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國學故事:自知者明,不要讓自己的慣性思維阻礙了自己的道路

很多人習慣性的將成功歸咎於智商,但是真正決定人生結局的一定不是他的智商,智商只是人生進步的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完全的主導和支點。

因為一個人在人生的諸多關口做出決定的時候,並不是根據自己理性的判斷和思考決定的,而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和慣性思維所導致的。

當他面臨一件事情的時候,一方面會因為情緒的波動而做出衝動的決定,另一方面會因為他的慣性思維驅使著他往類似的方向去發展,即便他自以為一切都是冷靜思考之後得來的結果,也是如此。

常馨國學故事:自知者明,不要讓自己的慣性思維阻礙了自己的道路

常馨國學故事


人的“慣性思維”甚至會滲透到生活的諸多細節之中,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會習慣性的採用自己固有的思維方式,即便他具備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但是他的整個框架仍然存留在他的思維之中無法自撥,而這種思維慣性也是他人生的侷限。

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智慧本源,就是不斷的讓自己處於“冷靜”的狀態之下,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生長富貴叢中的,嗜慾如猛火,權勢似烈焰。若不帶些清冷氣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將自焚。

是說一個生長在富貴之家的人,他們的慾望像猛火一樣強烈,他們的權勢像烈焰一樣灼人。如果不實施給他們一些清醒的觀念加以調和的話,即使這些慾望和權勢的謊言不會焚燒他人,也會將他們自己灼傷。

富貴人家的慾望從何而來,就是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從小培養了他們的慣性思維。

從小到大生活在富貴環境之中,把他推在某一個層次之上,他就會跟隨那個層次而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這也源於人性中的“心境”。

常馨國學故事:自知者明,不要讓自己的慣性思維阻礙了自己的道路

常馨國學故事


所以我們不斷強調靜心自省,就是讓自己擺脫外在的環境,清醒的認識自己。

對於富家子弟來說,如果我們把富貴比作一團火,那麼淡薄冷靜的心就是給火降溫的冷水,只有時刻給自己內心的這一團火降溫的時候,人生才能保持一份合理和適度,否則人生會在你毫不知情的狀態下,走向一個無法回頭的道路中。


同樣在《道德經》中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是毛病。聖人之所以沒有毛病,是因為他把毛病當作毛病去對待,所以就沒有毛病了。

這個世上最糟糕的就是自以為是的剛愎自用之人,但凡是有大作為的人都有一個謙虛的品德,在謙虛冷靜的同時,跳出的就是自己的思維侷限。

而剛愎自用之人的骨子裡透出來一種自以為是,會讓他習慣性的接受自己周圍的環境,並且以一種迷一樣的自信,養成自以為是的優越感,這一點是最讓人受不了的,而且這也是讓人生糟糕的根源。

常馨國學故事:自知者明,不要讓自己的慣性思維阻礙了自己的道路

常馨國學故事


而聖人都能反其道而行之,聖人能夠以為自己是錯的,所以說他會時刻的處於反省和冷靜之中,也就是說他每時每刻都會用一盆“冷水”,來澆滅自己習以為常的“烈焰”。

一個人永遠要記住,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不管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都要以一顆淡泊冷靜的心思來修養自身,時刻的觀測自己的內心,時時的給自己的慾念降溫,給自己內心自以為是的想法去火,讓我們的思維能夠保持在一個客觀冷靜而又合理的狀態下。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我們需要時刻的養成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才能更好的去應對自己的世界和人生,否則當自己有一天被外在環境所禁錮的時候,養成了習以為常的慣性思維,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這就是最大的錯誤。

常馨國學故事,小故事大道理,融會貫通職場,商場,人情世故指萬能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