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遗体解剖的女法医刘茜:女性体力可能没优势 韧性却很强

3月4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在这份最新公布的方案中,有一新增章节得到了广泛关注:病理改变——这一章节均是根据目前已进行的几例尸检和穿刺组织病例观察结果总结而来。

从2月16日起到2月25日,针对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共完成了11例,刘茜所在的刘良团队负责其中9例。刘茜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副教授,也是参与此次解剖的唯一一名女教授。

遗体解剖的风险极高,刘良教授曾这样形容:“(解剖环境)相当于到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去”,“穿上隔离防护服之后,不到10分钟,满头大汗,在做平时科研轻松可以干的活时,(也会)汗如雨下,呼吸困难,眼镜护目镜朦胧一片,像高原反应一样……”

作为女性,刘茜也感到有些吃力:“这个工作量确实很大,我们平常也很少连着做这么多台,加上新冠肺炎解剖需要穿防护服,体力消耗很大。尽管女性在体力上可能没有优势,但是女性的韧性很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陈楚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