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不能全怪老師,學校的管理有問題

網絡上,經常有人質疑中小學職稱制度,認為其極不合理,極不科學,應該廢止。更有不少網友說,有的老師一旦評了高級職稱,就不帶課了,千方百計找一份清閒的工作,閒哉悠哉的掙著高工資,等待退休。

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據我觀察,有以下二種情況:

1、老師自身的問題:

中小學老師評上高級職稱,年齡多在45歲左右。前幾年為了評高級職稱,要寫論文,省級以上的,至少二篇,這個還是容易做到的;還要經常留意並參加上級有關部門開展的各種比賽,各種評選,如課件製作比賽,教學論文比賽,三筆字比賽,多媒體應用比賽,優質課比賽,教學能手評選,優秀教師評選,優秀班主任評選,教學名師評選,優秀德育工作者評選等等,以及其他與教育教學關係不大或乾脆沒有關係的比賽、評選;這些比賽和評選,又有縣級,地級,省級,國家級四個不同級別;又或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其中艱辛一言難盡;經過N關之後,評上了高級職稱,還要等待聘用,只有聘用了才能增加工資。

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不能全怪老師,學校的管理有問題

經過這樣漫長而煎熬的過程以後, 有的老師身體有了毛病,不能再繼續上課了,退到輔助崗位;有的老師父母親需要人照顧,上課也就少了;有的老師,孩子讀書需要陪讀,經常請假,不能帶主課了;還有老師被評審高級職稱一事弄得身心俱疲,覺得自己該歇歇了,就想盡辦法往清閒的崗位上面去,反正我的工資漲上去了,具體幹什麼,工資都一樣。

老師也是人,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投機取巧,偷懶,老師也不能例外。

關鍵是學校的規則和管理制度。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規則和管理制度,最後,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不能全怪老師,學校的管理有問題

2、學校管理的問題:

本人的二位同事,二十多年前,都調到了其它學校,都評了高級職稱,再過2-3年退休,但是現在都帶主課,參加學生聚會什麼的,都是晚上來,第二天早晨走。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學校,制度嚴格,請假一天扣款300,帶課老師還會同時扣掉當天課時的績效工資,數目比較大,所以他們都笑稱自己學校的假,請不起。

本人瞭解到的另外一所省級名校,接近退休的老師,幾乎都帶課,而且工作量都是滿的,因為這所學校的績效工資也是根據崗位發放的,不帶課,或帶課不足的,無論什麼職稱,績效工資就少了很多,所以老師帶課的積極性還是比較大。

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不能全怪老師,學校的管理有問題

反之,一些管理不善的鄉村學校,縣城及城市的薄弱學校,學生人數少,學校領導加老師人數反而多,教職工嚴重超編,人浮於事,制度缺失,績效工資大鍋飯方式分派,登講臺的,看大門的,管後勤的,校園裡面轉悠的,都一樣;學校領導佔點便宜,其它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沒有激化的矛盾,儘量維持現狀。在老師來講,只要評了高級職稱,目的已經達到,幹多幹少一個樣,工資不少就行,在這種規則和管理之下,多帶課的,只能是準備評職稱的。

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不能全怪老師,學校的管理有問題

職稱制度本身沒有錯,錯的是越來越苛刻的評審要求,和後續的管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