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管清友稱,現在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不然以後就更加買不起,你怎麼看?

SmileyMaggie


  擁有房產將成為一種奢侈品,房產的大門正在慢慢關閉,以後大多數人是買不起房子的,只能長期租房,並且租金要開始漲了。房產要進入存量時代了,不可能一直開發擴張,房產稅也要出臺,房價崩盤,不存在的。

  當然,“買不起的東西多買兩個”有兩個前提:一是東西未來價格看漲;二是你調動所有資源以後,是買得起的。

  從經濟角度看,過去買房子的,特別那些買多套房子的都賺到了。如管清友所說,借錢買啊。可是如果銀行貸款的利息真還不上,又是普通老百姓,沒有借錢的人脈,確實買不上房子,特別是買不到值錢的房子。其實多買房子就是在炒房,與目前國家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初衷不符。那麼有人會問,你後來怎麼買上的二套房呢?那是因為後來工資確實高了,自己做生意又賺了一些錢,才有能力貸款買房,至少可以還上貸款利息啊。


明辰財經


傳言太多,強調三點以正視聽:第一,支持房住不炒的,政府應該著力解決公平問題而不是效率問題。第二,實事求是,不要意氣用事。別聽人忽悠說房價要崩盤。買不起的時候恰恰要全力多買。如果你不理解這句話,多看幾遍。第三,投資角度,一定要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實話告說不好聽。投資就是反人性的。


管清友


在博鰲亞洲論壇“樓市:這次真的不一樣”分論壇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說了這樣一句話,“買不起房你就多買兩套!”這句話看似有矛盾,但值得反覆揣摩其中的道理。

聽話要聽音,尤其是要注意其背後的邏輯,而不要僅僅糾纏字面的意思。

舉個例子:一個大鑽石1000萬美元,明年有可能變成1500萬美元。你只有500萬美元,是買不起的,但你要調動一些資源加槓桿去買,比如借1500萬,買兩個鑽石。明年,你2000萬買的鑽石變成3000萬美元了,你賣出去一個,還了借款,還剩下一顆鑽石。明明買不起,反而買了兩個,最終竟然買起了。

這意味著,當一個東西未來看漲(達到一定程度時)時,你要拼命去買。

當然,“買不起的東西多買兩個”有兩個前提:一是東西未來價格看漲;二是你調動所有資源以後,是買得起的。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有一句名言,看似矛盾卻值得反覆揣摩,這句話就是“如果你覺得聽懂了我說的話,那你就一定誤解了我的意思!”

總體而言,管清友講的是邏輯。這就好比阿基米德說,“如果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很多人都會質疑阿基米德,“你撬起個地球試試?”實際上,阿基米德說的僅僅是一個道理,是一個方法論,而不是事實存在。


經濟好望角


真有不嫌事大的,什麼邏輯,按此邏輯發展將來後果不可想象,只有懷疑說這話人的動機有問題。還什麼家,我看你是壞透了的巫婆預言家!


木易篤行


他說的不對嗎?對於沒錢的沒有購買力的,在高昂的房價面前只能望房興嘆。如果買房不要錢,但是要承擔負債的風險(可能是終身的嗷!)。對於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最不怕的是承擔金錢信譽。因為一無所有,所以就談不上承擔金錢信譽。但是有人相信他的信譽,願意借錢給他,願意承擔責任(這可不是胡說,看看我國銀行人家可是真的大氣)。如果是你是不是儘可能的多借,越多越好,能借錢買十套二十套甚至更多,只要有人願意借,只要貸款利率低於房產上漲率,這可不是神話……一個思維就可以雞犬升天,財務自由了。


用戶秋末


買不起房還要多買兩套,那就只能借了,或者貸款,就算貸到款買到房,你等著升值,可是銀行等著你還款還利息,就看誰跑得快了。房價漲了十多年了,現在房價漲了幾十倍了,還想往哪兒漲,老百姓口袋裡沒有錢,你的房子賣給誰。所以現在勸人買房的十有八九是房地產商的代言人。


段王爺8962


說的是及其正確的。房子是由越來越貴的土地價格,越來越貴的人工價格,越來越貴的建材價格決定的,還有房地產對政治和經濟需要,還有不斷增多的各種稅費。所以房子是越來越貴。中央政策表述很明白了,是抑制房價過快增長,而不是抑制房價增長,更不是要房價下降。所以房價最直接的參考就是社會平均購買力,也就是社會平均收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的收入越來越高,人民改善住房的需求不斷提高,房子質量和功能越來越好,所以房價就會越來越高,會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長。


問問答


房價高對經濟的影響大家都一清二楚。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靠高房價長期發展的!房價最終迴歸到合理的房價收入比,這才是一個國家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石!


沙漠綠洲中的小草


這象個專家說的話嗎?買不起還要多買,你告訴我怎麼買,幫我多買幾套


Wh40105235


很正確,只要經濟上行,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房價不漲天理難容。認為房價下跌的多數是窮人的思維。給買不起房子的自己一個藉口,一句話在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什麼時候入市都是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