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能償還1.57億港元債務,航標控股被提請清盤呈請

5月15日晚,航標控股發佈公告稱,因公司無力償還債務,寶鉅證券有限公司作為呈請人已於2018年5月11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請,將航標公司清盤。該呈請將於2018年7月18日上午在高等法院進行聆訊。

無力償還1.57億港元債務,

航標被提請清盤呈請

據瞭解,呈請人在清盤呈請中的主要指控如下:根據第1批債券的條款,該公司(指航標控股)須於2017年12月29日向呈請人支付金額1.57億港元;清盤呈請向該公司發出法定付款要求,要求該公司於三周內付清上述款項1.57億港元。然而,該公司於其後三週遺漏支付或償付上述金額1.57億港元或其任何部分;及應收該公司上述款項1.57億港元仍未全數償清。

因未能償還1.57億港元債務,航標控股被提請清盤呈請

對此,航標表示,該公司一直積極尋求集資方法,並已就償付考慮不同的融資方案。2018年1月23日,航標與包銷商就供股訂立包銷協議,而緊隨完成供股後,航標擬將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用作贖回第1批債券及償還相關利息。航標無可避免地需要集資,以償還第1批債券及相關利息,現正編制及確定載入通函內的資料。

同時,航標在公告中表示,由於清盤呈請,存入中央結算系統的航標股份可能會暫停股份轉讓,航標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航標公司證券時務請謹慎行事。

上市5年,

淨利從2.5億跌至-3.5億

據航標官網介紹,航標控股成立於1997年,產品包括陶瓷衛生潔具、浴缸、五金龍頭掛件、淋浴房、浴室櫃等五大系列1000多款品種型號。2012年7月13日,航標控股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陶瓷衛浴企業。

據航標2012招股書表述,航標於2002年後發展較為迅猛,上市前的2009年至2011年,其營業收入由2.4億元增至6.55億元,純利潤由5308萬元增至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65%和73%。在赴港上市的2012年當年,營業收入8.2億元,純利潤達2.5億元,增幅分別為24.6%和53.5%,增長態勢良好。

然而上市未滿一年,航標的業績開始“急轉直下”。從2013至2016年4個年度的財報來看,航標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幅均不斷下滑。2013年到2015的淨利潤收入持續負增長,分別-14.20%,-21.49%,-55.34%。

到了2016年度,航標營業收入負增長達50%,僅為3.6億元,淨利潤負增長近583%,全年虧損額約3.5億元。從2012年上市後的5年內,航標的盈利警告就發佈了6次。

航標近年營收情況

年份

全年營收

同比增長

淨利潤

同比增長

2012

8.2億

24.60%

2.5億

53.50%

2013

9.13億

11.80%

2.1億

-14.20%

2014

8.6億

-5.20%

1.66億

-21.49%

2015

7.16億

-17.30%

0.74億

-55.34%

2016

3.6億

-49.73%

‘-3.5億

-583.35%

2017

4億

13.80%

0.2億

-78.30%

根據航標公佈的2017年財報,航標2017總營收較2016年有所回緩至4億人民幣,但利潤僅為0.2億,同比2016仍下降了78.3%,毛利率為5%,低於2016年的26.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4.123億元。

市場萎縮成為虧損的最大原因

航標控股認為,公司收入持續減少主要由於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以及中國整體陶瓷衛浴產品出口市場呈現萎縮所致。

航標在2017年財報中提及,由於國內自2015年開始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房地產市場及房價的宏觀調控措施,如一些去庫存以刺激三、四線城市的房屋需求的措施等,造成衛浴行業的蕭條與困境,使航標自有品牌的銷售收入受到嚴重衝擊,連一向穩定的ODM及OEM出口業務也經歷了較嚴峻的考驗。

據瞭解,航標對外出口一直佔據公司經營項目的較大比例,2017年全年,航標源自美洲市場的收入為2.1億人民幣,佔總收入的52.5%。但由於近年美洲經濟不景氣,中國陶瓷衛浴產品出口也結束多年來快速增長的態勢,2017年更是出現出口量、出口值雙下降的情況,這無疑又給航標的經營帶來沉重的打擊。

因未能償還1.57億港元債務,航標控股被提請清盤呈請

不過,航標也在積極探尋解決方案。比如擴寬房地產開發商直銷業務、發展線上交易平臺。近兩年,航標與多個房地產公司如金地、萬達、富晟等進行了業務合作,也在天貓、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推進O2O模式,但效果並不理想。加上航標集團內部管理層的多輪換血,最終導致經營不善,欠債1.5億港元的結果。

上市並非是企業最好的出路

在國內,不少企業為了擴大融資、拓展生產能力和業務範圍,都選擇“上市”這一路徑。殊不知,過於激進、不切實際的發展戰略往往蘊含著較大風險。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不足、企業管理不配套、資金緊缺、盲目擴張等多種因素,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其陷入困境。所以一些企業如美國科勒就曾宣佈不上市,保證科勒家族對企業經營的絕對控制。

另外,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研發和創新遠比“上市”更為重要。我國許多上市企業並不重視研發投入,紛紛將重點放在短期投資上,一旦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就難免出現問題。拿航標來說,在近年的產品創新中,並沒有非常突出的成績,一旦國內樓市發生變化,其經營馬上陷入了困境。

而其他衛浴上市公司如惠達、海鷗、帝王、瑞爾特等,上市後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與其持續創新、保持市場佔有率不無關係。所以,從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出發、穩步拓展生產和業務範圍、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關鍵,“上市”的風險則需充分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