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其实二战时期,日军的单兵武器,对比西方国家军队来说,相差还是比较远的,尤其是在西方配备冲锋枪以后,日军的装备着实有些看不上眼,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日军的武器装备要先进很多,因此我们在抗战的时候吃了不少的亏。

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在所有缴获的装备里面,我们最喜欢的武器就要数掷弹筒了,在各种重武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面,掷弹筒能够提供给步兵强大的火力,而且本身方便轻巧,单兵携带方便,比如迫击炮的重量至少不低于六公斤,但是掷弹筒的重量往往只有3公斤左右,可以完全实现打完了就跑,不会有任何的负担。这种掷弹筒不仅在我军中受到不少的赞誉,即便是英美等一些国家也承认,掷弹筒是优秀的单兵武器。

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我们看到的掷弹筒一般都只有一个样子,但实际上日军内也历经了多年的迭代,早年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在日军中装备的历史超过了25年,一直用到了二战结束,但说起来,大正十年式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他的射程比较近,安全性能不佳,因此后来被八九式掷弹筒所取代了,这种根据大正式改进的掷弹筒,其射程一度达到了500米,个别情况下能够打到700米的距离。

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特性,这种能打能跑的武器,在当时受到了格外的欢迎,即便是在山区作战,日军重武器都拉不上去的情况下,掷弹筒仍然能对我军造成巨大的杀伤,以至于后来被我军缴获以后,也成为一款理所当然的游击神器。但就这样一款武器,到了二战末期以后,基本上就见不到日军使用了,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实际上并非是日军不想用,而是到了这个时候,掷弹筒已经失去了他原本的作用。

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相比于中国军队而言,美军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军种,尤其是部队装备的各种先进的武器,以日军当时装备而言,完全不是对手,美军一贯采取的风格就是,利用密集的火力集中覆盖敌人阵地,然后再派装甲部队配合步兵攻占。

日军单兵作战“神器”,为何二战末就不用了?基本上已成为鸡肋

美军中重火力武器,以及轰炸机等等都能够在火力上提供可靠支援,而日军掷弹筒只适合单兵作战,短兵相接的时候使用,一般大型的会战情况下,尤其是在双方火力都完全齐备的情况下,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他原本的作用,所以只能被打入冷宫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