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复工复产要把握好“度”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对有序复工复产提出了8点要求,强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近期,全国各地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农村地区有序推动春耕备种,生产生活秩序在逐渐恢复。也有的地方和单位出现了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复工复产不代表疫情防控可以松懈,越是关键阶段,越是要把握好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复工复产有速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受到疫情影响,春节后企业复产、工人复工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目前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作为地方和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一是精心谋划做好筹备。结合本地区企业、务工人员实际,提前谋划制定复工复产时间安排、操作规范和具体流程。二是细化方案破解难题。对于那些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响应的行业主管部门还要提供“一对多”的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员工返岗难、原材料供应难、贷款审批难、交通运输难等难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顺利复产。通过微信公众号、基层党建综合服务平台短信栏目发送企业复工复产防控措施、群众外出务工防护措施、用工信息等,破解招工难和务工难等难题。

精准施策有力度。2月21日,北京通报,密切接触者负工时隐瞒了咽痛症状致使66人为成为密切接触者、200多人为一般接触者,其他地方也通报出因复工复产引起感染,如果在复工复产中出现感染,那么之前的百般努力付诸东流不说,企业将再次陷入停产、职工也将被隔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还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复工复产也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势推进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工作。一是职能部门要精准施策。地方和职能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企业制定管理措施,并下沉到企业做好防控措施宣传,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企业要精细管理。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职工排查登记、严格职工健康监测、严格办公环境消毒和安全检查、严格企业内部管控,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防控。三是职工要主动申报。复工的职工要复工时要主动对健康状况、假期的行程、接触的人群进行精细化申报,每日主动接受健康监测,做好自我管理。

服务企业有温度。前段时间,网络流传出一张盖了8个公章的某企业复工申请表,折射了不少企业和单位面临的现实;个别地方更是采取一停了之的简单化做法,外来务工人员手持五六个证都到不了工厂;同时,一些重要企业面临着贷款、房租、用工等难题。面对企业复工路上的这些“拦路虎”,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该做的就是行动起来、主动下沉力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分类指导到位。各地各部门要结合疫情形势、经济发展情况,下沉到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工作,科学制定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坚持做到“一企一策、一工一档”精细服务,帮助他们制定形势有效的防控措施。二是上门服务到位。对于企业复工过程中的工人返岗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联合医疗卫生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提供健康监测、防控咨询等服务,切实从企业、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提供“温暖”的服务,让企业和职工感受到“温度。”

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局势正在逐步好转,复工复产的考验已经来临,面对这场“大考”,我们只有敢于挑战,按下复工复产的“启动键”;善于作为,筑牢抵御病毒的“防火线”, 才能跑出生产发展的“加速度”,赢取人民战争的“总胜利”。

云南网通讯员 周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