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的孩子,我们要做什么……


“社交”中的孩子,我们要做什么……

蒙台梭利女士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改变,都可比喻为昆虫的变形。当昆虫破卵而出时,它非常渺小,但有一定的形状和颜色。虽然它和同类生物一样,具有相同的需求和习惯,但是慢慢地,它开始转变,这正是所谓的个体发展。”所以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敏感期这一经典理论,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一个“社交”。

很多的家长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烦恼呢?当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群体中,他应该怎样去和别的小孩友好相处,他要怎样去解决和其他人的冲突与矛盾,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立场,怎样去和别人沟通与协商呢?那这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去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让他能够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更好的与人相处呢?


“社交”中的孩子,我们要做什么……


一、孩子3岁前的社交家长拒绝旁观

我家的小侄子有个特别好的玩伴充充。充充他的性格呢有点急。那孩子在一起玩总会避免不了的就是抢玩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有时候还可能会“打起来”。那遇到孩子因为抢玩具“打起来”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平处理,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谁先拿到,谁先玩”。实在不行就各自让自己的孩子先冷静下来,然后再和孩子“讲道理”。

3岁前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还很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和他人的冲突与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和正面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呢也需要双方家长统一教育理念,不能是让自己的孩子会分享而同伴不愿意,也不能是同伴会分享而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分享是相互的,如果只让一方分享对孩子的行为规范也会产生影响,会让孩子觉得为什么要我分享?我就应该得到?……


“社交”中的孩子,我们要做什么……


二、能用语言社交,不用手

我的小侄子今年4岁了,前段时间他邀请了他的好伙伴到家里玩,我能明显的感觉到4岁的孩子他们之间的相处已经不像3岁之前那样闹哄哄的,而是能很友好且安静的进行游戏。但是有时也会各不相让,争吵个不休。那天他们在画画,开始的时候挺好的,突然两个人都需要用到红色的蜡笔,“这个是我先拿到的”“那我现在也需要这个颜色啊!”“不行我要先用”“不行我也要先用”一直争个不停,各不相让。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出面“调解”了“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有一个人画叶子,有一个人画花朵呢?”

4岁的孩子行为规范已经很好了,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也可以听得明白你说的道理,父母的介入和引导只是在告诉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去化解一些矛盾,使用语言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强化语言独特的魅力而不是使用“武力”。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交,那作为家长在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一起共同成长。

我们聊一聊:孩子的社交活动,我们要怎样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