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刚刚过了新年,眨眼间又是雨水节了。这几天,朝来雨雪晚来风,其间还洒洒扬扬地下了一场春雪。各种各样的天气轮番登场,变着法儿凑热闹。可是风儿渐渐变得柔和了,天色变得朗润了,那一池碧水也变得晶莹而又多情了。一切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春天,明媚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零零星星的残雪松松垮垮地遮盖在地面上。雪的笼罩之下,有一丛丛的绿色,是常绿植物的绿色。松树、书带草、竹子、忍冬,它们凌冬不凋,在春风的抚摸下,在春雨的浸润下显得更加翠色映人。石罅中的小草儿,阶前的芍药丛生出了嫩绿或者是娇红的新芽。充满着稚气,破土而出,让人感到无比的欣喜。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迎春和连翘布满了星星点点的花苞。一夜春风吹过,金灿灿的花朵压弯了枝条。它们在微风之中向着远方的朋友颔首微笑,喜气洋洋地打着招呼。

诸城东关街上的玉兰花开了,那一朵朵娇美的花儿是那么雍容典雅,高贵而又矜持。冰清玉洁的大花瓣带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芬芳,点缀在蓝天之下。一阵风来,万头攒动,好像一队队素衣缟袂的仙子在凌风起舞,又好像一只只绝大的白蝴蝶游戏在空中。一株株高大的玉兰树仿佛一团团香雪在空中摇曳。把整个世界妆点得如此恬静,如此曼妙。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路人频频凝眸,频频回首,频频驻足。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了春天的记忆。此时此刻,倘若是空中传来一阵悠扬的古琴或者是葫芦丝的乐音,就使人恍惚置身于蓬瀛仙境了。与玉兰次第相接的是辛夷花。

通常玉兰绽放了,辛夷紫红色的骨朵才缀满枝桠,探头探脑,跃跃欲试。辛夷一名木笔,老百姓直呼它们为紫玉兰。这种花儿我以为不宜群植,倘若群植,一团锦绣,姹紫嫣红,熙熙攘攘,使人眼花缭乱。要是在人家的篱落间,在窄巷口,在曲径头,忽而见到这么一树辛夷。会让人不自觉地眼前一亮。如果逢了如丝的微雨,宋人的诗境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心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古密州城头上的超然台,不仅仅是赏月的胜地,也是赏花的绝佳去处。苏东坡登上超然台,凭栏远眺,寂寞山城,烟雨濛濛,石巷九曲。释迦院的红千叶,苏莒公旧宅里的玉盘盂,国艳带酒,天香染袂。长林翠阜,卧红堆碧,斗艳争奇。

密州城是那么妩媚动人,真个是“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好似一幅彩墨风景图!东坡兴致勃发,填词一阕,调寄《望江南》。“诗酒趁年华”,一声声深情的感喟,丰富了密州的清明。如今的超然台下,花木扶疏,欣欣向荣。台前有两株红梅,正是繁花满枝。

一位来自鲁西的诗友和我徜徉在梅花丛中,讨论起了共同景仰的东坡和东坡诗中的红梅。绚烂的梅花绽开了笑脸听着我们的谈话,那种会心而又痴迷的样子仿佛成了我们的知交。台下的园圃里还有一株西府海棠。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这是在前年冬天,诗友们从南山移来,冒着雨栽下的。一时诗友纷纷得诗以记。去年春天的时候,这株海棠零零星星地绽放了五六朵小花儿,晶莹剔透,那么可爱。

我高兴极了,为赋《西江月•咏超然台下海棠二首》。

其一:“雅号人称西府,名花幸会东州,春光袅袅满枝头,却是绿肥红瘦。 难遇飘零老杜,相逢倜傥少游,寻章摘句上层楼,可羡良辰锦绣。”

其二:“东武半壕春水,西斋一树红花,春风駘荡遍天涯,芳心犹卷绿蜡。 连翘迎春雨露,夭桃娇杏雲霞。苏台觅句咏繁华,绮丽文章无价。”

如今,春风渐暖,海棠也应该是快要开放了。等到花开的时候,我们趁着月色,还可以来一次秉烛对花。或许还可以体会到东坡诗中所写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那种诗境了,我们期待着!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此时此刻,如果携三两知己走到田野里,走进山坳里,走到小溪边。看那含笑的春山,多情的春水,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崭新的山水之间,也少不了花儿。那溪头的荠菜花,田塍间的油菜花,村头巷尾春意正酣的杏花,多姿多彩,五色斑斓。使人目不暇接。善士村果园里的梨花,会让人联想起“雨打梨花深闭门”的佳句。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石屋山里的桃花,会让人想起武陵源的春风和恽南田绝妙的丹青。石屋山是一座小山。大小共有九个山头,山间生长着许许多多的野桃树。这些桃花没有经过人们的修剪、嫁接、呵护。它们自由地生长着。这正是叶嫩花初的时候。粉红色的桃花,嫩绿的叶芽儿交相辉映,婀娜靓丽,百媚千娇。

诸城大地寒冬远去春风拂来,古密州城头超然台能否称得上赏花胜地

虽然比起果园里的桃树,花朵小,颜色浅,可是显得更加自然。这种野桃,深受清代大戏剧家李笠翁的喜爱。他曾经说:

“桃色之坏,亦坏于接(嫁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醋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是啊,在这一树烂漫的野桃花下,凝望着枝头的蜂蝶,和枝叶缝隙里的蓝天。清风徐来,披襟入怀,暂时忘记了世间的纷扰,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儿啊。

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季节,令人无比流恋的大好春光。我愿意和你一起去看那些盛妆的花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