就在一邊站著呢!

而故太子李承乾被廢后,幽禁在黔州。一度大熱的人選李泰,也被貶為東萊郡王,理由很有趣,“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

應該這麼說,李世民誅殺建成、元吉子嗣時下刀毫不手軟,但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很寬厚的,想各種辦法給兒子留條活路。

之所以選了李治作為接班人,也並不是看中了他的治國能力,而是覺得李治性格綿軟,能容得兩位兄長,安全活到死。

對此,在兩唐書和通鑑裡說的非常明白,“泰立,則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矣。”

長孫無忌畫像

只可惜,在英明的君主也管不了身後事,李世民倒是一心想著護佑子嗣周全,但給李治留下的兩位託孤老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卻變著法兒,要把諸王早早送去見老爸。

李治繼位僅僅四年,高宗朝天字第一號大案爆發,長孫無忌馬上抓住了這個機會,大肆清除異己。

荊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吳王李恪(李世民三子)、高陽公主(李世民愛女)、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萬徹(右武衛將軍、駙馬都尉)涉案被殺。

蜀王李愔(唐太宗六子)、江夏郡王李道宗(李淵的侄子)、安國公執失思力(駙馬都尉、左驍衛大將軍)、譙國公柴哲威(安西都護)、宇文節(宰相)均被流配,多死於流地。

而李世民寄希望保護諸子的接班人李治,只能哀求大臣,“朕兄弟不多,荊王是朕長叔,吳王是朕兄,雖犯國經,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

當長孫無忌默不作聲,兵部尚書崔敦禮以“陛下豈可屈法申恩”為由硬撅了回來後,李治只有默默流淚。

性格仁厚的李治確實沒想過對兄弟下手,但他也沒能力阻止別人下手。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我來解答。

李承乾和李泰相繼被廢后,李世民可選的皇位繼承人有兩個,一個是25歲的三子吳王李恪,一個是16歲的晉王李治,李恪是楊妃生的,庶出,李治是長孫皇后生的,嫡出。根據嫡長子繼承製,李治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但是李治有兩個問題,一是年齡小,一是柔弱,李世民怕他當了皇帝后成為傀儡,鎮不住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這幫驕兵悍將,甚至被權臣推翻。所以李世民準備立楊妃為皇后,再立李恪為太子,李恪果敢英武,性格很像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想把皇位傳給他,但是被長孫無忌勸阻了。李世民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外甥所以反對嗎?我看吳王當了皇帝也不會對你咋樣壞。長孫無忌說,太子仁慈厚道,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位置這麼重要,怎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李世民於是作罷。

有人說如果李世民執意廢李治立李恪,區區一個長孫無忌能攔得住嗎。其實阻止李世民換太子的不是區區一個長孫無忌,而是傳統和規則。自從周公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孔子又背書之後,這套規則就一直延續了下來,上到皇帝的皇位繼承,下到小民的家產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紅樓夢中同為賈政的兒子,為何紈絝子弟賈寶玉就能呼風喚雨萬千寵愛於一身,賈環卻連晴雯襲人等丫鬟都要欺負他,就是因為其母並非正妻。所以李世民如果想廢掉李治,李治就得有像李承乾李泰一樣的謀逆大罪,否則何以服眾。因此陳寅恪先生解讀李世民在廢李治立李恪的問題上也就是說說而已,這個解讀是正確的。李世民也知道此事很難辦,所以長孫無忌一勸阻他就打消了念頭。


唐風宋月


李世民廢除李承乾和李泰之後,有能力競爭太子之位的皇子中,以李治和李恪最為突出,而最終的結果是李世民選擇了李治。

一言以蔽之:李治能當太子的有利因素,就是李恪做不了太子的劣勢。

具體來說,以下五大回合之爭的結果,說明了李世民為什麼會選擇李治。

一、第一回合:背景之爭

李治代表關隴軍事集團:

李治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二人都是出自關隴貴族。

關隴軍事集團是唐朝起兵的基礎,包括李淵、李世民本人也是關隴貴族的代表,關隴軍事集團在初唐時期顯赫一時,掌握了唐帝國的實際軍權、政權。

代表人物包括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人。

李恪代表前隋勢力:

李恪是李世民與隋煬帝女兒楊妃所生。

該勢力集團隨著隋朝的覆滅基本瓦解,在唐初之所以能夠生存,靠的是向李唐投誠表忠心,基本上處於閒散官員地位,不掌握朝廷話語權,苟且偷生,以求自保。

代表人物:封德彝。

第一回合結果:李治完勝、李恪完敗。

二、第二回合:制度使然

封建王朝,立太子是國家大事,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在這一點上,李恪就敗了。

李治是嫡出,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兒子,根正苗紅。

李恪是庶出,是李世民與楊妃的兒子。

在有嫡子的前提下,李治本身有沒有犯下謀反等不可饒恕的罪行的情況下,李恪是沒有機會做太子的。

第二回合結果:李治再勝、李恪再敗。

三、第三回合:才能對比

沒有歷史事實能夠直接證明李恪的才華在李治之上。

我們並不能僅僅以李世民對李恪的一句評論“英果類我”,就認為李恪比李治更有才,就認為李世民更欣賞李恪。

相反,李恪還因“遊獵過度、損壞莊稼”被彈劾免職、參與賭博被再次彈劾罷官。

而李治“寬厚仁慈,和睦兄弟”,深得太宗寵愛。

第三回合結果:李治略勝、李恪惜敗。

四、第四回合:實力對比

李治有來自長孫家族的鼎力支持:長孫無忌高居宰相位,深得太宗信任多年,位高權重、話語權大;朝堂中大部分大臣都依附長孫無忌,支持李治。

李恪勢單力薄,支持者甚少,與李治的實力對比懸殊。

第四回合結果:李治勝、李恪敗。

五、第五回合:血統之爭

李治的血統毫無疑問,根正苗紅的大唐皇子,繼承皇位名正言順,延續李唐江山。

李恪的血統複雜,身負前隋因素,李恪繼位,意味著李唐江山又回到前隋一脈手中。令李世民及關隴貴族無法接受。

第五回合:李治仍勝、李恪仍敗。

五方面的對比,李治全面獲勝、李恪在各個方面都落敗。毫無疑問,繼承人只能是李治。


曉東筆談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李恪不能當太子主要原因是身世不好和朝中沒有實力;李治之所以能當太子就是因為沒有其餘合適的人選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李恪雖好,勢力一般

在李世民所有兒子當中,李世民曾說過李恪是最像自己的一個人,文武雙全、足智多謀,可是李恪最終也只能落得一個悲劇的下場。

李恪註定從出生的一天開始,就是一個悲劇人物,當不了太子,也不可能被重用。這是因為李恪是隋朝公主和李世民所生的兒子,帶有純正的隋朝皇族血統。

隋朝又是李世民他們想方設法滅掉的,好不容易建立唐朝,要是讓一個帶有前朝血統的兒子當太子,那不是明擺著想把自己江山再還回去麼?

萬一李恪被有心之人利用,搞個反唐復隋,那不是一切努力前功盡棄?這是兵家大忌,聰明的李世民自然會考慮到,哪怕李恪再優秀,也不可能成為太子。

除此之外,因為之前太子一直都是李承乾,東宮實力雄厚,剩下的皇子實力較差,在李治和李恪之間,李恪可以說勢單力薄,李治卻有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帶隊支持。

要是選擇李恪做太子,必然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李世民肯定不可能讓李恪成為太子。


二、李治一般,運氣爆棚

李治能成為太子,從歷史而言就是運氣爆棚。


首先按照當時的繼承製度就是嫡長子繼承太子之位,也就是之前的李承乾是按照正常繼承製度做的太子。

如今李承乾自己太作,想效仿老爸李世民來個政變逼宮,結果東施效顰搞得事情敗露,最後被李世民廢了太子之位。

只是廢了太子貶為庶民,已經是對李承乾最好的待遇,要不然造反肯定得殺頭。

李承乾被廢之後,按照繼承製度來該輪到李泰來做太子,而且李泰能力出眾,很是得到李世民喜愛。


原本太子之位肯定是李泰的了,偏偏李泰要去李世民面前大表忠心說如果自己當太子,願意把兒子殺掉,以後傳位給弟弟李治。

李世民一聽驚呆了,這麼殘忍,連自己兒子都可以殺掉,要是你做了皇帝,還不得連我都殺了,何況你的哥哥弟弟們,更是難逃毒手。

李世民開始對立李泰為太子有些動搖,這時候李泰又跑去嚇唬膽小的李治,把李治嚇得哭著去找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情況不對,還沒讓李泰當太子,就已經這麼殘忍,要是當了太子還得了。於是李世民就不想再立李泰為太子。

李世民跑去找大舅子長孫無忌商量對策,李世民說立李治為太子好呢還是李恪?

長孫無忌果斷告訴李世民立李治才符合繼承製度啊,怎麼能立李恪呢?

於是李世民回家仔細考慮一番,發現李治雖然能力一般,可是仁義孝順,現在國家太平,適合他來做這個太子。

最終李治莫名其妙成為太子,舅舅長孫無忌為了排除隱患,找藉口將李恪也處理掉,才保證李治順利成為皇帝!


李治之所以成為太子,就是裝傻充愣、舅舅支持、繼承製度輪到他,要不然這樣一個普通人也不會成為太子!


結語

綜上所述,李恪因為血統問題以及無人支持註定沒法成為太子,而李治則是各種先天優勢集於一身,不成太子都困難。

在古代歷史上,面對立太子這件事情,確實很複雜,要考慮因素太多,也許我們今天看問題更清楚明瞭,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畢竟當局者迷!



嗔痴歷史觀


李世民的確更欣賞李恪,曾說道:吳王(李)恪英果類我,而李治卻比較仁弱。論個人能力,可以說李恪遠在李治之上,但為何李恪與太子之位無緣呢?根本原因還在於嫡庶有別。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生有14個兒子,論出身,吳王恪的生母乃是李世民的表妹、隋煬帝之女楊妃。吳王恪可以說是生於兩朝帝室之家,兼具隋唐兩朝皇室的血脈,其血統可是說是尊貴莫比。論才能與品行,吳王恪也可能說是李世民的14位皇子中最為傑出的,可以說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

  

 

但是,這位楊妃卻並非皇后。李世民的皇后為長孫氏,生子三人。即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而楊妃生子兩人,即吳王李恪,另一為蜀王李愔。 

從皇子的命名上,就能看出嫡庶之間的天壤之別。長孫皇后所生的三位皇子。廢太子李承乾、魏王、晉王治,“承乾”

有承繼乾坤之意,“泰”有國泰民安之意、“治”也有天下大治之意。這三位皇子的名字,都有恢弘氣度,寓含治國的理念在裡面。

而“恪”有恪守本分的意思在;“愔”是形容安靜和悅,其實跟“恪”的意思差不多,都有要守本分的意思,完全是對臣子的勸導。故而,從李世民給皇子的命名上看,長孫皇后所生皇子與李世民的表妹楊妃所生皇子之間,君臣之分也早就被註定。

  

唐朝政權是脫胎於關隴貴族集團,而關隴貴族集團的特點就是:幾大家族之間,互相聯姻,分享權力。如獨孤信有三個女兒,就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以及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除了聞名遐邇的“八大柱國”家族,還有其他的大大小小家族也都是這樣。

  

在此期間的嫡庶之別是最為嚴格的,其背後都涉及到強大的、錯綜複雜的妻族勢力。如李淵有22個兒子,但太子之爭卻只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人之間,而李淵的其他兒子叫什麼名字,都沒多少人能夠記得。

  

李世民的表妹楊妃雖出身高貴,但隋朝早已經覆沒,沒了任何家族根基。長孫氏的勢力卻很龐雜,其背後就有關隴貴族勢力的背影。所以,當李世民有感於李治過於軟弱,懼其不足以守江山,而想更立吳王恪為太子時。李世民得首先徵求長孫無忌的意見,當然遭到長孫無忌的拒絕,並引起了長孫無忌對吳王恪的嫉恨。在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即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而致吳王恪含冤而死。


有知社


李恪比李治差得遠。

很多人認為李恪優秀主要是因為李世民那句“李恪像我”。

考慮到這是在評價兒子,李世民這句話真的是好話麼?李世民自己是什麼人?政變殺害兄弟上位,逼老爸退位,李世民說李恪像他,是何居心?就憑這句話,李恪是不是死路一條不好說,立儲是不可能了。

站在李恪的對立面,甚至是李世民的對立面,李治堪稱聖君。

很多人認為李治闇弱,這是小看了他。李治打贏了所有逆風仗。

一位封建帝王,登基後立刻娶了自己後媽,這是多大的膽子?李治就是敢!就憑這一點,李治就是個色膽包天的真男人。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愛情。

李治輕鬆擺平了扶自己上位的勳貴集團,進一步瓦解世族政治。如果沒有李治搞垮長孫無忌等人,大唐很有可能走上大隋的路,被門閥門拆解。

大唐在李治手中達到了版圖的極大值,包括讓楊廣和李世民頭疼的高句麗。

李治有生之年,武則天只是李治的打手,李治唯一的缺點,是命短。


尹瀟深


唐太宗李世民是非常著名的皇帝,但是他奪取帝位的“玄武門之變”影響深遠,尤其是自己的兒子們,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紛紛效仿李世民準備奪權,最終選擇了晉王李治為太子。(李世民劇照)

子以母貴,李世民太子的優先選擇。

長孫皇后在13歲嫁給李世民,兩個人的感情非常深,共育有三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是唐朝初期的宰相,哥哥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時期的宰相,在玄武門事變中長孫皇后的家族主要成員全部參加了,並且為李世民稱帝立下汗馬功勞。(長孫皇后劇照)


因此,李世民在選擇太子時優先選擇長孫皇后的兒子,因為他們是嫡系後代,在朝堂上的勢力也是最大的,李承乾8歲是就被立為太子。

效仿李世民,兒子造反

一、公元643年,李世民的兒子楚王李祐在齊州(現在的濟南)起兵造反,要謀奪帝位,但是很快被鎮壓。

二、太子的近身侍衛之一紇幹承基牽連到楚王李佑的謀反案,按照唐律應該處斬。這個侍衛於643年的四月初一告發太子李承乾謀反。這是怎麼回事呢?(李承乾劇照)

原來李承乾的從小被立為太子,他本身有腿疾,走路不利索,自卑的心理很強。做太子期間,李世民對魏王李泰一直寵愛有加,封王后本應該到封地上任,李世民因為寵愛,將魏王留在了長安皇宮。這使得太子李承乾如芒在背,聯合了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駙馬杜荷、侯君集等,打算用一百多死侍殺死魏王李泰,逼迫李世民退位

這下李世民頭大了,一年之內兩個兒子造反,楚王被處死,對於太子李承乾,李世民還是有深厚情義的,沒有殺他,太子造反這件事多少有不少是李世民的責任。太子被廢除了,侯君集等人被處死了。

魏王李泰表忠心,李世民果斷立李治

太子被廢黜後,李世民始終擔心自己的兒子登上帝位後會對自己的兄弟動手。這時的李泰幼名青雀)因為一直受李世民寵愛,認為自己肯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在一次和李世民的談話中,李泰表示自己登上帝位後,要殺死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兄弟晉王李治做天下。這句話被當時的大臣褚遂良一語道破天機,殺兒子傳給弟弟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李治劇照)

李泰因為急於表現自己,喪失了被選為太子可能,被李世民降為東萊郡王,哎,話說的過頭了。

為了安撫兒子們對太子之位爭奪,一向與世無爭的晉王李治進入李世民的視野,朝堂上也有眾多的大臣支持,畢竟也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李世民果斷立李治為太子,平息了兒子們之間的互相爭奪。

李治仁弱,李恪才智高,李世民易儲被阻

李世民的果斷立儲君平息了兒子們之間的爭奪,不久之後,李世民懷疑李治懦弱,於是對長孫無忌說:

“你勸我立稚奴(李治幼名)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

長孫無忌這下毛了,堅決反對立吳王李恪為太子,李世民又說:

“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

長孫無忌堅持認為李治仁厚,可以守住國家,況且太子的剛剛立,不能隨便廢除。為了打消吳王李恪效仿其他兄弟造反,在643年12月,李世民對李恪說了這樣的話:

“父與子雖然是最親近的,但是如果兒子有罪,國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漢武帝已經確立漢昭帝,燕王劉旦不服氣,私下圖謀不法的事情,霍光憑藉詔書就可以將他誅殺。你做為人臣,不可以不以之為誡。”

李世民打算立吳王李恪的心思也打消了。(李恪劇照)

從朝廷的局勢來看,李世民選擇李治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吳王李恪的生母是隋煬帝的女兒,地位不高,在朝堂上的勢力應該是非常小的,主要是隋朝的舊臣,他們都不在重要的崗位上,選擇李恪可能還會有動盪的朝局出現,這是李世民不願意看到的。

李治並非仁弱,李恪因立儲君被殺

李治並不像李世民認為的懦弱,在站穩腳跟後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大臣罷黜,確立了自己的皇權,在軍事上,平定了西突厥和高句麗。這些都是李世民未曾做到的。不過這些政治動作都有武則天的影子在裡面,哈哈哈。(長孫無忌劇照)

吳王李恪因為當初立儲君的事情被長孫無忌嫉恨在心,時刻想要致李恪於死地。653年,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上床的哪位)因為被貶,對唐高宗不滿,聯合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打算髮動政變,擁立荊王李元景(李淵第六子)為帝。不過事情被洩露,為了活命,房遺愛聽從長孫無忌的安排,誣告吳王李恪也參與了謀反,就這樣李恪被勒死了,時年34歲。

李恪在臨死前大罵,長孫無忌弄權,如果祖先宗廟有靈,他的家族離覆滅不遠。


長孫無忌最後也果然得到了報應 。659年,因為冤殺吳王李恪被削職,自縊而死。


穿越再現彼岸


唐朝歷史上,由於唐高宗李治性格懦弱,結果他被精明強勢、具有政治才華的妻子武則天所轄制,生前就造成了“政歸中宮、天子拱手”的局面,他死後不久,指定的繼承人李顯被武則天廢黜、數年後武則天自立為帝,取代唐朝建立武周王朝,李唐王朝三世而斬,形成了所謂的“女禍”局面。

這種政治形勢的形成,不得不說李治要對此負很大一部分責任,因為武則天從被髮掘到獲得政治地位,從參政到攫取政治權勢成為被認可的統治者,絕大部分過程都發生在李治在位期間。

所謂“知子莫若父”,其實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早就看出了李治的性格弱點。雖然李世民殫精竭慮地手把手教導了李治數年,甚至至死都無法相信這個兒子的能力,那麼,明明不缺兒子的李世民為什麼非得把江山交給看起來最不行的李治呢?

事實上李世民也考慮過廢黜李治再立賢良能幹“英果類我”的吳王李恪,但因受長孫無忌阻攔,最終還是沒有付諸於實際動作。這也導致後世人惋惜不已,甚至連毛主席讀到這段歷史都忍不住留下了評價:“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那麼,真正把李治推上皇位、阻礙了李世民立李恪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就是我國數千年來以宗法制為基礎的嫡長子繼承製。這個繼承製度的核心就是嫡子的繼承權優越於庶子,繼承權以嫡庶或長幼為準則,而非才乾等其他標準。雖然嫡長子繼承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弱點,但綜合考慮起來,它確實是相對公平和容易操作的制度了,所以擁有了數千年的生命力。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三個兒子,其中長孫皇后生有長子李承乾、第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楊妃生有第三子吳王李恪。皇后所生的這三個嫡子繼承權優先於包括李恪在內的其他庶子,而三個嫡子裡,根據長幼有序原則,李承乾又是毫無疑問的繼承人、李泰和李治相對他又被稱之為庶孽。

聰明伶俐的李泰自然不甘於屈居哥哥之下,他依仗父親的寵愛試圖奪嫡,而失寵的皇太子李承乾則採取了各種手段捍衛自己的儲君之位。到了貞觀十七年,由於這兩人的奪嫡鬥爭鬧到不可收拾程度,最終都被李世民廢黜,雙雙喪失繼承權,這時李治就是在宗法上僅存的具有名正言順繼承權的繼承人了,因此他也被李世民立為了太子。

但李世民始終對這個兒子的才能具有很深的疑慮,他甚至想破壞嫡長繼承製,另立賢良能幹的庶出愛子吳王李恪為太子。不過他這個舉動顯然得不到朝廷支持,首先是廢易太子等於重新分配朝堂利益格局,像李治舅舅長孫無忌這種實權派肯定不會答應。

其次就是嫡子繼承製隨意被打破,從立嫡變成立賢,那個“賢”畢竟還是具備不確定因素,前車之鑑就是隋煬帝楊廣,他靠賢能才幹奪走了哥哥的太子之位,結果登基後卻爆發了自己隱匿的負面因素,這時名分已定,也沒有人能阻止他了。所以相對“賢”,確實這個“嫡”更確定更容易把握。


春之九如


談一下我的淺見,李治得繼大統,跟三個方面有關:

一.李世民的心理本能。

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殺兄弒弟,逼退父親高祖李淵而來。李世明雖然登上皇位,但這段往事在李世明心中絕對是不可抹滅的痛苦。他這一生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放鬆,跟他的帝位來的過於血腥也有關係。李世民比誰都想做個好皇帝,以證明,當初他殺兄弒弟是對的,他才是最應該做皇帝的那個人。可見李世民一生都在揹負著這件事,從來沒放下過。


所以作為皇位爭奪的親歷者,他比誰都清楚皇位爭奪戰的殘酷無情。他也比誰都清楚政權穩定更迭的重要性。但這一次爭奪皇位的都是自己的親兒子,李世明必定不想一個兒子勝出,其他兒子全稱為犧牲品。能夠保全所有人,自然是最好的。所以雖然他曾經因為“李恪類我,稚奴羸弱”而動過換太子的心思,終究也沒有這麼做。

二.李治的身份和定位精準。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生有三個兒子,廢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李承乾和李泰因為明爭暗鬥,兩敗俱傷。根據古代理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李治嫡出的身份,讓他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李治一直以“孝”立身,為人做事非常謹慎,雖然沒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正因為不爭不搶,一副領上平下,兄友弟恭模樣,卻能坐收漁利。李世民當時甚至被諸子奪嫡氣的要拔劍自殺,幸好被各位大臣攔住,自然對這個溫和的兒子另眼相看。


三.股肱大臣們的支持。

當時以長孫無忌的勢力最大。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所以對於他來說,必定是自己的親外甥做皇帝最好,毫無疑問力挺李治。而像房玄齡、李勣這些大臣們,深知江山來的不易,以穩定為要。李治不管從名分還是個性來講,他繼位一定不會有大的動盪。所以也都支持李治成為太子。

綜上所述,一個皇帝確定最合適的繼承人,不是單憑自己喜歡,或者繼承人個人才幹。最重要的是權衡各方面利益而定。



如是史社


老衲侃春秋現在來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立儲不光是皇家自己家的事,從來也是國家的大事。繼承人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當朝的國祚。所以,自古以來就定下“嫡長子”繼承這個規矩,省的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到了唐朝,關於皇位的繼承,又是大起波瀾。當年鬧革命之初,唐高祖李淵由於革命的信心不足,他是被次子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強行推上了起兵反隋的戰車。當年晉陽起兵時,李淵曾親自許諾,如果將來事成,儲君位子,就是他李世民的。

唐朝成立後,李淵隻字不提當年的許諾,最後選擇了長子李建成作為未來的國君。但是李世民功勳卓著,沒辦法,於是封他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李世民的這種特殊待遇,使得李建成眼紅,他怕將來自己太子地位不保,於是開始暗中使壞,兄弟之間弄得不可開交,最後引發了“玄武門事件”,李世民最終得以繼任大統。

事件發生後,李淵看到李建成、李元吉兩個活蹦亂跳的兒子頓時變成了兩具冷冰冰的屍體,老年的喪子之痛一下子摧毀了他的精神。

幾十年過去了,當年李淵所經歷的磨難,如今又魔咒般重現,彷彿冥冥中有定數一樣,又奇蹟般的落到李世民自己的頭上。

長子李承乾八歲時早早地被立為太子,但這個李承乾也太不成器,自己本身腿有殘疾,還不學無術,後來陷入謀反案中,最後終於被廢。

這時儲君的位置空缺了,各方都覬覦起來。首先行動的是次子魏王李泰,他進宮覲見父王,十分謙卑的對父王說:“我直到今天才得以侍奉於父王膝下,這是我重生的日子。我只有一個兒子,我死之日,給陛下發誓一定殺死他,然後傳位於弟弟。”

此話一出,李世民大感欣慰,高興之餘當面許諾要立他為太子。

這是關係到國家未來命運的大事,李世民不可能朝綱獨斷,他要聽聽群臣的意見。於是找到一個機會,對朝臣們進行了試探。但是大大出乎他意料的是,朝臣們在新儲君的人選上再次產生了重大分歧。

大臣們分成了兩派:

一。以中書侍郎岑文本、黃門侍郎劉洎等人為首的這一派,力挺魏王李泰。

二。司徒長孫無忌、諫議大夫禇遂良等人卻表示強烈反對,而力挺晉王李治。

李世民看到雙方爭論不休,就把李泰告訴自己的話轉述給諸位大臣,卻遭到諫議大夫褚遂良的有力阻擊:“此事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千萬不要出現失誤。陛下百年之後,李泰佔有天下,他怎麼肯殺自己的愛子,再將皇位傳給別人呢? 如果陛下非要這麼做,那麼李治就會有性命之憂。”

但此事被李泰知道了,心裡這個氣呀。自己殫思竭慮的準備、謀劃,已經成功扳倒了太子李承乾,誰知道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眼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直接找到李治,用威脅的語氣來發洩胸中的惡氣:“你歷來和元昌友善,如今元昌已被處死,你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腦袋?”

十六歲的李治當即嚇得面無人色,此後天天哭喪著臉,惶惶不可終日。李世民大為奇怪,屢屢追問他原因,李治不得不坦白交代,把李泰的話原封不動地轉述給皇帝聽。

當年親兄弟之間的悲劇即將再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重演,李世民心如刀割。當時問話時恰巧剛訓斥完李承乾,李承乾一看機會來了,正好給李泰下了一個絆子:“我貴為太子,還有什麼希求呢?只是被李泰暗算,想與朝臣謀自全罷了。那些無法無天的人,教我做些越軌之事。父皇要立李泰為太子,正好讓其陰謀得逞。”

李世民聽後,心中暗想:“對呀,假如立泰為太子,那麼儲君之位就可用詭計求得。如果立泰,承乾和治都會被害;如果立治,泰和承乾都可保全。”這麼想著,內心裡此時真是心如刀絞。

一日在兩儀殿,群臣都退朝,只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四人,談到帝國的未來時,李世民痛心的說:“朕的三個兒子、一個弟弟,如此作為,我的心裡實在是苦悶、百無聊賴。”

說到這裡,不禁一陣悲慼,於是將身體向床頭撞去,長孫無忌等人爭搶上前抱住他。受到阻攔後,又抽出佩刀想要自殺,被褚遂良把刀奪下。

於是,一句老話應驗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的結局是,廢承乾為庶人,流放到黔州。解除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之職,降封為東萊王。就這樣,原本無意爭儲的李治,被確立為大唐帝國未來的接班人。

立儲之爭到此暫時塵埃落定。但是沒過多久,身為君王的李世民,心裡又變得猶豫不決起來——李治生來性格柔弱,他將來能夠挑起帝國的大梁嗎?

一日探討式的對長孫無忌說:“你們這麼力挺李治,但他這麼懦弱,恐怕不能守得住國家,到那時該怎麼辦呢?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你覺得怎麼樣?”

李世民的這番話不啻一個驚雷,把長孫無忌震得耳暈目眩。稍一尋思,便進行了有力的反擊。

聽了長孫無忌堅決的表態,李世民心裡很犯狐疑的問道:“你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

長孫無忌豈能承認這一點,他拿出政治家的口才強辯道:“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

在各種壓力的脅迫下,李世民也只好選擇了妥協,遂打消了易儲的念頭。

此事過後,李世民開始總結經驗,看到皇子之間奪儲的危害性,特意下詔說:“今後凡是太子無道、藩王陰謀奪位者,雙方都要廢黜。把這記入律令中去。”以此來斷掉諸位皇子的非分之想。

李治終於挺到了最後。

結語,現在我們來分析李恪為何比不過李治:

李治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首先,他是嫡子,按照古代“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原則,他當太子,倫理上說得通,能得到普遍的認可。

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是他的親舅舅,正是他不遺餘力的支持,能夠獲得朝臣的普遍認可。

武將方面,帝國元勳李勣曾在李治手下幹過,是李治的人,將來開疆拓土,還需要他的大力支持。

李恪呢?以上這些都沒有,他有的只是的超強個人能力。他善騎射,會詩文,常得到唐太宗的稱讚,說他和自己很相像。但是,選拔一個英主,是要帶領大家去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你和眾大臣不交心,將來君臣配合不默契,誰願意在這樣的君主手下幹活?所以,這麼一分析,李恪的落敗,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了。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