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胤禩人稱八賢王,為何引來康熙的厭惡和雍正的報復?

康熙的第八個兒子號稱八賢王,實際上是假仁假義,真黑真貪真壞。

康熙厭惡他,雍正報復打擊他,都是因為他假仁假義,真黑真貪真壞。

下面的文章主要以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的內容做為依據,可能在細節上和真實歷史有些差異。下面一一分析:

一、假仁假義真壞

八阿哥胤禩負責戶部,他為了博取賢德之名,為了爭取官員擁戴,最後取代太子繼位,就縱容官員們借款。

阿哥、官員們借款也分好多種情況:有的是真窮,所以如果能借到錢,解了燃眉之急,會說八阿哥不愧八賢王:

有的官員並不窮,借公家錢,去放高利貸,借到了,會說八阿哥不愧八賢王。

有的阿哥、官員借款用於享受,比如買花園、建戲臺、買戲子、討小老婆,也從國庫借了錢,滿足了自己的慾望,

也會說八阿哥不愧八賢王。

八阿哥胤禩人稱八賢王,為何引來康熙的厭惡和雍正的報復?

胤禩代表皇帝賜宴,他最喜歡做這種場面事兒

問題是,國庫裡的錢不是八阿哥自己家的,是國家的、朝廷的,把國庫存銀借貸一空,等到了天災人禍,就沒錢放賑,不知道要餓死多少老百姓!!!

八阿哥為了一己之私,忘記國家、忘記朝廷、忘記百姓,罵他是禽獸,都侮辱了禽獸。哪裡有一點仁義,

賢在哪裡?

德在哪裡?

忠在哪裡?


二、假清廉,真貪婪

八阿哥胤禩平時表現的是雲淡風輕,平時喜歡畫個山水畫,見了官員,溫文爾雅,客客氣氣。平時生活也看不出有多麼出格的奢侈,

由於老婆管的嚴,小老婆也不多,看起來,不貪財不好色,好賢德!胤禩被封為廉郡王,廉親王,但是這個王爺一點也不廉潔。

實際上最後被弘時抄家的時候,身上就有一千萬兩的銀票,而當時國庫中,不過兩三千萬兩存銀。

我們來看看清朝親王和郡王的俸祿:

宗親 年俸 祿米 收入(元/年)

親王1萬兩 10000斛 535萬元RMB

郡王5千兩 5000斛 268萬元RMB

廉親王如果要有一千萬的銀票,需要當一千年的親王,需要當兩千年的郡王,還得不吃不喝,才能有一千萬。

那麼他的錢從哪裡來的?

劇中有過交代,在東北偷挖人參,偷採黃金,在江南扶植鹽商,從販鹽中牟取暴利,這才能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積攢了上千萬的白銀。

但是這些錢,都是國家流失的稅銀,或者是民脂民膏。

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大老虎!!!

八阿哥胤禩人稱八賢王,為何引來康熙的厭惡和雍正的報復?

胤禩被封為廉郡王,年俸增加到五千兩,為了攢夠一千萬兩,需要當兩千年郡王

三、假孝道,真忤逆;

八阿哥胤禩平時裝出孝心滿滿的樣子,經常給老皇帝噓寒問暖,做出一副孝順的樣子。

實際上,在康熙皇帝的壽誕上,為了打擊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不惜把天降奇石掉包成死老鷹,把康熙皇帝當場氣的背過氣去。

康熙當時已經六七十歲,胤禩為了繼位,不擇手段,何談人性?


四、假仗義,真狡詐

八阿哥胤禩為了拿到證據,扳倒太子,夜審肖國興,暗示肖國興自己是奉上命而來,只要肖國興說實話,就能搭救他。

肖國興以為八賢王絕對不會騙自己,就供出了實情。

八阿哥胤禩拿到了證據,馬上交給了康熙。


但是後來當康熙弄清楚是八阿哥胤禩用自己的名義誘供,頓時明白了八阿哥的狼子野心,不由的罵了三聲: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總而言之,八阿哥胤禩為了繼位,虛心假意,處處使詐,假仁假義,慷國家之慨,謀個人前途,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國家。

不僅惹得康熙厭惡,也招來了四阿哥胤禛的報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