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前幾天,一位多年未曾聯繫的老朋友突然發微信給我:”好想離婚,可惜沒有人支持,怎麼解?”如此直白的問題,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抓起手機回覆道:“跟著心走!”

過了好久,手機‘嘀嘀’響起,老朋友說:“最近太灰心,於是群發了心態,有一半的人勸我為了孩子忍忍,少部分人以為我在開玩笑,只有你讓我跟著心走。你跟陪我聊會嗎?”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視頻聊天,才知道:朋友研究生畢業後,在公交車上與現任老公結緣。開始家人都不同意這門婚事,覺得男方文憑太低,只是個小門店的老闆,配不上她。可愛情裡面沒有門第、文憑的門檻,在朋友的堅持下,本來能去大學教書的她,陪著老公留在了縣城。

開始老公什麼事都會遷就著她,她打算用學到的知識,來把家裡的小門店做大做強。當朋友花費大量時間做計劃的時候,老公像以往一樣,白天看店,晚上出去會友,偶爾打打麻將娛樂。她也沒太在意,直到她把一打計劃書完整地放在老公面前時,老公第一次對她大發脾氣,用鄙視的眼神說朋友:“好好的日子不過,盡瞎折騰。”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那是她第一次對婚姻感到失望,不久有了孩子,這事便擱下了。

弗洛伊德曾說: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的事情;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對再來一局,也不可能悔棋。

我覺得:婚姻也正是如此。

等孩子出生,家庭開銷越來越大,朋友通過孃家的關係找了份翻譯的活。老公的生意卻越來越慘淡,每年都靠著春節外地人回鄉賺一筆維護店租。今年遇上疫情,被迫關店。

朋友便多接了幾單翻譯的活在家辦公,可老公在家整天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在身邊哭得稀里嘩啦也不管。每次說他都一副“我就不幹,你能把我怎麼辦的樣子。”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吵架變成了這個春節最多的情節,一歲多的孩子看著倆大人一旁嘶吼,自己也哇哇大哭。

父母的爭吵,讓年幼的孩子變成了“受害者”。

每當她決心離婚時,婆婆就會抱著孩子在她面前哭訴:自己沒教出個好兒子,只能指望孫子能在你手裡成才成人,如果你們離婚了,孩子就沒有未來了。

朋友拿著那紅燦燦的小本子,感覺就像個諷刺。

她終於懂得那句話:結婚證書不能保證婚姻的質量。

人們不懷疑愛情裡的幸福,但常會懊惱婚姻的結合。當我在努力回憶你對我的好,可終究還是失望的。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為什麼我們總會羨慕這世間恩愛的夫妻?因為太多婚姻被生活的七零八碎敲打的支離破碎。

這幾年,很多人總在提倡要學會發現身邊的“小確幸”。

是的,蜜餞不常有,黃連常相伴。

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夫妻間偶爾的爭執在所難免,當你感覺真的過不下去時,真的沒有解救辦法嗎?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首先,請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朋友最大的錯誤不是選擇嫁給愛情,而是認為自己能改變“他”。在你否認掉對方所有的習慣或成績的時候,就是對他內心最大的打擊。夫妻之間所有的改變,必須要建立在心甘情願的基礎上,不然都是徒勞。

其次,學會誇獎,好好說話。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也是頭一回當夫妻。有了肌膚之親便以為能號令天下。錢鍾書和楊絳先生的婚姻之所以被傳頌,不是因為他們從不吵架,而是直到老,他們都會毫不掩飾的說出對方的優點,感恩對方每一個小舉動。這就是“小確幸”最好的表達方式,而太多人把愛人對自己的好當成一種習慣,還理所應當,得寸進尺。

第三,請做回你自己。結婚證書不是保險單,終身理賠。它只是你們婚姻的見證,法律的保障。可婚姻不是讓你“為愛犧牲”,當你感覺把太多時間用在別人身上,而得不到回報時,你的抱怨和負面情緒便會接踵而來;當你感覺自己忍無可忍時,就會開始爆發,燃起失望的火焰。與其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不如從始至終就做自己。


結婚後,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及時止損卻逢人勸我為孩子


結容易,離容易,生活卻不容易。

別發愁,接受所有好的不好的,聽從自己的內心,婚姻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相互傷害的,願所有的家庭都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