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馬鞍山一起合併,會超過省會合肥嗎?

聽樂軒


沒有可能,因為蕪湖馬鞍山離南京太近。

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能夠集中全省的資源發展。如果蕪湖馬鞍山合併並不能起到1+1>2的作用,因為投入的資源會被毗鄰的南京吸走。其實歷史已經給這些城市做出了排序。

明朝和清初,安徽和江蘇同屬一省。明代的南直隸。清朝初年的江南省都包含今天的江蘇和安徽。後來因為江南省的實力過於強大,為了消除對中央的威脅被一分為二。左江南省改稱安徽,取自安慶和徽州(黃山),右江南省改稱江蘇,取自江寧(南京)和蘇州。所以江蘇和安徽最大的城市應該是南京,蘇州,安慶以及黃山。共和國初期,安徽境內的一哥一直是安慶,後來毛主席欽定,才將合肥作為安徽省會。


樓船夜渡風濤急


蕪湖與馬鞍山的合併讓我想到了當年的三分巢湖,當時的南京在省內不受待見,向省外一看,巢湖、滁州、馬鞍山和蕪湖紛紛叫老大,合肥一看,這哪行,我才是你們的老大,於是就拿巢湖開刀,三分巢湖,劃分之後,雖然還是和南京沒法比,但是起碼在面積上大一些了,而且吞併了居巢區和廬江之後,合肥的經濟實力的確是更強了。

現在再來看看蕪湖與馬鞍山合併,不可否認,這兩個城市一旦合併,其面積、人口以及經濟必然會產生1+1>2的效果,但是,你們考慮過銅陵的感受嗎?一旦馬鞍山和蕪湖合併,其對銅陵的衝擊必然是巨大的,還有對池州的影響,到時候估計銅陵和池州也會重組吧。

但是對於蕪湖與馬鞍山合併的可能性我就不清楚了。

再來說說合並之後是否能對合肥產生威脅吧,這點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合肥畢竟是省會城市,其必然會犧牲周邊的城市發展來壯大自己,省內可與合肥比肩的面積大市並不是沒有,但是其發展還是比不上合肥,其原因就是資源的傾斜,另外就是教育資源,依託合肥遠超與其他市的高校教育,更是其他城市所難以望其項背的。


合肥美麗匯


馬鞍山和蕪湖不可能合併。涉及面廣,屬重大區劃調整,需要馬蕪達成共識且需要上報國務院審核。做為蕪湖無為出生,馬鞍山和銅陵長大,工作定居合肥的小編告訴你合蕪馬銅都算的上我的家鄉。那麼假如蕪馬合併可以超過省會合肥嗎?我的回答:不可能。馬鞍山和蕪湖一樣都是沿著長江流域發展壯大起來的城市,不論在產業結構、服務業比例,還在旅遊業狀況上都非常相似,以後都會成為長江中游經濟帶的主力城市,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就算馬鞍山和蕪湖合併,也沒有長春,武漢這樣的城市,從面積上比,還是小很多。不光但從gdp上其次產業結構和教育,醫療資源等方面也與合肥有一定的差距。


蕪湖目前在三線城市中排名第19位,是皖江城市帶雙核心城市之一,長三角II型大城市。馬鞍山作為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雙核心城市之一,“生態福地,智造名城”,近年來不斷加強“寧馬一體化”“合蕪馬一體化”進程,發展的也很是不錯。

以無為縣為例,雖然產業結構總體較優,高耗能、高排放、高汙染企業少,但過去的兩年中,財政用於長江岸線、江豚保護區整治的預算外支出已超過5億元;預計今後兩年,還將在汙水治理體系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江取水口保護等領域陸續投入近60億元。

“加大皖江流域環保項目資金投入也是今後需要發力的重點。
蕪湖
位居中國三線城市第21名人口387萬,是安徽最有可能衝擊二線的城市。蕪湖要衝擊二線,必先要超過其前面的三線城市,而這其中包括了實力雄厚的珠海、鎮江、海口、洛陽、唐山等城市。蕪湖,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6。為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大城市。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其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2018年,蕪湖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78 億元 。


馬鞍山

位居中國三線城市第66名,人口229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蹟和文化遺存。 2018年,馬鞍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18.10 億元。

合肥常住人口逼近800萬,全市GDP突破7000億元,重金吸納人才、放寬落戶門檻,未來5年經濟要破萬億、人口千萬級,全國一流科研實力+高鐵霸主城市,合肥全力衝刺準一線,城市價值在暴漲。

即便蕪馬加起來離合肥也有不小差距,未來可能還會拉開。未來5年的合肥

經濟:GDP超過1.1萬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

規劃:高標準規劃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新橋國際機場建成全國性綜合航空樞紐港;空港打造成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科技:基本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產業: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全球製造研發基地、區域金融中心


交通: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完善“米”字型高鐵網、建成全國公路樞紐、構建軌道交通骨幹網、建成快速路網體系和“公交都市”

民生:打造15分鐘生活圈、教育強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支持“雙一流”大學建設,創建合肥大學,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學霸鐵軍


蕪湖與馬鞍山合併,甚至銅陵加入一起合併並不是沒有可能,有以下幾個現實的重要原因:

1、安徽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省轄市過多的省份,16個地市小而全,閉門造車,怡然自樂,從春秋戰國自古以來的經驗,小城小地最後無一不被大城大地吞併,無一列外。

2、合肥一家無力帶動全省發展,儘管最初的願望是希望合肥引領,但經過那麼多年的政策紅利和巨量資金投入,合肥也僅是自己做大了些,甚至還虹吸了六安,淮南等身邊城市,當然合肥因為中科大,對國家的前沿大科學做出了貢獻,但省內其他15地市並沒有獲得感,需要在長江以南的皖南諸城尋找一個帶頭大哥,蕪湖目前來看可堪一用,但需要為之加持,皖北也一樣。

3、第三點是當下最為緊迫的,2018年,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升格為頂級的國家戰略,安徽加入其中,這是長三角一體化在地理和空間等上的實際需要,也是中央對安徽近些年為國家在能源、糧食、抗洪救災等方面做出貢獻的肯定,更是安徽千載難逢的機遇。江浙滬皖,上海不用講了,環顧江浙兄弟,各地市發展層級和經濟體量都太巨大,安徽各地市的GDP寒酸的拿不出手,如果不能在一個層級上,談何一起玩耍,你見過馬雲會和一千萬產值的企業家合作交流麼?錯過機遇,被市場硬性淘汰,不僅面子全無,更是愧對國家和子孫後代!但實力短期內又不允許,合肥尚且可以,蕪湖和其他城市還遠不夠,怎麼辦?另外,長三角城市群安徽成員城市除了合肥,其他全在皖南,合肥鞭長莫及,如果蕪馬銅合併,產值和人口可以迅速翻一倍以上,不僅能夠帶領皖南長三角成員城市,還能帶領所有皖南城市集團衝鋒,平等的與江浙滬城市合作交流,產生遠大於1+1+1>3的效果,安徽長江經濟帶、皖南諸城,一步活棋,盤活全局。

4、最大的障礙來自思想的轉變,能不能打破利益的藩籬,放手扶持安徽雙核發展,不做一城獨大,在大局面前不做省內傾軋,考驗著決策者是否能為江淮大地邁向小康的快車道留下歷史輝煌的一筆。


大海71048512


您好,其實2003年蕪湖規劃局就規劃了兩市空間結構遠景設想。但至於說到底要不要合併,我個人觀點,未必非要行政上的合併統一,先從經濟上、民間交往上入手。

從蕪湖的角度,蕪湖市很想與馬鞍山合併,從目前發展來看,蕪湖的話語權比馬鞍山大;但是馬鞍山願意接受蕪湖嗎?我看倒是未必的,馬鞍山現在是一門心思跟著南京跑,不是有句玩笑話,南京的祿口機場實際上就是馬鞍山機場,原因是距離南京市中心比馬鞍山市中心要遠啊。

而且從未來的角度出來,這兩個城市都是要接受南京的輻射,不管你接受不接受這個說法,但這就是現實。合併,還有一大堆公務員要安置,地廳級的地方大員可不是那容易安置的,適當的局部區域調整是有可能,但是想合併,現在看,幾乎不可能。

那麼再說不會超過合肥,要看哪一個指標了,部分指標可能會,但是要全面超越,難。其實安徽到現在為止,我看也沒有一個像樣的經濟中心。不像江蘇的蘇錫常比南京厲害,山東有青島等等。



小朋友OR大朋友


蕪湖和和馬鞍山一起合併,會超過省會合肥嗎?

是這樣的,衡量一個城市規模的大小主要看經濟總量(GDP)、城區面積、城區常住人口、建成區面積面積等4項指標。

那麼,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的這4項指標分別相加,能不能超過省會合肥市呢?讓我們來瞧瞧下面幾組數據就會一清二楚:



1、經濟總量(GDP)情況

2017年度,合肥市的GDP為7213億元,而蕪湖市的GDP為3065億元,馬鞍山市的GDP為1738億元。也就是說,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的GDP加起來為4803億元,比合肥市的GDP還少2410元。

2、城區面積情況

截止到2017年底,合肥市的城面面積為1126.61平方公里,而蕪湖市的城區面積為721.70平方公里,馬鞍山市的城區面積為403.18平方公里。可以看出,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的城區面積加在一起為1124.88平方公里,比合肥市要小2平方公里。

3、城區常住人口情況

截止到2017年底,合肥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400.31萬人,而蕪湖市的常住人口為135.81萬人,馬鞍山市的常住人口為120.36萬人。這就意味著,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的城區常住人口加在一起為256.17萬人,比省會合肥市要少144.23萬人。

4、建成區面積情況

截止到2017年底,合肥市的建成區面積為460平方公里,而蕪湖市的建成區面積為172平方公里,馬鞍山市的建成區面積為95.20平方公里。這就是說,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的建成區面積加起來為267.20平方公里,比省會合肥市少190.80平方公里。

所以,從上面4項數據指標可以看岀,蕪湖和馬鞍山一起合併,不僅超不過省會合肥市,而且差距還比較大,值得蕪湖和馬鞍山市努力地追趕。


潤友


首先蕪湖和馬鞍山不可能合併,就算合併也動搖不了合肥在安微省的中心地位。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和分析能不能超越合肥。



第一,地理位置:合肥位於安徽省正中央,長江以北,且平原廣闊,東部與西部距離江蘇與湖北邊緣差不多,南北距離也合適,合肥經濟發展可以履蓋安徽省全境,而且合肥是安徽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樞紐。



第二,城市地位: 合肥是

安徽省政治、經濟、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經濟帶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長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華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第三,經濟狀況: 根據2017年上半年安微省經濟排名前四的城市,①合肥:2896.9億,增量321.4億,②蕪湖:1379.9億,增量164.2億,③安慶:807.3億,增量86.5億,④馬鞍山:782.8億,增量112.9億。蕪湖和馬鞍山共2162.7億與合肥還有不少差距。

綜上所述,蕪湖和馬鞍山合併也超不過合肥。蕪湖和馬鞍山都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也是長江上著名的港口城市,且靠近江蘇省也具有一定優勢,可國家經濟發展大多項目是偏向省會城市的。如果您有不同觀點歡迎下面點評?

萬里鵬翔CGQ


估計不可以,主要合肥是省會,人家權利大許多。蕪湖與馬鞍山基本差不多已經同城化,兩者相加GDP達到5196億元。可是比合肥低了2626億元,現在如果取消合肥為省會,搬到“蕪馬市”估計還差不多。就是“五馬”換“六羊”。

1,蕪湖文化底蘊深厚,古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早在春秋時期,蕪湖設邑,距今已有2500餘年。除此,近些年的蕪湖發展異常迅猛,現已是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交通次中心,是國家批准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為安徽實打實的第二大強市。

2馬鞍山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馬鞍山憑藉地理位置的優勢,與江蘇各經濟強市打成一片。說起馬鞍山,外省人首先一個想法便是馬鞍山鋼鐵,確實,馬鞍山是憑藉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而崛起的,馬鋼的所在不僅造就了馬鞍山的繁榮,還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安徽在全國的地位。除此, 馬鞍山港還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城市,馬鞍山鄭蒲港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大風起兮偶飛揚


我也來暢想一下安徽的行政合併:東北部宿州和淮北合併,鎮守安徽的東北部大門,東部拆分滁州,把鳳陽定遠明光給蚌埠,把滁州,來安,天長給馬鞍山,讓馬鞍山跨江發展,鎮守東大門,把銅陵,宣城除績溪涇縣外,劃給蕪湖,鎮守東南,把績溪涇縣劃給黃山,鎮守南大門,把池州安慶合併,鎮守西南,霍邱,蒙城壽縣劃給淮南,其餘劃給合肥,把六安其餘地方劃給合肥,阜陽亳州剩餘地方合併,這樣安徽有馬鞍山,蕪湖,宿州,蚌埠,淮南,合肥,阜陽,安慶,黃山九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實力都不算低,發展潛力也很大!放張安徽地圖,大家看看是否合理!



皖美鄉村之鳥人拍鳥


安徽轄區面積13.95萬平方公里,境內卻擁有17各地級市,由於巢湖市被分拆,目前還有十六個地級市,是我國單位面積內擁有地級市密度最大的省份!

太多的地級行政單位,會導致資源分散,不利於集中發展,而且也會增加行政支出。所以,安徽省地級行政區劃調整,合併,非常有必要!

馬鞍山和和蕪湖兩市地理距離太近,兩地相距僅僅45公里。而且,這兩個城市離南京都太近,如果繼續保持獨立行政,必然難以抵擋南京對她們的虹吸。從各自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來說,都太小,缺乏戰略發展空間和人口基數。

馬鞍山市轄區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6底的人口規模是230萬。蕪湖市轄區面積是6026平方公里,人口總數是365.4萬人。如果馬鞍山和蕪湖合併,轄區面積將擴大到1007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可以達到595.4萬人——合併後單論人口規模僅相當於中等城市。

2016年,馬蕪兩地各自的GDP是:2661億和1440億,兩地合併後2016年的GDP規模可達4101億。兩地合併後,各自必然向兩市中間發展,最終聯結成一座城市,如此,可以獲得1+1大於2的效果。因為,這兩座城市產業結構和工業門類互補性極強。

至於說,馬蕪合併,省裡出於保證合肥一家獨大不可能同意,純粹屬於胡說八道!事實上,安徽省也在鼓勵馬蕪一體化發展,並已經在規劃合併的可能性。

馬蕪合併能夠超越合肥嗎?

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馬蕪並不具備合肥的基礎實力,特別是科研實力,以及科技產業化能力,和合肥相比,幾乎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合肥的基礎科研實力在全國僅次於北京上海,綜合科研實力也在全國排名前五。而科研實力和科技產業化能力是一座城市發展決定性的因素!更何況,合肥是全國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

人口規模,馬蕪組合和合肥也不可能相提並論。馬蕪周邊的皖南地區人口相對於皖中和皖北來說,是最稀少的,也就是說,即使馬蕪合併,人口的增長前景和合肥相比,也不在一個層次。更何況,合肥面向的是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我國成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就是為了聚集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的人才,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研協作與競爭的!

筆者認為,馬蕪合併,皖南精簡成三個地級市——皖南多山,人口稀少,不宜超過四個地級行政單位,池州和銅陵合併。黃山市可發展旅遊業,不宜發展工商業,可以獨立成地級市,宣城市可以拆分,或把黃山市分拆,部分併入池銅地區,部分併入宣城市。

這樣一來更有利於提高皖南地區經濟發展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