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好的,不坑的重疾險和壽險有哪些?

movie小飽


買保險,尤其是重疾險和壽險,因為行業原因,我曾經在市面上做過很多對比,而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接觸過的案例,總結下來:市面上重疾險和壽險保障範圍大同小異,買的越晚的保險,越完善。隨著時間的推移,保險公司也在成長和進步,保險產品也會更新換代,與時俱進。五年前買的保險和五年後買的保險,發現更加完善,保障更加全面,保費也更加便宜。但是我們不可能預測哪款保險產品在若干年後會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買保險就要趁當下,越年輕的時候買重疾險和壽險,越便宜。50歲以後想買重疾險,保費貴、要體檢,往往就晚了。

至於買哪家保險公司的保險?我的建議是,不要買小保險公司的保險,那些你從來沒聽說過的,可能只出現在支付寶、財付通等網絡上和第一次聽說的保險公司,請慎重購買。雖說,保險公司現在整天宣傳國際規定保險公司不會破產,又安全又牢靠,但是那些新成立的、小規模的保險公司,當你生病出險時,你就會發現,那叫一個難,理賠流程往往不順暢,人員業務也是推三阻四,一個手續齊全的理賠案件,往往能給你拖到黃花菜都涼了。不是保險公司不想給你賠,而是因為公司太小,保險整體規模小,當地理賠人員出險太少,或者根本沒有專門理賠人員,遇到這種情況,你真是沒處說理去。

那你說,我去找那些大保險公司,平安、人壽,這種行業巨頭,理賠肯定沒問題。我身邊也有很多人買了這兩個保險公司的保險,總結下來,就一個字,貴。同樣產品,硬生生比別家保險公司保費貴出一大截。而且這兩家保險公司喜歡打包賣保險,把幾個不同的險種糅合在一起打包賣出,比如說:平安福。身邊朋友買過後,拿來保險合同讓我看,我看了以後,只有一個感覺,服氣!對銷售人員服氣,這麼貴的保險,客戶買了以後還感覺自己賺到了,人家的保險銷售人員,真的是水平高,佩服。

這些行業巨頭,保險賣的貴,客戶更多的是為他們的品牌溢價和銷售人員提成買單。

推薦您在購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購買的保險都是哪些險種,保障什麼?多對比家再下手不遲。千萬不要因為人情、因為銷售人員的追單時間長了面子過不去,或者聽了個保險推介會就激情消費,快速下單。

再不濟,一時手快下了單,還有15天猶豫期,一定要在這15天內想好,不然,過幾年後發現買貴了或者不合適想退保,那才真的是血本無歸。


二喵的吐槽筆記


重疾險按照保障期間分,定期和終身。按照給付形態,有重提前給付型、附加給付型、獨立主險型、按比例給付型、回購式選擇型。

一、按照保障期限分為:

保障期限就是保險責任的起始期間。在此期間內保險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承擔保險賠付義務。同樣條件下,保障期限越長,保費相對越高。重疾險的保障期限有定期和終身兩種。

①一年期和定期都屬於定期保險

一年期:一年期重疾險,屬於消費型保險產品,也就是出險了理賠,不出險也不返還保費,所以保費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定期:定期重大疾病保險為被保險人在固定的期間內提供保障。固定期間可以按年數確定(如10年、20年或30年),也可以按被保險人年齡確定(如保障至60歲、至70歲或至80歲)。

同等情況下,保障期限越長,保費越高,具體買到什麼時候需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以及預算來綜合規劃的。

②終身重疾險

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為被保險人提供終身的保障。終身保障有兩種形式,一是為被保險人提供的重大疾病保障,直到被保險人身故;另一種是當被保險人生存至合同約定的極限年齡(如100週歲)時,保險人給付與重大疾病保險金額相等的保險金,保險合同終止。一般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都會含有身故保險責任,因風險較大費率相對比較高。

但是保險期間越長保費也會相應增加,一般終身重疾的費用是同等保額定期保險的3-4倍。對經濟狀況中下的人群,特別是較少經濟積累的年輕人,壓力是比較大的。

二、按照給付形態分為:

①提前給付型:提前給付型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險責任包含重大疾病、死亡和(或)高度殘疾;保險總金額為死亡保額,但包括重大疾病和死亡保額兩部分。

如果被保險人罹患保單所列重大疾病,保險人可以按照死亡保額一定比例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用於醫療或手術費用等開支,身故時由身故受益人領取剩餘部分的死亡保險金。

如果被保險人沒有發生重大疾病,則全部保險金作為死亡保障,由受益人領取。

②附加給付型:附加給付型重大疾病保險通常作為壽險的附約,保險責任包含重大疾病和死亡高殘兩類。

③獨立主險型:獨立主險型重大疾病保險包含的死亡和重大疾病責任是完全獨立的,各自的保額為單一保額。

如果被保險人身患重大疾病,保險人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死亡保險金為零;如果被保險人未患重大疾病,則給付死亡保險金。

此類保險產品較易定價,即單純考慮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但對重大疾病的描述要求嚴格。

④按比例給付型:按比例給付型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是針對重大疾病的種類而設計的,同時可應用於以上諸類產品中,主要考慮某一種重大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治療費用等因素。

被保險人罹患某一種重大疾病時按照重大疾病保險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付,其死亡保障不變。

⑤回購式選擇型:回購式選擇型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是針對提前給付型產品存在的因領取重大疾病保險金而導致死亡保障降低的不足而設計的。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不知道壽險的產品類別,在產品多樣,種類繁多的市場環境下,大家既想給自己買保險,又不想花太多的時間來研究。

於是基本上就是聽身邊的朋友說那個好,然後就盲目的買了。

薄荷君整理了2019年市場上最熱銷的16款壽險,希望可以給到大家幫助



財富自由學堂


不知道為什麼會給我推送這個問題,頭條怎麼知道我對這個也有研究。


最開始買保險是在16年看完《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這本書,明白了理財除了要儲蓄、投資,還要給自己做好保障。


剛好關注的一個公眾號,推送了一家公司,就專門做家庭理財規劃的,然後就在她們的幫助下給自己買了重疾和壽險。感覺還比較靠譜吧,不過保險產品更新換代的也挺快的,現在再看那款重疾又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了。


這幾年我陸陸續續學習一些理財知識的時候,都有順帶介紹保險知識,所以對一些產品也算是有點了解吧。這裡說幾款給題主參考一下吧:


定期壽險方面有

華貴人壽的大麥定期壽險,優點是性價比高,健康告知比較寬鬆,最高300萬的免檢額,以30歲男性、100萬保額、交20年保30年算的話(下同),保費是1960。


同方全球的臻愛優選,價格非常低,且不詢問已投保保額,適合初次配置或加保,與上面同等情況下,保費1572。


國富人壽的定海珠1號,這款產品對健康告知較為嚴格,殘疾人、離退休人員、無業人員、已懷孕28周或產後小於2個月的人群不可投保。如果符合的話,保費還是非常有優勢的,1460。


定期壽險就介紹下這三款,當然還有很多很好的定期壽險產品,我這裡就簡單介紹下我知道的吧。


消費型重疾險有

百年人壽的康惠保,輕、中、重都是症兩次賠付且不分組,以30歲男性,保額50萬,交20年保終身算的話,保費8995。


和泰人壽的超級瑪麗2020,輕、中症狀3/2次賠付不分組,賠付的保額30%、45%、55%/50%、60%,重症單次賠付不分組,保費6660。


光大永明的嘉多保,輕/中症不分組3/2次賠付,重症分6組,6次賠付,保費10985。


保險產品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乖媽黃女俠


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其優質的重疾險和壽險,我覺得,所謂坑,不在於產品,而在於保險公司吧。

現在很多人購買保險,首先都是看價格,覺得價格越便宜,越好。各自媒體平臺在宣傳保險時,也是隻談價格,而不談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情況。在這裡我想說,選擇保險公司比選擇保險產品重要多了。

我們在選擇其它商品時,一般都會有一個概念,就是越貴的東西越好。其實購買保險也一樣,同樣是重疾險和壽險,同樣的保額,為什麼有的公司的產品每年要繳1萬元,而有的保險公司只需要繳7千元?這其中的道理其實不需要別人講,大家用常識就能明白。那有的保險經紀人會告訴你,保險公司是不會破產的,保險公司的產品都是在保監平臺備案的,所以保險公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價格,是產品的條款。但是如果你的保險公司在你所在的城市連機構都沒有,你心裡會踏實嗎?當理賠遇到問題時,你連人家的門頭都找不到。購買保險時一定要考慮到時候理賠的時候的一些問題,雖然現在保險產品可以異地銷售,但是我覺得,最起碼,這家保險公司在我所在的城市,還是要有一個機構我才會放心購買的。

你可以選擇好保險公司了後,在他的保險產品裡面選擇一款適合你的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因為一家保險公司不止一款重疾險和壽險的,客戶可以進行選擇的。


很靠譜


所謂重疾險,保的是重大疾病,

比如癌症,比如心腦血管疾病。且不論人這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近72%,

就說每個人身邊親戚朋友裡,也總有二三遭此不幸。

一旦身患重疾,不僅治療需要費用,而且可能幾年無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損失。

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得了大病,不等於判了死刑。

但,重疾高昂的治療費,30萬-50萬起。

癌症,如果用到先進的靶向治療、質子重離子治療,費用突破百萬也有可能。

而且一病三五年,康復護理需要錢,還得還得病期間的房貸,怎麼辦?

這就不得不說起重疾險,一旦得了某些疾病,達到理賠標準,

保險公司會把錢一次性給你,

比如老王,買了50萬保額的重疾險,一旦不幸患上重疾,

只要符合條款約定的理賠條件,保險公司會把50萬的保額直接打到老王賬上。

這筆錢,不管是用來治療疾病,還是康復護理,

還是用來還得病期間的房貸、車貸,都可以。

重疾險用處很大,卻是最複雜的。

誰也不想每年花個幾千上萬,還買了個坑。

那麼,我們該如何挑選重疾險呢?

貳 重疾險該怎麼挑選?

說實話,這兩年重疾險變化挺快的,各自責任繁多。

於是,咱們主流的重疾險責任,按照重要程度從上至下排了個順序,我們一一介紹:

1、保額

重疾險的保額,起碼要能覆蓋一次重疾帶來的損失,

在這之中,就包括治療費、康復費、誤工費等等。

一般來說,建議保額配置到3-5年的家庭開支。

所以有個說法叫:重疾險的保額,「30萬起步,50萬湊合,100萬小康」,

不無道理。

2、保障期限

保障期限建議保終身,投資理財能力較強或是家庭預算有限的可以選擇保定期,

但是不建議低於70歲。

原因有二:

1)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沒有覆蓋主要的重疾發病時間。

55-70歲正是重疾發病率大幅提升的時間,建議此時需要重疾險保障。

2)70歲,意味著家庭責任的終結。

說句不好聽的,在此以後,生病對家庭的影響較小,

所以可以把70歲當作界限,保到70歲。

當然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更建議保到終身。

3、保費

以只賠一次重疾的重疾險價格為例,價格應該在3400-4200之間。

(輕症/中症,多次賠付、身故責任均不含)

我們曾向精算師朋友打聽過,康惠保的定價費率僅為風險概率的80%。

只賠重疾的康惠保價格是3400,除以80%,就是4200元。

所以我們認為3400-4200的價格,都比較合理。

(輕症/中症、多次賠付、身故責任都是要加錢的,它們值多少錢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4、輕症/中症

輕症/中症責任建議一定要加上,輕症/中症保的病,大多都是重疾的前兆。

銀保監會定義的所有25種成人高發疾病,其中24種都有輕症/中症來對應。

我把康惠保(旗艦版)裡的輕症/中症挑出來幾樣,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單側肝切除、單眼失明、單耳失聰、深度昏迷48h、極早期惡性腫瘤

發現了沒,這些病其實都很嚴重,

並且一旦得了這些常見輕症,再得重疾幾率就是正常人的7到8倍。

再加上,輕症的發病率高,治療費用加上後期康復,

通常也需要十萬左右一筆不小的經濟開支。

而且從價格上看,附加輕症只需要多掏25%左右的錢,

增加的保費不高,卻很實用。所以一定要加。

正是因為這一點,目前的重疾險,基本都將輕症/中症綁定在責任之中。

30歲男,30年,保終身的保費在4800-5500之間:

這裡友情提醒一下,這些高發的輕症一定要有:

介紹完前4點必要的,後面是幾個可選項,預算充足就保上:

5、癌症多次賠/重疾多次賠

很多人會有多次患病的擔憂,現實中也確實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於是便有了多次賠付這種形態。目前多次賠付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癌症多次賠。

得了癌症,理賠了,幾年後癌症復發、持續或新發,還能再賠。

香港主流的重疾險大多采用這個模式,

通常加上癌症多次賠,要貴20%-30%的價格。(光大永明幾款除外)

另一類是重疾多次賠,

得了一次重疾理賠以後,再得其他的重疾還能賠。

比如老王得了癌症,理賠了,過了幾年後,再得了腦中風,還能賠。

我們之前測評的備哆分一號、嘉多保,在這個序列裡面,

通常加上這個責任,要貴10%-20%的價格。

從目前來看的話,癌症多次賠更為實用,原因有二:

一是患癌後再復發的情況更為普遍,佔到了實際理賠的大頭。

二是癌症多次賠的價格降到了地板價,像超級瑪麗旗艦版只貴了8%。

可以說,癌症多次賠責任,很多家庭在配置重疾險時,都有意地將癌症多次賠作為必選項。

6、身故責任

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相當於加了半份壽險。

換句話說,得病賠;沒病的話,死亡也賠。

因為人固有一死,所有帶上身故責任保終身的話,一定能用上。

可是同樣的,保費也要高出30%以上。

這樣一來,就不如重疾險和壽險分開來買更划算。

疾病的部分交給重疾險,死亡的部分交給定期壽險。

通常來說,一份百萬保額的定期壽險也就一千塊。

如果不是非要帶壽險責任不可的話,還是建議分開來買。

7、投保人豁免

投保人,就是買保險交錢那個人。

比如,老子給兒子買,投保人是老子;丈夫給妻子買,投保人是丈夫。

有了投保人豁免,這個交錢的人在中途出事了,

比如得了輕症、中症、重疾、身故,後續的保費免了,而保障依然有效。

但是呢,投保人豁免是要加錢的,而且投保人這個人還要符合健康告知,

其實就相當於給投保人買了小保險,

這份保險保的是要是投保人得病了,這個小保險能替這人交錢。

但是如果自己給自己買完全牽扯不到這件事情,萬一得病後續的保費就不用交了。

投保人豁免對夫妻雙方收入差距比較大的家庭意義比較大,其他的家庭,可加可不加。

接下來是8-10點,到了這個位置下面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責任,

重要性都不高,千萬別被忽悠了:

8、重疾數量

保監會為了防止保險公司該賠的不賠,一刀給切了25種,

規定這25種,必須賠,而這實際也佔到了重疾險理賠的95%以上,

而且各大保險公司為了跟同行競爭,賠付的病種越來越多,

這兩年已經到了百八十種,都沒啥實際意義。

9、等待期

理論上說,等待期越短越好,但是影響不大。原因有二:

1)只有第一年存在等待期,跟漫長的保障期間比是小巫見大巫;

2)等待期內因意外而符合理賠標準的出險,保險公司也賠。

10、猶豫期

猶豫期內退保可以0損失,理論上這時間越長越好。

但是如果是一個思考成熟的決策,為什麼需要退保呢?

所以猶豫期,不重要。

在解釋清楚上面十點以後,可以給你們打包票:

只要按照上訴的標準,篩選出一款便宜又實用的重疾險並不難。


玉藍兒


所有的保險,都不存在坑與不坑之說,這是因為:


1、保險產品都是經過銀保監會備案並審核通過才上市的。可以說,能夠在拿到市面上公開銷售的保險產品,都是合法的,不存在坑不坑。只是不同特點的保險產品適合不同的需求的人群。如果因為保險產品與投保人需求不匹配,就說保險坑,顯然不合邏輯。


2、保險公司明明白白把保險理賠標準寫在保單條款中,白紙黑字說的一清二楚,客戶自己不看清楚保單條款,就說保險公司坑,這也不合邏輯。


所以,與其說保險太坑,不如說是因為自己的無知和大意,才掉進坑裡。消費者為了避免掉坑,一要清清楚楚瞭解產品功能,看是否符合自己需求,二要認真閱讀保單條款。如果做不到這兩點,最好還是找一個靠譜的保險經紀人幫忙吧。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險產品,因為條款有差異,性價比方面有高有低,但不是坑。性價比高的產品有很多,這方面得根據客戶具體需求來提供。


但是壽險產品,因為它的保障責任就是身故或者全殘,所以價格是它的主要衡量指標,這個我目前瞭解的是華貴大麥的定期壽險2020版,是目前市面上價格最低的定期壽險產品了,消費者可以考慮下。


二師兄談保險


保險本身是發生風險事件時彌補經濟損失的,但僅從產品出發選的保險,可能不僅不能損失,還造成損失。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需求也是不一樣。

擔心身體問題,我們會去醫院看醫生,讓醫生診斷之後再開藥。

而擔心風險問題,我們卻直接問好產品有哪些。這就和不診斷直接開藥一樣,藥錢花了,還不能治病。

所以要有全局思維的,科學的保險配置流程應該是:

  • 風險定性 - 根據所面臨的風險類型,定需要什麼險種
  • 分析收入 - 根據家庭年收入情況,定各險種的保費預算
  • 風險量化 - 根據解決各個風險需要有多少錢,定保額
  • 挑選產品 - 根據預算和保額,挑選符合的產品

除此之外年齡、職業、既往病史等信息也很重要。比如,如果給老人配置重疾險,好產品也難保不會形成保費倒掛,(就是保費比保額還要高)。

可見,再好的產品,如果是不適合的年齡去買,也成了“坑”的產品。

說到這可能讓人更懵了,還是有基本的準則可以去遵循的,跟著準則走,坑是可以避開的,那就說說針對重疾險和壽險說一下:

1.在可支配年收入10%之內配置:全家的保險開支,不要超過家庭可支配年收入的10%。說通俗一點:保險是減負的,自身不能成為家庭的負擔。

2.弄對配置的優先級:重疾險能給人人配上自然最好,如果不能要先大人(經濟支柱)後小孩,大人無論幾率還是對家庭經濟的影響都是更大的。說通俗一點:孩子生病了大人還能賺錢攢錢治,大人生病了指望不了未成年的孩子

3.首次賠付保額高於其他: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縮短保障時長做足保額。同等保費的情況下,兩次賠付20萬不如首次賠付40萬實用。

根據以上,大坑可以避開。保險的信息不對稱是很嚴重,如果急著購買,要避坑找專業人士輔助,不急,建議在買保險前多學習一些基本保險知識。


小雨傘保險雪梨


1/8 分步閱讀

  每家公司都會有一兩款賣得比較好的產品,重疾險也是。目前市面上多數保險公司的經營範圍比較廣泛,很多壽險公司的重疾險也賣得很不錯。而且買重疾險要關注投保年齡、保障病症、多次理賠、壽險責任,接下來我們主要還得來分析下這家公司的重疾險的條款坑不坑,如果條款太坑爹的話果斷放棄,如果條款保障都很全的話,就可以多加考慮。那麼需要注意的點是:

2/8

觀察期:遵循的原則是越短越好。

3/8

疾病保障:遵循的原則是你沒有但我有,你有的話,那我就比你更加優秀。簡單點說,數量要多,質量要好,就完事。

4/8

賠付次數及間隔:次數越多越好,賠付間隔越短越佳。

5/8

分組:不分組的重疾險比分組好。

6/8

附加服務:越多對消費者越好,但這裡要注意,並不是那些無關痛癢的附加服務很多喲,是確確實實能幫助消費用戶的。

7/8

費率:相同保障下保費越低越好。

8/8

  對於重疾險的購買,國內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都是可以值得消費者信賴的。事實上,保險公司的差異並不是很大,在購買保險時最主要的是保險的選擇,保險公司的選擇到還是其次。因此,在這裡小編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重疾險時最好是根據自身需求和家庭經濟情況進行綜合考慮,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八月動漫


壽險:中荷人壽減額定壽



餘江魚


重疾險和壽險分類繁多,解決不同客戶需求,我就從全國91家壽險公司按產品種類挑出一些不錯性價比的僅供參考!

消費型單次賠付重疾保險:男性費率最低的崑崙健康保2.0、女性費率最低的大家超惠保!60歲前加賠付50%—60%的超級瑪麗2020和優惠保!

儲蓄型單次賠付重疾保險:康樂一生2019,費率最低的康惠寶2020!

重疾多次賠分組的:費率最低的倍倍加,嘉多保

重疾多次賠付不分組的:愛加倍、悅享安康、長生福、吉康

定期壽險:大麥2020、國富、保誠超優體、陽光支柱保

定額終身壽險:保誠禎祥 中荷傳家寶 瑞泰瑞享金生

增額終身壽險:中華尊、錦繡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