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崛起的背後,法國因素與德國因素

一些人誤以為蘇聯崛起就是“斯大林模式”壓榨出來的,其實他們忽視了斯大林其實是一個“技術派”,當年那句“技術決定一切”就說明斯大林是“物質主義者”而不是“精神主義者”。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紅軍的勝利是建立在海量的物質生產特別是飛機、坦克、大炮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精神原子彈”。


蘇聯崛起的背後,法國因素與德國因素

蘇聯的崛起,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被沙皇俄國奠定了基礎,那就是“法國因素”。

按照“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計劃,德國應該支援沙俄從而建立起穩固的“三皇同盟”,避免法國找到盟友。問題是1888年上臺的“年輕仔”威廉二世不願意繼續“韜光養晦”,直接在1890年解除老宰相的職務要求其“放下方向盤”,自己直接處理外交關係,甚至不惜與沙皇俄國鬧翻。對於沙皇俄國繼續的“招商引資”問題,威廉二世“親政”後採取敵視態度,正好被“高利貸帝國主義”法國趁虛而入。

法國向俄國提供貸款,幫助俄國“工業化升級改造”,這就為法國與俄國接近甚至軍事結盟鋪平了道路。1894年法國與俄國正式結成軍事同盟,這不僅使得俾斯麥一直避免的“東西兩線作戰”落空,而且俄國獲得法國持續的資金援助。經過法國20年的持續支持,俄國在1913年已經是全球工業“四強”之一,僅次於美國、德國、英國。按照保羅肯尼迪《大國興衰》的記載,1913年“歐洲四強”德英俄法分別佔全球的14.8%、13.6%、8.2%、6.1%。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的發展更鞏固。可惜德國人沒有看到此時俄國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法國,還幻想擊敗法國後在回師擊敗俄國,焉不知俄國的百萬大軍比法國更具有威脅性?

不要被日俄戰爭的“假象”迷惑以為日本比俄國強大,那只是因為法國不希望俄國把主要精力投入遠東忽視了歐洲,而且英美站在日本背後提供貸款援助。日俄戰爭嚴格意義上是英美出錢“僱傭”日本遏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因此在美國“叫停”後日本立即與俄國簽署朴茨茅斯和約,其中就包括俄國在中國東北取消有違機會均等原則的規定。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甚至可以單獨抗擊德國與奧匈帝國的東線攻擊,已經說明俄國的戰爭潛力遠不是日本等國可以望其項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蘇俄)與德國都成了“歐洲孤兒”。1922年熱那亞會議上蘇聯與德國迅速“抱團取暖”,德國的先進的技術與蘇聯豐富的資源相結合,這就帶來了德國經濟的復甦與蘇聯工業化的蒸蒸日上。美國給德國的貸款,就有不少流入蘇聯,而且蘇聯的“租讓制”本就是針對美國資本家。可以說蘇聯的崛起背後,是美國人出資金、德國人出技術,與蘇聯人豐富的資源相結合的產物。


蘇聯崛起的背後,法國因素與德國因素

1928年蘇聯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1929年“大蕭條”從美國席捲全球,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蕭條也導致大量資本與技術流向蘇聯。“紅色資本家”哈默早就就在蘇聯大量投資賺得盆滿缽滿,此時更是帶動更多的資本家在蘇聯尋找資金出路。斯大林雖然對國內的資本家甚至富農“深惡痛絕”,但對願意來蘇聯投資的外國資本家還是以禮相待。

兩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已經是全球二號工業大國。就象當年沙俄在法國資金與技術支持下工業產量超過法國一樣,蘇聯也在德國技術支持下工業產量超過德國(工業質量應該不如德國)。蘇聯與德國“抱團取暖”收穫頗豐,只是法國支援俄國是讓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幫助蘇聯則是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如果德國繼續“和平崛起”而不是挑戰英法霸權甚至向蘇聯開戰,哪裡會有德國被“四大國佔領”的悲劇?

從1913年俄國“全球工業老四”的基礎上起步,1938年蘇聯終於成為“全球工業老二”,蘇聯的崛起背後不僅是從沙俄到蘇聯的“接力賽”,更是從法國支援到德國支持的“接力賽”,蘇聯終於登上了世界“老二”的大舞臺。100多年前法國人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明確美國與俄國人口都會超過1億,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其中的因素就是人口與資源。即使沒有1917年的那一場革命,誰能說俄國不會發展起來?有了資金有了技術,加上豐富的資源,只要這個民族勤勞勇敢,它的崛起是不可遏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