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大家好,我是种師道。

我雖不在江湖,但江湖卻總有我的傳說。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曾是我帳下的提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得罪了高太尉,馬上想到要來延安府投奔我,一丈青扈三孃的哥哥扈成,被李逵砍得家破人亡,也打算來找我,在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功名... ...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在江湖上提起我“老種經略相公”的名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威名遠揚種家將

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文官,師從大名鼎鼎的儒學大師——張載,因為擅長謀略,後來走上了武將的道路。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事實上,我們種家將當年的威名遠在楊家將之上,功績也在其他幾家名將之上。種家五代從軍,英雄輩出,先後有幾十人戰死沙場。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自祖父種世衡開始,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樸、种師中... ...他們馳騁沙場,為保衛大宋江山立下赫赫戰功。

而我當時鎮守西陲,威名遠揚,西夏人不敢輕易來犯。

葫蘆河大敗西夏人

有一次,我被派往西北邊境,負責懷德軍一地軍政。葫蘆河一役,我將自己的指揮才能發揮得那叫一個淋漓盡致。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當時,我正率領部下在邊境上修築城池,還未竣工,西夏人就來到了葫蘆河邊上。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說時遲,那時快。我正面擺出陣仗與西夏人對陣,暗地裡派楊可世迂迴至西夏軍隊的後方,兩軍對峙一番後,西夏人看到我們種家軍越來越多,開始慌了。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正當他們猶豫該戰還是退兵時,後方傳來一陣騷動:之前移駐西夏軍後方的楊可世突然發難。再加上姚平仲在正面以精兵進擊,腹背受敵的西夏人潰不成軍。

這一仗,我們大獲全勝,俘獲駱駝、牛羊等數萬頭。

八日攻取臧底城

不久,朝廷又下令,命我率統帥陝西、河東七路兵攻打臧底城,限期十日。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此時西夏防守非常頑強,攻打了幾天後,我們的士兵流露出一絲懈怠——有個武將竟然躺在胡床上瞎指揮、玩瀟灑。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我一怒之下將其軍法處置,掛在營寨門口示眾,並下令“攻不行此城,全軍都是這個下場”。於是,軍心大振,一鼓作氣,只用了八天就攻取了臧底城。

同僚忌憚難居功

因征討臧底城有功,我被調派到北部,跟隨童貫為都統制。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此時,我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了金人的野心,於是當遼國使臣勸誡不要聯合金人時,我也藉機勸諫童貫放棄聯金謀遼的計劃。在我看來,若是在遼金之間保持中立,那麼我們大宋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童貫不僅不聽我的意見,還秘密彈劾我幫助敵人。簡直是血口噴人,一派胡言。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萬般無奈,我還是被調離前線,轉任地方行政官員。直到金軍南下,朝廷才急忙再度召用我。

年逾古稀力勤王

金軍圍攻開封時,我已年過古稀。

聽到朝廷的命令之後,我毅然即刻啟程,怎料軍隊在北行的時候,金人已包圍了京師。他們索要大筆錢財,還要求割讓中山、河間、太原等地。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對比數萬金軍鐵騎,我能與之隨行的不過姚平仲麾下的七千餘人,這可怎麼辦?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我心生一計,帶著部隊向著開封奔去,快到前線的時候讓人張榜宣告,大發檄文,於是河北大地到處流傳著“種少保率百萬西北大軍入京救駕”的消息。

這一招還挺管用,不僅鼓舞了城中的軍民,還逼迫金人北移。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入城之後,我信心滿滿,迫不及待地找守城將軍李綱商議大敗金軍的戰略。

當時金軍的部隊僅有數萬人,而以秦鳳軍為首的精銳宋軍正源源不斷地趕往開封。若宋軍封鎖黃河,截斷金軍退路,那麼將是一場大勝。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可是偏偏這個時候,老天跟我開了一個玩笑:姚平仲竟貿然出城迎敵!

姚平仲所在的姚氏家族,和我們種家一樣,都是世代擔任西北邊境將領,卻也是個好大喜功的,生怕我和李綱搶了他的風頭。於是,入城不久便急不可耐地要出城偷襲金軍。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他不知道的是,出擊的情報早就被敵軍的細作截獲。當士兵們殺到金軍營寨時,發現空無一人,只有四面破空而來的箭雨。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這次偷襲,我們步騎萬人被全殲,主戰派一下子丟了風頭。欽宗隨即轉向了主和派,不僅老老實實答應了金人苛刻的條件,還免了我的職。

氣死我了。


《水滸傳》裡的“老種經略相公”,梁山好漢為何個個敬佩?

兩個月後,開封城破,金兵如潮水一般湧入北宋都城。直到這時,欽宗才痛心疾首,後悔自己沒有聽我的建議。

可惜,為時已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