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1941年12月16日,人类历史上最大战列舰“大和号”正式服役。这艘日本巨无霸战列舰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6.4万吨,装备三联装460毫米主炮三座,三联装155毫米副炮四座,主炮副炮同舷指向射击时的后坐力达12000吨。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日本为了建造这种空前强大的战列舰,为此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这些设备一共花了约1000万美元,并且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一米。

这艘新巨舰之所以被命名为“大和”号,可见日本上下对它寄予的厚望。但事实上,6.4万吨的“大和号”并没有比一万吨的寻常战列舰表现更优异,反而在有限的作战任务中频频遭到美军潜艇袭击,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港游弋,因为在日本看来,这可是“镇国之宝”。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但大和号却完全是当时“生不逢时”的杰出武器代表,它赶上的时代是巨舰大炮已然落后,航母和潜艇成为主力的时代。加上日本海军将大和号视为“压箱宝贝”,不敢轻易让它冲锋在前,进一步限制了这艘巨舰发挥。

因此大和号在整个二战中几乎无所作为,等到日本海军节节败退时,才逼不得以让大和号上阵,但此时它要面对的,已经是美国饺子一样的航母群和苍蝇一样的舰载机群。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1945年初,美军开始发起冲绳岛登陆战役,冲绳岛作为掩护日本本土最后一道屏障,在防御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日本在3月初制定了代号为“天号作战”的航空兵作战计划,集中了3000架飞机,其中自杀飞机2000架,部署在冲绳岛等地,企图在美军登陆时实施突击。

日军为了阻击这场美军登陆,日军本部命令大和号也执行“天号作战”计划。但“大和”号刚刚出动就被美军潜艇监视,为了成功围剿大和号为首的自杀式舰队,美军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随即蜂拥而来,围攻日军这支仅剩的舰队。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美战机如猫戏老鼠一般,先将“大和”号的护卫舰一一击沉。随后400架飞机像群狼啃食一样,一波波攻击大和号。这个时候,大和号上面的防空武器必须要发挥作用了!

大和号在建成时装备96式60倍径25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号建成时装备24门(8座三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陆续加装,最终总数达到152门。

89式40倍径127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舰建成时装备了12门(6座双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在改装中增至24门(12座双联装,一半带有防盾)。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虽然大和舰主副炮也能对空射击,但这两种火炮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的高射炮,对空射击一般只能起到干扰来袭飞机飞行的恐吓作用,该舰的防空任务主要还是由其装备的127毫米和25毫米口径高射炮来担任。

大和号虽然有数量众多的高射防空炮,但是日本的这种高射炮却可以说是鸡肋:其威力十分有限,而且弹闸必须频繁更换。操作也十分繁琐:一个人操作火炮转动,一个开火,三个人按装弹闸,另三个人后备,共计八个人。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而且这种高射炮弹药很占空间,十五发子弹就要一个弹闸,防空作战时日军为了效率,只能把空的弹闸放到地上,直接上装好弹的弹闸以节省时间。

但由于弹闸只有15发子弹,通常把弹道修正到飞机飞行路线时,子弹都已打完了。换了弹闸飞机都飞不见了,比起链式供弹方式效率差得太远,严重影响了防空能力。

可怜的大和号面对空中围攻,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因为舰体笨重,又没有独自作战能力,只得左摇右摆规避射来的鱼雷,一面用甲板上的高射炮做垂死还击。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攻击,大和号就被命中鱼雷16枚、炸弹23枚后,于14时23分大幅左倾,最后前部弹药库殉爆沉没,全舰2498名阵亡,仅有269人幸存,但对方美军的损失可以说微乎其微:

美军在场轻松的战斗中一共损失四架“地狱俯冲者”轰炸机、三架“地狱猫”战斗机、3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共计十架飞机,但真正是被大和号击中的只有三架,是的,只有三架!剩下的还是被菊水自杀式飞机撞毁的。

大和号决战时只击落美军飞机三架?防空高射炮设计就像是鸡肋

大和号巨舰曾经被认为是日本海军的巅峰之作,甚至被寄希望于能改变战争结局。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这么骨感,大和号决战中的战绩仅仅是击落敌机三架。至于上面的防空武器,一句话,鸡肋!和“大和号”本身一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其实早在大和号建造时,在日本海军界一些反对造巨舰的人中,就已经开始流传一个笑话,世间有三样最无用的东西: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日本的大和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