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在中國東北,打響二戰最後一次縱深作戰戰役,讓日軍感到意外

1945年8月,蘇軍在中國東北上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縱深作戰戰役。經驗豐富的蘇聯部隊從西部調到了遠東地區被日本佔領的中國邊境。由馬利諾夫斯基將軍率領的外貝加爾方面軍、梅列茨科夫將軍率領的遠東第1方面軍,及普爾卡耶夫將軍率領的遠東第2方面軍對蘇聯的老對手——60萬精銳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攻擊。

蘇軍在中國東北,打響二戰最後一次縱深作戰戰役,讓日軍感到意外

蘇聯炮兵在牡丹江地區參與攻擊

8月9日拂曉,裝備精良、經驗豐富的蘇軍以優勢兵力——人員3比2,火炮和坦克5比1,飛機2比1——衝過了邊境線。8月20日,蘇軍攻至哈爾濱。8月22日,推進至旅順。外貝加爾方面軍所屬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越過大興安嶺山脈和435千米的沙漠,當這支部隊出現在中國東北中部平原地帶時,日軍大吃一驚。

1946年3月5日,溫斯頓·丘吉爾在密西西比州的富爾敦用一句話對共產主義的東方和資本主義的西方這種分裂狀況進行了描述,“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波蘭西北的一個城市)到亞得里亞海的特里雅斯特(意大利東北部港市),一道鐵幕降到了歐洲大陸上”。3年後,西歐各國、冰島、加拿大及美國迫於蘇聯的壓力,在防禦性條約框架內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年9月,蘇聯原子彈研製成功。於是有人斷言,常規戰爭的時代已經結束,以機動步兵和炮兵為後盾的大規模裝甲作戰將會退出戰爭舞臺。

蘇軍在中國東北,打響二戰最後一次縱深作戰戰役,讓日軍感到意外

參與硏制的尤里·哈里頓與蘇聯第一顆原子彈模型合影

1953年,斯大林逝世。像朱可夫元帥這些軍方領導人被召回。從1955年開始,朱可夫要求對地面部隊裝備進行升級改進,包括裝備裝甲人員輸送車等新式裝備。1955年,隨著擁有獨立軍隊的聯邦德國加入北約,蘇聯針鋒相對,組建了華沙條約組織。該條約組織包括蘇聯、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匈牙利、波蘭和羅馬尼亞。歐洲這種兩線對立的緊張局面一直持續了將近35年,雙方制訂了多個攻防計劃。

華約,特別是蘇聯駐民主德國軍隊集群的主要目的是作為一支進攻性部隊,向西方施加政治壓力。如果西方表現軟弱和士氣低落,美國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可能會給蘇聯駐民主德國軍隊集群及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帶來機會。他們將會使用包括核武器和化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採用縱深戰役戰術,對西方發起快速的攻擊。“巴巴羅薩”的經驗使蘇聯深信,蘇聯再也不能陷於被動的防禦之中,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蘇軍在中國東北,打響二戰最後一次縱深作戰戰役,讓日軍感到意外

華沙條約組織資料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