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随着绘本市场的蓬勃发展,绘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洞洞书、翻翻书、机关书等等形式多样的绘本层出不穷,但我却越来越怀念那些简简单单,回归故事本身的绘本,比如说《老虎,别怕!》。

《老虎,别怕!》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女孩小夏和老虎想帮着家人做茶叶,然而他们总是接二连三的帮倒忙,最后还弄坏了工具,因为害怕被大人责骂,老虎背着小夏逃走了,跑到半路,小夏决定带着老虎回家认错,当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时,却发现家人并没有生气,而是细心的教会他们如何做茶。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故事的脉络和逻辑再清楚不过了:犯错、逃跑、认错。故事的意图也再明白不过了:勇于承认错误。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并不新奇,但是除了讲道理之外,我在《老虎,别怕!》中发现了更加珍贵的用心,正是这些用心为一个简单的故事赋予了更多元的价值和意义。

1. 简单的故事也埋藏着精巧的用心

佩里·诺德曼与梅维丝·雷默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封面是影响读者期待的最重要的因素。封面和护封上的图画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

《老虎,别怕!》的封面是一片湿漉漉的绿色,重重叠叠的茶树后面冒出了两个毛茸茸的脑袋:女孩小夏和老虎,他们瞪着铜铃一般的大眼睛直勾勾的望着你,怯生生的有点紧张,你不禁会想:“为什么他们俩要躲在草丛后面?”“为什么他们俩看起来这么紧张?”故事就在猜测中渐渐展开了。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封底连上封面是一副大的跨页茶园图,各种深深浅浅的绿色泼泼洒洒了一片,阔大的绿野山林更衬托出小夏和老虎紧张胆怯的心情。仔细看左下角那一团枝叶的剪影,竟然栖息着两只蟋蟀,仿佛能听到它们急促的叫声,正映衬着老虎和小夏咚咚的心跳。

翻开封面,前环衬再次出现了蟋蟀的剪影,隐喻故事中小夏和老虎忐忑的心情,而到了后环衬,蟋蟀被换成了一个茶壶和5个茶盏,象征着问题解决了,一家五口围在一起开心的喝茶。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看似不经意的每一笔,其实都有深意,只有仔细去体会的孩子才会获得寻找宝藏的乐趣,这种乐趣又反过来鼓励孩子更加用心的观察图画、阅读文字,从细小处体会情节和情感。

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在生活中缺乏观察。眼里有东西,笔下才能有文章,好的绘本会在细枝末节、字里行间埋藏伏笔、铺垫、过度、隐喻,就像一场和孩子之间的游戏,鼓励孩子在猜测和追逐中自觉完成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 最巧妙的图画语言

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老虎,别怕!》亦展现了“图文合奏”的美妙。有时图画能交代文字以外的事情,比如老虎想采茶叶,却一下子扑倒了竹篮,压榻了茶树,一旁的配字是:“没事儿没事儿,咱们换个地方。”于是下一页老虎又去晒茶。图画交代了闯祸的经过,文字顺势推进情节,配合简洁流畅。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有时图画还能传递情感。比如老虎摇断了手柄,背着小夏逃跑,画面上的山川、田野、小路、茶树在老虎脚下弯出了一道弧,像波浪一样,随着小夏和老虎紧张又略带兴奋的心起伏,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将情绪可视化,让读者看见孩子内心的变化。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有时恰到好处的留白能说出文字说不出的话。当小夏决定回家承认错误时,老虎非常害怕,于是小夏和老虎头抵头,抱在了一起。故事的转折在这里拉开,除了小夏和老虎,其余就是大片大片的留白,仿佛褪去了时间和空间,小夏的勇敢和老虎的恐惧在相互依偎中达成了和解。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如果只读文字,《老虎,别怕!》2分钟就能看完,但文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价值藏在图画中。图画语言并非一眼就能看透,需要在反反复复的阅读中去体会、去审美,单单这个过程就能培养孩子的共情力、专注力、观察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绘本到底应该怎么读?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说:“孩子的人生经验还很有限,自己看图画书很难了解故事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跟着文字读而已,相反大人拥有较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对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感动。读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

如果你细心去看,就会发现《老虎,别怕!》几乎都是对话,每一句对话都简短有力,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格外鲜明:老虎胆大又莽撞,小夏胆小又谨慎,奶奶慈爱,爸爸妈妈温和坚定。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这种以对话推进情节的好处在于可以极大的丰富阅读形式。比如,当大人朗读给时,可以利用语音语调的变化,表现角色的内心和情绪,感染力更强:老虎的声音粗犷沙哑,像个莽撞的大汉;小夏的声音柔弱细嫩,透着不安和谨慎。

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引导孩子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甚至主动承担角色,用自己的理解演绎书中的角色,就像美国学者艾伦·汉德勒斯·皮茨在《走进图画书》中说的:“出声地朗读图画书,不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幼小的听者们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行为,在亲密相偎一起阅读图画书的同时,大人和孩子一起迈入想象的空间。”

《老虎,别怕!》:没人喜欢说教,但人人都爱用心讲述的故事




有人说《老虎,别怕!》的教育意义太浓,其实凡是故事就有立意,最终都是要传递一个道理、事实或者真相,绘本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而且是最好用的一种。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可以读一本书或者讲一个故事,让孩子去了解别人的经历,自己判断利弊因果,到底哪一种方式能够让孩子成长更快、更健康,相信当过孩子并且也有了自己孩子的人,心里都会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