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高澄,高歡之子,14歲就入朝輔政,幫助高歡整頓吏治,打擊貪腐,高歡死後,迅速擊敗侯景,收復河南,同時採用反間計導致侯景之亂,吞併兩淮之地,在與西魏的爭鬥中,也絲毫不落下風。

所以,有人說,如果高澄不死,由他這一支往下傳位,北齊未必能被北周所滅,相反,北周有可能亡於北齊之手。當然,這一切都只是假設。

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高澄

不管怎樣,高澄的治國能力,史上還是相當認可的,可惜的是他死了,而且很奇怪的死在了一個廚師手裡,成為歷史上一個難解之謎。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高澄當時已到達了作為一個人臣的巔峰,開始尋思著禪代東魏。於是,他召集了幾個心腹大臣如陳元康、崔季舒和楊愔等到北城東柏堂商議此事。這個東柏堂是高澄的情婦琅琊公主的居所。這個琅琊公主是個狐媚之主,所以盡得高澄歡心。高澄因此也經常留戀於此,即使是軍國大事,也在此處商討。

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琅琊公主


為了來往此地毫無避忌,侍衛基本上都被安排在外面,這也給了刺客以可乘之機。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個刺客竟然是個廚子。

當然,這不是普通廚子,而是南梁將軍蘭欽的兒子蘭京蘭固成,因為被俘而成了高澄的廚師。要知道,當時南方的食物相比北方可要精緻鮮美得多,所以,南方人到了北方,做個南方菜什麼的,是十分受人歡迎的,就像中國人去了美國,隨便做一個炒飯,人家吃得也很嗨一樣。

作為一個將軍的兒子,變成了人家的一個奴隸,當然不幹啊,人家爸爸蘭欽幾次希望拿錢把蘭京贖回去,高澄就是不願意,難道蘭京做的菜真的是十分可口?蘭京為此事也一直在高澄面前請求,搞得高澄不耐煩了,就打了他。

於是蘭京懷恨在心,乘這次高澄幾個人開秘密會議,假裝上飯上菜之際,在盤中暗藏刀具,把高澄給殺了。陳元康與蘭京搏鬥,傷重而亡,崔季舒躲在了廁所裡,楊愔奔逃而出。

當時高澄的弟弟高洋在城東雙堂,聞訊趕至,將謀刺之人悉數誅殺,並臠割漆頭。過程中瞭解到,蘭京的另一個同夥阿改,乃高洋的侍衛,當時他們計劃在東柏堂事發之時,阿改便要乘勢手刃高洋,不過碰巧高洋出去了,還沒回來,所以高洋倖免於難。

此事就這樣輕描淡寫的過去了,看上去確實是“一個廚師的怨憤引起的血案”。

但是對於史學家來說,這遠沒有書面上描述的那樣簡單,在廚師蘭京背後,一定有更為深層次的力量參與了這次有計劃的刺殺。

首當其衝的第一嫌疑人,便是他的弟弟高洋,因為他是第一受益人。高洋就是替代高澄,成為權臣,最終禪代孝靜帝建立北齊的。

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高洋

但是有幾個疑點,似乎可以將他排除。

第一:如果高洋有計劃地謀刺其兄而代之的話,他為何對高澄的幾個兒子沒有下手?不然,我們也聽不到四大美男子蘭陵王的出陣曲了。

第二:如果高洋是主謀的話,他應該對高澄死後之事都有明確的安排,但在是否趕赴晉陽一事上,回遑不能自決。這說明事情對於高洋來說,實在出於突然。

第三:如果高洋要弒兄,那麼對於高澄的心腹大臣,一般是決計不能用的,但楊愔等後來還成了高洋的託孤大臣。

因此,僅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高澄之死未必與高洋有關。

那麼,如果不是高洋,鮮卑勳貴有無可能呢?

在高澄的打壓下,勳貴們免官的免官,下獄的下獄,即使像司馬子如這樣的元老級人物,也免不了牢獄之災,所以,勳貴們對高澄心懷憤恨應該也是有的,但還不至於到了要對他下手的地步,因為,還有一大部分勳貴還是支持高澄的,比如斛律金、厙狄幹、韓軌和段韶等,都是高歡安排下來的託孤大臣,特別是斛律金和厙狄乾和高氏還有姻親關係。

如果勳貴密謀去除高澄,那麼接下來的接班人他們肯定必須是要想好的。但從事後來看,他們根本就沒有推出任何人選,對於高洋,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高洋白痴一個,因此對於高洋後來的驚豔表現,勳貴們莫不驚訝。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勳貴們根本就沒有取高澄而代之的計劃和安排。

那麼對於孝靜帝元善見呢?他有這個動機也是非常正常。

然而他沒有這個能力啊,曾經他的支持者挖過地道,想要謀殺高澄,但沒有成功。這次如果還是他們這一派安排,那麼高澄死後,他也不會說高澄的死是天意之類的話了,這明顯可以看出,他也沒想到這事啊。

那麼究竟誰是幕後兇手呢?

或許是侯景。你想,侯景就是因為看不上高澄這個“鮮卑小兒”才起兵叛亂的,也是因為高澄,他才敗在慕容紹宗手下,悽慘逃亡南梁的,他當然希望高澄歸天。

最為重要的是,刺殺者蘭京來自南梁,這不能排除侯景通過蘭欽以及他早已安排在東魏的內應安排這一刺殺計劃,他是有這個能力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高洋為什麼不詳加審問,而是匆忙殺死刺客呢?

這真是一個謎,或許就是一個偶然事件呢!

歷史就是在一個又一個偶然事件中改變了方向,但從長遠來看,它卻在必然的規律中運行,不以你我的意志而轉移。


高澄在,北周未必能贏,但他卻死在了廚師手上,偶然還是陰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