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大家好,我是柴妹。

  前幾天,在大家共同抗爭疫情之際,五菱神車的一句硬核宣言,瞬間引爆全網。

  “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而五菱也為這句話付諸了行動。

  正值國家緊缺口罩的關鍵時刻,身為一個生產汽車的企業,五菱毫不猶豫的轉換身份造起了口罩。

  並且只用時三天,就下線了第一批口罩。

  在這寥寥數語所總結的成就背後,是五菱對自己乾淨利落的改造。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這裡原本是五菱上游公司的生產線,在作出生產口罩的決定後,這裡就被改成了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

  並設置了14條口罩生產線。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身穿藍色防護服、臉帶口罩的工作人員分秒必爭的工作著。這樣高效率工作為我們所帶來的,是日產170萬隻口罩。

  且全部採用GB19083醫用防護口罩級別,就這麼一串字母可能看不出來它的意義,其實這已經屬於醫用口罩中的最高級別。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更讓人震驚的是,費了力氣又損了錢財的五菱卻沒有用這些口罩來賺錢,而是全部捐贈,由政府負責統一調配到疫情前線。

  這份毫不猶豫的魄力,瞬間激發了國人的熱情。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這讓柴妹不禁想到五菱在江湖中的傳說與稱號,“中國第一神車”、“秋名山車神”...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以及那句讓人們記住它的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五菱”

  無論是雪山;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還是泥濘小路;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就連漲洪水都絲毫不懼。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這些年來,網絡上的搞笑段子漸漸固化了五菱在眾人心中的形象。

  大家只知道五菱便宜、耐撞...

  卻鮮有人知,在建國之初,山河破碎之時,五菱的前身——柳州動力機械廠就一直在造“人民需要的東西”

  五菱的發家史,就是人民的需要史。

  01

  木炭車和飛機

  解放前。

  為了加強廣西經濟和軍事實力,上面規劃了一個建設廣西的藍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軍事工業械工業。

  經過一波三折的籌備,1928年,一家頗具規模的機械廠在柳州拔地而起,命名為柳州中國農械公司。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最初的柳州機械廠

  這是廣西最早的官辦企業之一。

  除了1929年粵桂戰爭爆發以及後來抗日戰爭時,日軍侵佔柳州一段時間,機械廠的生產被迫中斷之外,這裡的員工一直都以機械興國為己任。

  柳州中國農械公司從時間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從1928年建立到1944年秋,主要以軍工生產為主。

  那時候,國防薄弱,百廢待興,人民需要汽車和戰鬥機。

  於是柳州中國農械公司就造出了汽車和飛機。

  1933年,柳州中國農械公司自制成功第一架單翼初級教練機、由李宗仁親自書寫“木炭車”為名。

  開啟了中國製造的先河。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上世紀50年代工人在木炭車前合影留念

  與此同時,華僑工程師朱榮章自行設計製造成功第一架單座驅逐戰鬥機——“朱榮章號”,此後數年,柳州中國農械公司成功製造出幾十架飛機。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朱榮章號戰鬥機

  抗戰爆發以後,這裡更是成為了中國第九飛機修理廠。

  02

  汽油機和油鋸

  此後數年,柳州中國農械公司幾經易名,終於在1952年定名為柳州機械廠。

  這時候的中國在汽油機方面的生產完全空白,中國沒有自己的汽油機。

  得知此消息,柳州機械廠站了出來,開始自主研發4馬力汽油機。

  同年11月,柳州機械廠成功研製出1101型4馬力汽油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生產小型內燃機的新紀元。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這是中國第一代汽油機,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上,第一個被送往北京的柳州展品就是它。

  1956,全國林區急需伐木油鋸,柳州機械廠再一次率先研製出051型“友誼”牌油鋸。

  也由此,我國終於進去了機器伐木的時代。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03

  拖拉機

  1958年初,為響應中央號召,廣西決定將柳州機械廠擴建為廣西動力機械的主要生產基地。

  專門做船用大型柴油機。

  同年10月,五菱的前身——柳州動力機械廠開始破土動工。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柳州動力機械廠施工畫面

  母廠繼續生產軍工,而分出來的動力機械廠則主要生產船用大型柴油機。

  恰逢這時候,毛主席提出要在1980年全國實現農業機械化,為了響應號召,柳州動力機械廠毫不猶豫的放棄船舶生產,改造拖拉機。

  並在1960年,成功製造出第一臺豐收牌拖拉機。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豐收牌拖拉機

  從此,一造不可收拾。

  1965年,經過專家測驗,豐收牌拖拉機成為國家定型產品,第二年,柳州動力機械廠在大家的見證下,更名為柳州拖拉機廠。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朱德同志視察拖拉機產品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們也沒有中斷生產,而是一如既往的守在生產線上。

  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國八大拖拉機廠之一,年產量更是從300臺漲到了5000臺。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04

  操舟機、縫紉機和棉織機

  1976年,因為我國國防建設需要,柳州拖拉機廠開始著手研發製造操舟機,又雙叒第一個製造出127型大馬力操舟機。

  並因此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然而沒過兩年,看似如日中天的柳州拖拉機廠就因國家體制改革而積壓一千多臺拖拉機庫存,面臨全年虧損。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萬千民企急需大量輕工機械。

  於是柳州拖拉機廠不顧自己虧損的境況,毅然轉型,造起了縫紉機和棉織機。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既然人民和國家需要,我就造。

  也因此,柳州拖拉機廠漸漸開始了“以雜養專”的經營模式。

  05

  汽車

  80年代初,我國汽車行業方興未艾,合資車價格又高不可攀,人民迫切需要一輛能買得起的車。

  於是中央農機部軍工局特意引進一臺日本三菱小貨車,組織國內相關廠家研究攻關,不過這裡沒叫柳州拖拉機廠一起研究。

  當時的柳州拖拉機廠資金非常緊張,但在得知此消息後,還是咬牙引進了一輛日本微型小汽車,並開始自主研究。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1981年,柳州拖拉機廠研製出270Q微型汽車發動機,為國產車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年,柳州拖拉機廠經過工人手工敲打和將幾千個零件分別測模等方法研製的第一臺微型小貨車試車成功。

  從此,走上了彪悍的造車路。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1984年10月,柳州拖拉機廠生產的“五菱牌”小貨車經過國家專業測定之後,正式投放市場,廣受大眾歡迎。

  次年,柳州拖拉機廠正式更名為柳州微型汽車廠。

  也是在這一年,柳州微型汽車廠的工業總產值達到7323萬元。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最初,微型車曾沿用了該企業生產的“萬家”牌縫紉機的“W”標識,後改為寶石型的車標。

  而有一天,一位名叫韋宏文的年輕大學生根據當時的一些反映,對五菱商標圖案進行了重新創意。

  新設計的圖案由五個菱形組成“W”狀,與“五”的拼音字母吻合,圖案整體簡潔大方,給人以強烈的“起飛、奮飛”印象。

  1987年,五菱商標正式啟用,並沿用至今。

  1996年,柳州機械廠和柳州微型汽車廠時隔40年再度合併,成立了柳州五菱汽車有限公司。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多名國家領導人對此頗為看中,並親臨五菱汽車的生產車間。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從1991年的產銷一萬臺,到1998年的10萬臺,五菱汽車一步步成為國內微車行業名副其實的第一。

  到了如今,五菱已經成為全球暢銷車企前三強中唯一的中國品牌。

  五菱之光在前一年更是被《福布斯》評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車”

  

誰再說五菱LOW我跟誰急

  從木炭機、戰鬥機、汽油機、油鋸、拖拉機、操舟機、縫紉機、棉織機等人民需要的東西,再到如今的立足之本——汽車,五菱始終堅守著“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宣言。

  日產值兩百萬的五菱,改造生產間開始生產口罩的時候,一天的損失又何止億來計算?

  其實不止五菱,在疫情爆發之後,已有3000餘家企業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等產品。

  在這背後,是大家團結一致共克難關的決心。

  正是因為在我國有許許多多像五菱這樣深明大義的民族企業,我們中國才能用幾十年走過其他國家幾百年走完的路。

  中國速度,名不虛傳。

  五菱神車,亦名不虛傳。

  主筆 | 小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