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二战除了亚洲战区主战场之外,在欧洲主战场也同样激烈。当时德国元首希特勒发了疯似的下令攻占世界各国,并且所向披靡,打完西方打东方,转头就一路碾压杀到苏联边境,直逼首都莫斯科。然而奇怪的是德国士兵在对战过程中,总是感觉苏联的士兵从来不会减少,反而是越杀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主场优势

两军是在苏联境内交战,这对苏联有利有弊。弊端非常明显,那就是交战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民众被误伤的情况,而优势则是苏联方面可以迅速补充军队。苏联这边只要成功招募到军队,就可以迅速上战场,不需要浪费特别多的时间。而德军这边想要补充兵力,需要跋山涉水,如果过程当中出现问题,非常有可能导致战机延误。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庞大的人口基数

苏联在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1939-1940将国界向西推进了300到400公里,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比萨拉比亚、卡累利阿、波兰东部以后,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人口1.8亿,到战争爆发时人口数量在1.94亿左右。与苏联相比,1933年德国人口6603万。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奥地利被德国合并时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75万人口,梅梅尔区应该还有若干,波兰200万日耳曼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150万。总人口8000万。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与德国的面积比为5:1,人口数量比是2:1,充足的人力资源是保证建立一支庞大军队的先决条件。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苏联动员方式相较于德国来说,能够更大程度地开发整个国家的潜力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大特征便是对基层掌控能力远超西方国家。大量的基层组织使得苏联在征召部队时可以将当时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农村的潜力全部动员出来,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是一场关系到苏联和斯拉夫人生死存亡,性质上属于亡国灭种级别的战争的大背景下,苏联军队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当然,消耗也是极为可怕的。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德军有个特点:抢劫都抢不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联军队整体素质实际上是非常低下的,大量的普通人经过了简单的军事训练就被投入战场,甚至有些人只是刚刚学会开枪而已。而等待这些人的大多只有死亡。苏德双方的交换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德军占优,但是架不住苏联人以数量换质量,最终成功耗尽了德国的元气,将战局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扭转。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大量妇女加入了苏德战争。实际上还有一点,但是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苏联国情下才会出现的情况。苏联征召士兵,很大程度上是无差别征召,从普通的农民,到城市里的学生、妇女,再到罪犯、囚徒,甚至是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挖土豆的日本战俘,都在被征召的行列。解放妇女劳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是好事,但是无差别征召更多的是苏联政策残酷一面的体现。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在苏德战争中,纳粹德国人口较少,资源不足。而苏联在强大的国家体制下,人民百姓能够积极参军反抗外来侵略者。而苏联士兵之所以会越打越多无非是因为苏联拥有着强大的人口资源,有着这巨大的士兵征集所,自然苏联士兵也在战场上越打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