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世泰:我教拳不從三體式入手,初學者要想把三體式站對很難


雷世泰:我教拳不從三體式入手,初學者要想把三體式站對很難

  我教拳不從三體式入手,因為要想把三體式站對很難,對初學者尤甚。我的經驗,打基礎時就是坐、站、走三步,稱之為“三要”———要坐、要站、要走。

  坐:

坐高矮適中的凳子(無靠背,高矮以大腿與地面平行最好),把從頭頂到尾閭的軸的形狀坐出來,重點解決塌腰問題,附帶把頂頭豎項、松肩墜肘、含胸拔背的感覺找到。

  塌腰是一個困惑已久的極具普遍性的問題,至今仍然在被爭論不休。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就是要把腰部向前的自然曲線拉到向後微微拱起,使整個脊椎從頭頂百會到尾閭成為一個完滿的拱形,從而形成彈拱結構。人在在坐著(坐正,不靠椅背)時腰部是非常自然、近乎完美的拱形,而這種形狀在站立時、哪怕是曲腿站立時都很難尋找正確。當站立找不到感覺時,就坐下,然後在保持腰部形狀不變的前提下站起來,開始可以把凳子弄高一點,讓自己站起來時容易些,也可以請別人幫忙把凳子撤走,自己極力維持住姿勢不變,從而找到塌腰的感覺。

人在騎自行車時腰背部的形態其實是最完美、最自然的。

  需要說明的是,坐只是輔助訓練方法,真正的目的還是要站得正確。當然,這種坐法也完全可以用來作為靜坐修行的姿勢。


雷世泰:我教拳不從三體式入手,初學者要想把三體式站對很難

 站:

保持坐時尾閭以上身體的姿勢不變,離開凳子站立起來,大、小腿夾角135°,初學時膝蓋微彎即可。要求兩腳分開不寬於肩(中間以一腳寬為準),膝蓋前端不過腳尖,松胯,將身體重心儘量後收,所謂坐滿後腳跟是也。

  開始站雙腳支撐,是雙重,但由於兩腳距離不過肩,所以與單重差距不大,很容易轉換成單重。站到一定功力(雙腿可站20分鐘以上)後,把重心由兩腳上移動到一腳上,同時注意保持身體整體姿勢不變,兩腳交替站。

  站到每一腳都能堅持三分鐘以上,就可以改練三體式了。非支撐腳擺到與支撐腳成45°的位置,向前邁出一腳半的距離,再把兩手抬起到位,即為三體式。通過這樣的辦法轉換到三體式比起直接站更容易達標。

  

走:

有了站樁的基礎,下一步就要動起來,走。

  雙腿彎曲,規矩一如站樁,向前慢走,前滾後拔,輕提輕落,穩住重心,緩緩而行。走好的要點是松胯,頭頂百會,腳踏湧泉,邁步時三里前頂,命門後撐,形成自我對稱。雙手自然下垂,腹內松靜,不可腆肚子,將丹田深藏於骨盆之內,方為氣沉丹田。前滾者,每邁步以腳跟先落地,如何逐次全腳掌落下,仍然要求坐滿在後腳跟,腳趾抓地,湧泉穴吸地。後拔者,把後腳拿上來時儘量勾著腳尖,也就是足三里鼓起。抬腳不需過高,與腳踝齊。兩腿要磨踵而出,不可分得太遠。兩腳始終保持平行,不可八字腳。邁步的大小距離以前走不費力為準,不可過於追求步輻的大。

  許多拳中的問題都可以在走中解決,正可謂“一走了之”,比如明勁、暗勁、化勁,前走時,如果用的是後腿蹬的力,則是明勁;讓給用的是前腿向後扒的力,則是暗勁;兩種勁有機結合,完成前進的動作,就是化勁了。再比如,正確使用膝蓋的問題,每走一步都在實踐著大腿與腳平行,膝尖與腳尖一致,膝蓋不過腳尖的規矩,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膝蓋自然不會扭傷。再比如坐滿在後腳跟的問題,也是每一步都在體驗著,隨著重心從腳跟逐漸滾動著移動到前腳掌,你就對把握重心位置有著明確的感覺,想控制在哪就控制在哪,絕對心中有數、腳下有分寸。單重、一軸到底、雞腿力、鞭杆勁、柔性節點、彈拱結構、滾拔式運動、臨界態訓練,孫拳的這八條要領都可以在這一走之中體驗。

  走還有一個特殊功效,那就是可以治拳病。打拳憋氣了,努著勁了,找大夫沒用,只有慢慢把氣血理順,讓氣血歸經,這時走(注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走,不是現在不斷提倡的散步,而是照我說的規矩走)就是唯一能夠幫助你的,放鬆著去走,氣可以沉下去,由於不打拳,不用考慮動作與呼吸的配合,呼吸可以很順暢,慢慢地就能調理好。如果膝蓋疼痛,或者身體別的地方不舒服,不能正常練習了,不敢休息,怕好不容易練的功夫被耽誤,那就也來走,至少可以保證不退步。

  所以,“走”千萬不能小看,“三十六計,走為上”。我自己每天都走半小時以上,非常舒服,特別適合養氣。運動量其實也不小,與打劈拳相差無多,半小時同樣能汗流浹背。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