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西晋

司马炎出生于236年,为司马昭长子(母亲王元姬是经学家王肃女儿),曾出任中抚军等要职。司马昭曾想为他求娶阮籍女,但阮籍连续醉酒六十多天,司马昭找不到提出求亲的机会,只得作罢。

司马昭次子司马攸是司马师的过继养子,司马昭曾因认为自己的权位来自于司马师,有意让司马攸继承晋王位,以报答司马师,但因重臣反对,只好于咸熙二年(265年)五月立司马炎为世子。同年八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

历史上的西晋


登基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十二月,仿效当年曹丕篡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说:“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击灭东吴

晋武帝施行了一系列进步政策增强国力,发展生产。此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民心不附。为了防御吴国,司马炎派羊祜镇守襄阳与吴将陆抗对峙,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泰始十年(274年)陆抗去世,二年后羊祜提议伐吴,遭群臣反对而作罢。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故,临终推荐杜预镇守荆州。咸宁五年(279年)西北秃发树机能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伐吴之时,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二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于隔年三月逼近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三国时期结束。

西北之乱

泰始六年(270年),河西鲜卑领主秃发树机能叛,次年匈奴刘猛也随之出关。泰始八年(272年),司马炎派何桢招降李恪平定刘猛叛乱。咸宁元年(275年),司马炎释放奴婢替代士兵屯田,树机能归降,拓跋部沙漠汗出使晋朝,马循平定鲜卑。咸宁三年(277年)树机能复叛,司马骏帅文鸯等败树机能,降鲜卑二十万。沙漠汗被鲜卑旧贵族杀害,卫瓘平定拓跋部内乱。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派马隆前往凉州平叛,秃发部众杀秃发树机能降。

历史上的西晋


太康之治

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三年(282年)户达到377万户。《晋书·食货志》说:“平吴之后,……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历史上的西晋


大封宗室

司马炎鉴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之教训乃大封皇族为藩王,以对抗士族。始则封王不就国,官于京师以辅皇室,继则分遣诸王就国,都督诸军事,后又出使镇要害地。此举目的,是为对抗士族中野心家。但“八王之乱”证明,这种政策反而使这些手握重兵的诸王中涌现了许多野心家。

西晋之所以重任宗室,实际上与其政权的结构有关。晋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门阀贵族联合统治,皇室作为一个家族驾于其它家族之上,皇帝是这个第一家族的代表,因而其家族家成员有资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权势,以保持其优越地位。

君臣赛富

西晋的皇族和贵族都有优裕的经济基础,政治的安定与统一更帮助他们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晋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称:晋武“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奢侈浪费,风气日渐败坏。公卿贵游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王恺是武帝的母舅,曾与当时首富石崇比赛炫耀财富,争夸豪丽。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间接养成了其子的生活态度,当有人向晋惠帝报告老百姓无食物吃(天下荒饥,百姓饿死),晋惠帝却反问:“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说:为何不吃肉肉。

逝世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己酉(5月16日),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享年五十四岁。五月辛未(6月12日),葬于峻阳陵。其次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不过一年后,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杀死总揽朝政的大臣杨骏;接着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建兴四年(316年),刘渊的侄子刘曜攻破长安,俘获末代皇帝司马邺,西晋亡国。时距司马炎之死只有2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