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她是一個波蘭人,一個愛囯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華沙,她的本名叫瑪麗亞,是家裡最小的女兒。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瑪麗亞的父親在華沙一箇中學教物理課,母親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家庭婦女。

瑪麗亞一家人全靠父親的微薄收入過日子,他們是波蘭最普通的家庭。

那時候的波蘭被俄國沙皇、奧地利和普魯士所統治……

那時的波蘭其實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在那時候的波蘭,學校不許讀波蘭文,不許說波蘭話。

統治者希望波蘭人能夠忘記自己的祖國,心甘情願地做殖民地的奴隸。

但是,一個人又怎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呢?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在瑪麗亞讀書的學校裡,有一個愛囯的女教師席庫爾斯加,這個女教師常常暗地裡對學生講述波蘭的民族歷史,她希望自己的學生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國。

學生們在女教師席庫爾斯加的影響下,心中都十分痛恨外囯的壓迫者。

有一次,瑪麗亞在學校裡氣憤地問同伴一一

“沙皇要我們的波蘭幹什麼?他們土地那麼大,還不夠富足嗎?”

突然之間,門鈴輕鬆地響了起來……

這是女教師跟看門人約好的警號,沙皇的視察官來學校檢查教學了。

教室裡的人們立刻忙亂起來,大家七手八腳地藏好波蘭書籍,沉住氣默默地等待沙皇視察員的到來。

校長陪著沙皇派來的視察官走進了教室,這個視察官傲曼地看著每個學生,眼角流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視察官好像漫不經心地掀開一張桌子的蓋子,但是這裡面並沒有發現什麼波蘭書籍。

那位視察官又叫了一個學生來考問,而這個學生正是瑪麗亞……

只見那位視察官用一種蠻橫地態度問瑪麗亞一一

“誰統治我們?”

瑪麗亞強忍住心中的怒火,一字一句地回答道一一

“亞歷山大二世陛下,全俄羅斯的皇帝。”

“這還差不多!”

視察官洋洋自得地離開了教室……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女教師默默地擁抱著瑪麗亞,而瑪麗亞則悲憤地痛哭起來……

瑪麗亞不明白自己的祖國,為什麼要讓外國人來統治呢?

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愛囯的信念讓瑪麗亞更加努力地學習,她發誓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瑪麗亞八歲那年,她的大姐因病去世了。

過了兩年,瑪麗亞的母親也因為長期患病,家貧無錢醫治而逝世了。

“為什麼上帝要把那麼好的大姐和母親帶走呢?”

瑪麗亞一家是傳統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但是自從大姐和母親去世後,瑪麗亞就再也不向上帝祈禱了。

“上帝是不公平的!”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瑪麗亞的父親也不是一個熱心的天主教徒,他對小女兒的做法並無異議。

瑪麗亞的父親為人正直,但卻受到學校的迫害,那些不如他的人總是在排擠他。

瑪麗亞的父親雖然處境艱難,但他依然教育孩子要有理想,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父親的言行對瑪麗亞影響很大,她雖然不知道將來怎樣為祖國做事,但她懂得無論怎樣的情況下,都要努力學習,不忘初心。

瑪麗亞十六歲的時候,她中學畢業了,可是波蘭大學不收女生,而家庭的貧困也不能讓她出囯留學。

父親勸瑪麗亞先去找工作,然後再作今後的打算。 當時的波蘭華沙有一個秘密的“流動大學”,是進步的波蘭知道分子的活動中心。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瑪麗亞由一位愛囯女教師介紹,參加這個秘密組織,在這裡學到了各種科學知識。

“流動大學”的學生們聽講完後,還會去教別人如何學習。

瑪麗亞經常去縫紉工廠去給女工講課,還找了一些波蘭書籍給她們看。

瑪麗亞希望所有的波蘭人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國。

瑪麗亞的二姐布郎亞是一個很好的家庭主婦,但她熱愛醫學,夜裡還在拼命地讀書。

瑪麗亞知道二姐布郎亞想上大學,但是家庭的貧困鎖住了她。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一個人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多麼的痛苦啊!

瑪麗亞決定自己到有錢人家去做家教,以自己的努力幫助二姐實求學夢。

二姐聽了小妹的決定後,感動地熱淚盈眶,她高興地抱起瑪麗亞,不停地親吻著她。

“小妹,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不,二姐,我年紀小,可你已經過了二十了。”

二姐布郎亞到法國巴黎求學去了,瑪麗亞則在波蘭做了家庭教師。

瑪麗亞十分的節省,她從不敢花一分錢,她把大部分錢都寄給了二姐。

一轉眼五年過去了……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在這五年裡,瑪麗亞飽嘗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有錢人家的冷漠與輕視,自私與虛偽,讓瑪麗亞感到既噁心又無奈……

“我一定要為窮人做事!”

瑪麗亞每天晩上都在刻苦學習。

幾年之後,二姐布郎亞當上了醫生,並且結了婚,她立即讓瑪麗亞去巴黎求學。

可是,瑪麗亞捨不得離開年老的父親,她決定先在波蘭補習一年。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1891年夏天,瑪麗亞全家攢了一些錢,買了四等車票一起到巴黎生活。

“祖國,無論我身在何處,你永遠都在我心中。”

瑪麗亞立志要為自己的祖國做些什麼……

瑪麗亞在法國改名為瑪麗,她考進了巴黎大學的索爾本學院。

瑪麗衣著非常樸素,學習異常刻苦……

她租了一間閣樓,一連兩個星期,每天只吃些麵包、茶水。

只能有書讀再苦也不怕……

瑪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課堂和實驗室裡,她最喜歡的是物理和數學。

瑪麗經常通宵熬夜看書,一直到後半夜也不願去休息。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巴黎的冬天非常寒冷,瑪麗不願讓家人擔心,她沒錢買柴燒火爐,她就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好讓自己變得暖和一點。

長期貧困艱辛的生活讓瑪麗得了重病,她因飢餓而昏倒在教室裡。

瑪麗因營養不良而導致嚴重貧血,在二姐布郎亞的細心照顧下,她很快就恢復健康了。

剛剛恢復健康的瑪麗一回到閣樓上,又一頭鑽進了書堆裡學習去了。

1893年,瑪麗以優異的成績從物理系畢業了。

瑪麗想要進一步去研究金屬的磁性,但她沒有一間屋子來安裝這種裝置,這讓瑪麗心中苦惱萬分。

就在此期間,她認識了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那時候的居里雖然還沒有得到法國科學界的認可,但他己經在科學研究上做出幾個重要發現了。

瑪麗敬佩居里對科學的執著精神,而居里也欣賞瑪麗對科學的熱愛,他們就這樣走進了彼此的生命裡。

他們經常一起做實驗,一起外出散步,一起暢談人生。

瑪麗想要去波蘭華沙工作,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居里勸她留在法國巴黎工作。

瑪麗和居里結婚了,他們生活十分儉樸,但也非常的幸福。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瑪麗成了居里夫人,他們雖然很窮,但倆人志同道合,其樂融融。

居里夫人不僅要研究科學,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公公,日子過得既忙碌又充實。

結婚兩年之後,他們的女兒伊倫來到了這個小家庭。

瑪麗產後身體剛剛恢復就投入到工作去了。

那時候,物理學家柏克勒爾發現了含鈾的鹽類中會發出一種人們從來不知道的射線,瑪麗對這項科學研究很感興趣。

這是人們不知道的神秘的射線,居里夫婦決定一起去研究它。

經過幾個星期的艱苦努力,居里夫人初步得出一個結論一一

“這種放射作用是鈾原子的一種特性。”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又經過許多複雜的試驗,居里夫婦在1898年7月,從瀝青鈾礦中發現了一種放射性物質。

居里夫人為了紀念祖國波蘭,特意將這種物質取名為“釙”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在瀝青鈾礦中發現了另一種放射性元素“鐳”

居里夫婦想繼續研究下去,可他們沒有錢買瀝青鈾礦。

困難嚇不倒意志堅定的人,居里夫婦懇求維也納科學家,終於得到了一噸瀝青殘渣。

這些殘渣裡一定會有“鐳”的……

可是,居里夫婦連一間實驗室都沒有,他們只有一間破爛的小房子。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這間破舊的房子還是他們反覆向學校懇求得來的。

居里夫婦用極其簡陋的工具,把殘渣弄碎加熱,他們每天都要忍受刺鼻的氣味,繁重的工作常使他們精疲力盡。

這場試驗一直持續了四年之久,他們盡了一切的努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可是都失敗了。

居里夫婦不灰心,繼續努力做試驗,他們相信一定會成功的。

這時候的居里四肢疼痛,只能由妻子親自燒火,上煤……

居里忍住病痛坐在一旁仔細觀察著……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為了繼續試驗工作,居里夫婦每天節衣縮食,幾年都不曾去劇院看戲了。

居里夫人每天回家後,都要親自給女兒伊倫洗澡,帶她去睡覺。

居里夫人熱愛祖國,喜歡科學,鍾情丈夫,更痛愛自己的孩子。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居里夫婦終於提練出一種像食鹽樣的粉末,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它裝在一個玻璃管裡。

這天晩上,居里夫人想與丈夫一起到那間破舊的實驗室去看看……

他們一起來到了那間實驗室……

“不要點燈。”

居里夫人輕聲對丈夫說道……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他們推開門,這間破屋變成了聖殿,有一個玻璃管內射出的光最強,這就是他們花了四年心血提練岀來的“鐳”

居里夫婦高興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流著淚靜靜地注視著它……

“鐳”的射錢能夠透過最密的物質,能夠破壞有病的細胞,是治療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的剋星。

居里夫婦拒絕了去瑞士日內瓦大學講學的機會,他們不想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停止研究工作。

他們都是這世界上最無私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那間破舊的實驗室經常會出現漏雨,居里夫婦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法國索本學院有一個化學教授的空缺,居里希望能擔任這個職務,這樣的話他們夫妻倆就有一個好的實驗室了。

可是,這個空缺被一個遠不如居里的阿麻加補上了。

阿麻加雖然業務上不行,可他會巴結當地官員,所以實幹家總是會輸給陰謀家。

居里夫婦感到萬分氣憤,但環境如此,他們也無可奈何!

居里夫婦不要什麼勳章,他們只想要一間好的實驗室。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有些人勸他們夫妻倆申請製造“鐳”的專利權,但被居里夫婦斷然拒絕了。

“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

居里夫婦是執著的,也是天真的,他們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權利。

1903年,索爾本學院授給居里夫人“榮譽博士學位”

這年6月,居里夫婦到英國著名的“皇家學會”去做關於“鐳”的演講。

人們送給居里夫婦一枚金質獎章,他們把這枚獎章給女兒當玩具。

居里夫婦是一對不食人間煙火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1906年4月19日晚上,居里參加完一個集會,天下著大雨,居里一邊走著一邊思索著什麼……

他沒有抬頭就從馬路這邊向那邊走去了……

就在這時候,一輛馬車飛快地奔馳過來了……

馬車伕對著居里大聲喊叫,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馬車從居里的身上跨了過去,車輪輾過了居里的頭部……

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你走路難道一點不留心嗎?孩子,你又在想些什麼呢?”

居里的父親不住悲傷落淚,他一個人喃喃自語的說著……

摯愛的丈夫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居里夫人無法承受這個巨大的悲痛,她哭著跑到醫院去見了丈夫最後一面。

悲傷的居里夫人幾乎沒有生存的勇氣……

“無論什麼事發生,人總得工作。”

居里夫人想起了丈夫生前說過的話,她堅強地決定繼續丈夫未完成的事業。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緩緩地走上了講臺,她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師。

居里去世後,居里夫人把他們共同提練出的“鐳”無償地送給治療癌的實驗室。

這些“鐳”在當時至少值一百萬金法郎。

在居里夫人的心中只有奉獻,沒有個人利益和金錢觀念。

科學應該屬於全人類的……

哦,天真而無私的科學家呀!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經常教育孩子們要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大女兒伊倫和二女兒艾芙像父母一樣,有著堅強勇敢的工作態度。

居里夫人拒絕了法國授予她的“榮譽十字勳章”,她同居裡一樣不重視各人榮譽。

居里夫人發表了很多關於鐳鹽分析岀的金屬論文,她的才華舉世矚目。

但是居里夫人卻沒有入選科學院當院士,原因在於她是一個女人。

居里夫人從來不關心這些稱號,她只愛自己的科學研究。

1914年7月,巴黎鐳學院研究所建築完成了,居里夫人終於有了一間真正的實驗室。

這是居里生前最大的心願……

居里夫人看著實驗室,心中感慨萬千……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不久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軍隊佔領了波蘭。

在法國,實驗室的很多人都上了前線,而居里夫人依然在硏究

X光設備

居里夫人佈置了許多個流動的“X光車”,士兵們都親切地稱為“小居里”

漫長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已經五十一歲的居里夫人回到了鐳學研究所,長期從事超負荷工作使她身心疲憊,但是居里夫人依然不眠不休,努力工作,培養學生。

她像一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

大女兒伊倫繼承了父母的事業,從1918年起就在母親身邊當助手,一起研究科學。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1920年5月裡的一天,一位從美國紐約來的梅洛尼夫人拜訪了居里夫人。

梅洛尼夫人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女記者……

居里夫人罕見地接受了她的採訪,當梅洛尼夫人問她現在最需要什麼時,居里夫人的話讓這位女記者大吃一驚一一

“我很想買一克鐳,來繼續我的研究,但是我自己買不起,太貴了!”

眾所周知,“鐳”是居里夫婦發現的,但他們沒有申請專利技術,所以讓一些資本家佔了便宜。

那些資本家利用居里夫婦發現的“鐳”發了大財,但他們卻不肯送一點

“鐳”給居里夫人。

天真的科學家永遠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社會原本就是一個複雜而現實的世界,單純善良的人總會在現實面前摔跟頭。

“夫人,您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在梅洛尼夫人的積極推動下,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募集購買鐳的捐款,居里夫人這才有機會能繼續研究了。

幾十年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破壞了居里夫人的血液,她得了惡性貧血,連醫生都束手無策。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逝世了,她的哥哥姐姐都來送葬。

他們把從波蘭帶來的泥土,撒在居里夫人的墳墓上……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生不能歸故里,魂也要返故鄉。

居里夫人一直都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國波蘭,可惜她永遠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

波蘭,我最親愛的祖國啊!

天真而執著的居里夫人在天上默默守護著自己的祖國母親。

居里夫人——天真而愛國的科學家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㚥):一個喜歡讀書,痴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麼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