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哎呀,烦死了。丽姐,你快救救我吧!”

小微一见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求救,原来是她一周半的儿子最近老问她“妈妈,这是什么?”

她的儿子小强非常的聪明可爱,小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

孩子看到了椅子就问妈妈:“什么?”小薇马上有耐心的回答说“这是椅子,这是你的小椅子.”

可是同样的问题重复了四五次之后小薇觉得快要抓狂了,关键是没三分钟孩子又指着同一物体问妈妈:“什么?”所以小薇才会这么崩溃。

这才是孩子成长发育中第一个让人抓狂的什么阶段,在孩子牙牙学语时期,他有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孩子的“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会发生什么”的三个阶段。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是什么

这是在孩子14到26个月之间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那是什么”的阶段。

当我们指着一样东西问“那是什么?”我们可能想得到的是答案,比如“这是我用来修眉的工具”或者其他的什么正确答案。

但是如果孩子指着一张桌子问“那是什么?”他是在确认他真的知道了这个东西的名称,这个时候你如果回答“这是一张桌子,”那么这个游戏就被开启了,你们会不停的循环下去,直到你崩溃不想玩。

这个时候正确的回答是“它是什么?你来告诉我吧!”孩子会自信满满地告诉你“这是桌子”。

这样的游戏还会再次出现。但是,得知他们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就会转而询问其他东西“那是什么”了。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为什么

前几天我和二宝去公园,二宝看到漂亮的迎春花问:“妈妈,这是什么呀?”我告诉她:“这是迎春花。”结果他问我“为什么是迎春花?”

这个问题让我很无语,更崩溃的在后面。

逛完公园要回家。二宝问我:“为什么要回家?”

“因为天黑了。”

“为什么天黑啦?”

“太阳公公下班了。”

“太阳公公为什么下班?”

“因为地球转到太阳的背面去了。”

“太阳为什么转到地球的背面?”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崩溃的发现我闺女进入到了“为什么”阶段。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可以说,“为什么”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关注到的,孩子进入的一个说话阶段。

一般孩子在3到4岁之间就进入到这个“为什么”阶段,最开始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们会问类似“迎春花,为什么是迎春花”这样的让人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

一旦当孩子知道了为什么的含义之后,就会希望我们能够告诉他答案。她会一直不断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很多父母都可能会被这个“为什么”折磨的疲惫不堪,然后告诉孩子“别再问我了!”

其实在我们感到厌烦之前,可以尽量多的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毕竟是孩子的学习阶段。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但是,如果我们觉得我要烦了,不想再回答了,这个时候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让孩子停止他的问话,那就是答非所问。

我有一个朋友在被孩子问了烦的时候就会回答“猩猩的头”,然后他的孩子就知道,如果想让妈妈继续跟他说话呢,就必须说点别的话题。

对于我们家的这个呢,我发明了一个“木偶的长鼻子”,作为结束的暗语。

要堵住孩子为什么的嘴,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答非所问的答案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哈。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如果---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疯狂提问”阶段的问题是“如果-----会发生什么?”孩子可能会在4岁以上时才会问这样的问题,甚至有的孩子直到上学之后才这样。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阶段的感觉很棒,因为每次可以转变提问的内容。

宝丫丫喜欢乱吃东西,在她看来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吃的。她有一款塑料的蘑菇钉玩具,她经常会问:“如果我把这个蘑菇钉吃掉,会发生什么呢?”答案一般都是“那是塑料的,你消化不了,会生病的。”然后她就会改变问话内容,她会问我说:“如果我把这一把蘑菇钉吃掉,会场发生什么呢?”。答案通常还是“那是塑料的,你吃掉会生病的”。她会继续问:“我要是把这一堆蘑菇钉都吃掉,会发生什么呢?”然后接着再问我“把全部的蘑菇钉吃掉,会发生什么呢?”当然答案依然都是"那是塑料的,你吃掉会生病”。然而问题还会继续,直到我的答案变成了“蘑菇钉是绝对不可以吃,否则我会收拾你的!”

对于这个阶段,我还没有发现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基本上都是发现入了圈套之后,直接给个终极答案了事。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现在我们说说为什么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而我们老被搞的崩溃。

孩子不在意答案的内容

其实孩子也不是故意要用问题让我们暴走的,虽然这三个问题确实容易让人抓狂。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总是按照程序去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们觉得,有人提出问题,他就是为了得到答案,但是我们却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所以我们非常沮丧。

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孩子其实只是想要提问而不关心答案。这种提问游戏持续的时间长短基本上取决于我们的疲劳和忙碌程度。当我想要结束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发明出来的类似于“木偶 的鼻子”的方式来结束游戏。

孩子三个让人崩溃的“什么”阶段

解决方案

1、理解“什么?”只是一个游戏。

我们确实应该回答真正的问题,但是孩子在问“什么?”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跟我们玩“那是什么?”的游戏。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下孩子的“什么”是否属于“那是什么?”的游戏,再给出答案。

如果孩子问“那是什么?”我们只要反问孩子:“那是什么?你来告诉我。”就可以了。

当孩子在做“那是什么?”的游戏时和他们真正提问题时候的音调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来找到孩子问“什么”时候的不同点。

2、自我反思弄清提问的顺序。

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一旦想要提问,我们很爱问“为什么?”,然而这是孩子最后才能真正理解的问题之一。

当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很多简单的描述性问题,比如“谁在哪儿?他在干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给宝宝们读斯凯瑞《忙忙碌碌镇》的时候,我会问3岁的二宝“谁在哪里啊?他在做什么?”然后问5岁的大宝“他为什么这么做啊?”

在孩子4岁之前我们要避免问“为什么”这样的因果问题,因为他了解不了,4岁之前就问描述性问题就可以了。

3、限制提问时间。

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尽量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好帮助孩子锻炼语言能力和维护他们的好奇心,可是当孩子处于“提问-回答”阶段,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提问只是为了好玩,是个游戏。我们不需要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这个阶段有些问题是没法回答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发明一些小暗语来及时的结束提问。

在这里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回答孩子,而且让孩子知道结束这个游戏之后,在另外一个时间我们还可以继续开始“提问-回答”的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