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怎么样",孩子犯错说对不起后家长怎么做

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这句话是出自于5岁的小侄女,对于这位小侄女,小编是爱恨不得,尤其是她那一双巧嘴总是让人无言以对。在当下的孩子群体里,扩大范围去欣赏,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智商都普遍性比较高,也有很多孩子都普遍性早熟。

2020年的寒冬,一场疫情带来了特殊春节

我的这个小侄女,因为是家里面的独生女,一直都是家里面的掌心宝贝,就连一向说一不二的哥哥,一遇到闺女的问题总是显得弱智商。2020年的寒冬,带来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这场疫情扩大外泄的时候,延长企业复工、延长开学时期,包括禁止走亲访友的聚会,都成为了阻止疫情传播的关键方法。

大概在腊月二十左右,我带着闺女从外地赶回老家,特意去参加姐姐的婚礼,婚礼闭幕后的几天,正是疫情传播要紧的时间,随着武汉封城消息袭来,自己也因为这场疫情被留在哥哥家里面过年。在这场与众不同的春节里,除了寻回儿时和哥哥之间的亲情暖之外,也被两个孩子(小侄女和闺女)的见不得、离不得给难住了。


小侄女和闺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格,小侄女属于会哄人的"甜嘴巴"性格,但是因为某一件事情生气,而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也特别固执。昨日是元宵节,两个孩子又上演了一出"见不得、离不得"的场面。


"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

元宵节一早惹得小侄女生气的起因,是因为闺女的一张漫画作品,当闺女忙活一个小时的漫画手工作品,被小侄女发现并且欲占为己有的时候,两个孩子开始了疯狂的撕扯,两个姑娘对漫画有多喜爱,就会使出多大的力气去撕扯,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漫画便一分为二了。

看着自己辛苦一小时作品被损坏了,闺女即刻生气地哇哇大哭了起来,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看着心系的东西在眼下被毁灭,没有保护好的那种自责心,促使闺女到中午都没有吃饭。得知闺女不吃饭的前因后果之后,哥哥当即便狠狠地口训了小侄女。

在哥哥的引导下,小侄女和闺女说了一句"对不起",这句话说出后,闺女虽说是不再哇哇大哭了,但是对小侄女仍是"不跟你玩"的态度。这种僵持态度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当小侄女一个人玩着无聊的时候,小侄女带着一些试探的动作接近,但仍旧是迎来闺女"不跟你玩"的心态。

大概是小侄女感到被"拒绝"后的无味后,小侄女生气地说:"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这句话,咋地听上去有些不顺耳,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不甘心态度。虽然小侄女的语气听着有些不舒服,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一阵风"的事,到了傍晚时分,两个小丫头便冰释前嫌并疯狂地打闹到一起,完美地演绎了"见不得、离不得"这句话。


通过小侄女和闺女的"见不得、离不得"事迹,也感触到了做错事道歉的重要性,做错事真的只是一句"对不起"就好了吗?在做错事的理亏上,如何取得对方的谅解,也相当于孩子的情商体现。


那么,孩子做错事情之后父母该如何引导呢?

1、做错事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

做错事,是人类通用的惯犯,在做错事的人类中,不仅仅是弱小和无知的孩子,有时候大人犯错起来,也完全不比孩子好到那里去。教导做错事的孩子,首先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如果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未来也会再犯同类错误,最要紧的是孩子不懂得去改正错误。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要求孩子说"对不起",就拿我的哥哥来说,当时可能碍于闺女哭得太厉害,所以才会狠地训斥孩子,强行引导式的"对不起",从道歉的本质上来说完全没有意义,不懂得错误所在的"对不起"缺少诚意,这样的道歉也不会被对方接受。


就拿小侄女那句"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来说,如果换做是陌生人,大概人家会嫌弃小侄女没家教吧。道歉的本质是诚心改正,如果带着心有不甘的态度去说"对不起",不仅会增加对方的厌弃感,还会被对方据之千里之外。


2、做错事的孩子,光打骂和讲道理都不行

面对做错事的孩子,父母光是打骂和讲道理都是不行的,想要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就需要运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拿我的小侄女来说,她霸道欲占据闺女的漫画作品就是自私的错误,将他人的劳作成果破坏掉更是错上加错。

如果单纯地跟小侄女说她做错了,作为极度喜爱漫画作品的小侄女,眼里只有对方"不分享"的小气,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之,如果我们让孩子去换位思考一下,让孩子从大脑构思里感受一下场景转换。比如说小侄女在撕烂闺女漫画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去引导:


可以对孩子说:1、"你非常喜欢这件漫画吗"?2、"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撕烂了,你会生气得大哭吗?"3、"喜欢别人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去让对方分享,强行或者破坏,都是霸道、自私的错误行为"。

前者给予两个疑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后者一个道理分析,是为了让孩子站在对方角度找到自己的错误源,并发自内心地和对方说"对不起"三个字。


3、做错事从来都不是说声"对不起"就可以了事

做错事情,我们要认识到并非说"对不起"就可以了事,如果对方做了一件错事,迫于某种压力带着不甘心,或者挑事的语气说"对不起"的时候,你会去接受他人的这种道歉吗?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接受这种道歉法。

所以说,做错事从来都不是说声"对不起"就可以了事。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仅要及时性地引导,还要有方式性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自我检讨和更改,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道歉式受益,所受益的有修养、沉稳和情商高等等。


我是2岁宝宝的爸爸,孩子的成长,爸爸绝不能缺席,“爸妈快来看” 的育儿老爸每天分享育儿经验,一起感受孩子成长的快乐......

养娃,其实等于我们重新过了一个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