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打不過清兵

草原之狼(蒙古人)VS森林之虎(滿洲人)。

群狼對陣猛虎,都是英勇善戰的民族,要說哪個戰鬥力更強,看一下鐵木真時期的蒙古軍與清軍八旗兵的戰績,雙方戰鬥力作下對比:

一、鐵木真的大蒙古帝國時期

蒙古人的戰法是長途突襲、誘敵深入、分割包圍、兩翼包抄的特點。

在鐵木真大蒙古帝國時期,二十萬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征服了半個世界。先是復仇中亞地區的花剌子模,橫掃高加索南北,遠征鄂羅斯,擊敗歐洲聯軍,先後攻滅西夏、金國,忽必烈建立大元大蒙古國,又先後攻滅了大理國、南宋、征服了朝鮮,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建立起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統一的蒙古,戰鬥力極為強悍,特別是對外戰爭,可以說戰無不勝,戰鬥力爆表。

戰鬥力指數五星:★★★★★

二、清軍八旗

清軍也是以騎兵為主,披重甲衝鋒,銳兵在後,軍紀嚴明,勝不遽追、遇敗不散、走則逐隊、徐徐而退

後金在實現統一女真諸部的戰爭中,擊敗明朝四路大軍,又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實現女真人的第二次統一。清軍征服李抵朝鮮、漠南蒙古、打贏了松錦之戰,入關後的清兵擊敗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攻滅南明政權。康熙年間,多次出兵黑龍江流域,擊敗沙俄侵略軍,圍攻雅克薩城,並簽定尼布楚條約。沙俄侵入到黑龍江流域的人數幾百人,清軍在人數上是佔有優勢。清朝歷時康雍乾三代,擊敗準噶爾汗國,疆域達到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入關後的清軍已經有了紅夷大炮和火器。

戰鬥力指數四星:★★★★


為什麼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打不過清兵

三、說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打不過清兵,那要從努爾哈赤崛起於東北說起

歷史上,來自東北的地方政權要實現統一發展壯大,要滿足幾個條件。其一,就是蒙古草原處於分裂時期,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統一的政權。其二,中原王朝的孱弱,或處於內戰割據狀態。東北的部落才有可能趁機崛起,建立政權,稱雄於中國北方。比如鮮卑建立的北魏,契丹遼、女真金、滿洲清,都是在中原亂世分裂之時,起兵建立政權,入主中原。

為什麼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打不過清兵

明朝末年,漠南蒙古處於四分五裂,群龍無首的局面。後金採取政治上聯姻、結盟,軍事上各個擊破的策略。在皇太極時期又出兵,擊敗察哈爾蒙古的林丹汗,這讓漠南蒙古歸順大清。只能說一盤散沙的蒙古諸部,根本不是清八旗兵的對手。此時的明朝並沒有給林丹汗有力的援助,坐視清軍統一漠南蒙古諸部。此後,清軍多次繞道內蒙入關,劫掠大明關內諸省人口,威脅京師。

清軍入關後,來自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所帶來的威脅是最大,準噶爾蒙古部是蒙古四部中戰鬥力最強悍。清軍的最大一次敗績,是雍正年間的和通泊之戰。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以誘敵深入,伏兵於博克託嶺、和通泊等處,大敗北路清軍傅爾丹所部。傅爾丹清軍總共一萬人,其中陣亡、被俘7226名,損失在70%以上,逃出者也大多帶傷。

為什麼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打不過清兵

阿闌豁阿,五箭教子

結語:在《蒙古密史》中記載,蒙古人的聖母阿闌豁阿,五箭教子的故事,倡導團結精神。這個故事或許最能說明處於四分五裂的蒙古諸部,雖然驍勇善戰卻打不過清兵的原因。“單隻箭容易被人折斷,如能協力,就如同捆綁好的五隻箭一樣,不容易對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