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是保險公司的經理,給全家3人都買了保險,一年保費12萬,現在還想買,該怎麼勸?

代號峨眉峰之史記


買多少保險是根據家庭的收入決定的。一般健康險的花費佔年收入的10%左右是合理的。你愛人既然是業內人士,說明她不至於亂買,你們家的收入也不錯,其實也沒必要太過擔心。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金融產品,消費後沒有明顯的體驗感。你買股票,不管是賠了還是賺了,短期內都能看見。而保險保的風險,風險是偶然的,所以很容易讓人感到“花了錢什麼用也沒有”、“每年白花錢”的感覺。我也是做保險經紀的,我每年交保費時心裡也不是很痛快。但不管是見過的客戶案例還是自己親戚的事實,都在告訴我們,“討厭”的保險到了關鍵時刻真能幫助你。

附上我親身經歷:今年3月份岳母高血壓+糖尿病住院,住了十五天,打了三個支架,兩個進口一個國產,共花費約9萬,社保報銷約5萬,商業保險報銷兩萬(老人沒買重疾險,買的住院醫療險)。試想,如果沒有社保和商報,這費用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不是超級沉重?!


變形金魚


我就是做保險的,我只想說,能用30%的年收入給全家買保障型保險的人,是極其智慧的(不包括理財類的哈)。我是發自內心的佩服。因為絕大部分中國家庭拿20%左右的年收入來做保障性的保險規劃都並不十分理解。

首先,買保險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花錢。尤其是重大疾病險,其實是強制儲蓄的功能。在擁有保障的同時,也等於給自己存儲下來一筆未來必須要用到的養老錢,不管風險發生與否,永遠都有錢:要麼是賠償獲得的,要麼是儲蓄存下的。

這樣的提前規劃,看上去暫時削減了其他方面的花銷,但生活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保障充足,無論發生什麼樣的風險,都不至於影響整個家庭後續的生活品質。沒有發生風險還掙了幾十年該掙的錢。

而如果沒有做好規劃的話,每年多花了一點原本該買保險的錢,仍然無法大富大貴,但是一旦發生風險(很遺憾,遲早都會發生),整個家庭都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所謂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規劃一輩子受窮。

何況一個家庭即便能有50萬的年收入,不買保險,甚至於都可能花出去80萬。這樣就更沒辦法買保險了。難道風險就絕對不會發生嗎?如果一旦發生,這樣的家庭面臨的後果就更加不可想象。而20%的保險投入,還可以平衡損失,更多的投入甚至可以實現另外一種富貴“險"中求!

最後說一句,沒有人因為買保險而傾家蕩產,傾家蕩產的都是沒有保障或保障不足的家庭。


信無疆


其實大部分人對保險並不瞭解,或者一知半解,包括我,雖然我也剛給一家四口買了重疾+住院醫療+意外+壽險,花了差不多四萬。

以前對保險和保險代理人是很反感的,接到他們電話或者碰到他們在推銷,總是能躲就躲。但是隨著年齡大了,身邊的人生老病死多了,有保險的沒保險的都有,自己才開始慢慢的試著去了解了解,一開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去看待,但真正接觸了保險公司的專業人員和買了保險的朋友的介紹,發現很多都與自己的理解不同。我覺得買保險碰到專業和負責的保險代理人真的很重要,他們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給你做合理的方案和配置,會給你分析利和弊,並不會一味的讓你買買買。

人都有生老病死,躲不過逃不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一年投入部分的收入去給自己未知的將來買一份保障,我覺得還是值得的,以後生病了能幫你分擔部分的經濟壓力,這是可取的。還有,據我瞭解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倒閉的,如果真的有什麼問題,申請破產或者清算,你的保單仍然是有效的,因為保監會會指定其他的保險公司來接盤,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很安全的。而且保險是不交稅,不抵債,還可以傳承的,所以為什麼現在很多的高收入人群或者大公司老闆都會買很多保險,就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

這只是我瞭解到的,我也不是保險公司的,看到很多人在噴保險公司,我覺得在不瞭解一個行業的時候就隨意的強加自己的想法上去這樣很不客觀。只有經歷過了,真正深入瞭解過了再來評價會比較公平。


緈福加載中20634874


一家三口人一年繳納保費12萬,看來你的家庭經濟條件不錯,收入也不低,買保險是件好事,不管是重疾險,還是意外險或者分紅險,對家人的確有份穩定的保障。由於很多人不瞭解保險,只是聽銷售人員簡單的講一下,或者礙於面子,買了保險,有時候甚至保險的保障是什麼自己都不知道。你老婆給家人買了這麼多保險,證明你老婆瞭解保險,瞭解保險中保障,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每年繳費12萬,以後的保障更穩定。

雖然提問者老婆在保險公司上班,手下有團隊,但你老婆每個月的收入是不確定的,每個月的收入都與下面團隊業績有很大關係,一個月保費多了,工資就高,保費低了,工資就低一點。再說你老婆以前做的保單續費,每一個保單在規定的時間內續費你老婆也是有提成的,由此推斷你老婆的工資每個月3~5萬之間,不然她也不會每個月給家人繳納一萬保費。

已經有了這麼多保障,再買保險你老婆應該慎重考慮了,是不是再買保險是不是有些險種就重複了?重複辦理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保障雖然高了,可自己的經濟壓力就大了,萬一有一天離開了保險公司,沒有這麼高的收入了,保費怎麼交?就會成一個嚴重的問題,經濟壓力會更大一點。

還是需要你要與你老婆溝通一下,不要盲目購買保險,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再不再買保險,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業績,不停的給自己和家人辦理保險。購買商業保險是一件好事,不要因為保險交費讓自己成為保險犧牲品,也不能為了自己完成業績,不停的給自己和家人辦理保險,將來因為保險交費會成為你和老婆的壓力,再退保的時候自己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歡迎你和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保險信息。


周口視窗


這個原因我知道,因為我身邊也有人正在這樣子上當。她自己就是保險業務員,每個月要是完不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自己就得掏腰包買一份或者幾份湊數,不然不僅拿不了工資,聽說還要倒扣(首先聲明哈,我只是聽說的喲,那些保險公司的法律顧問別來威脅我喲,我有心臟病,可千萬別嚇我😱)……所以業務員們為了能拿到工資,就只得拼命給自己家裡的成員買,我認識的這個女人,已經給他們的家人買了七八份了,關鍵是她自己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划不來,相反還覺得自己是為了家裡的人好,還怪她老公不理解不支持她的事業,為此她老公簡直是鬱悶死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個人覺得這些跑保險的,就和進了傳銷窩點被洗了腦一樣,執迷不悟。等他們賣人情賣面子賣完了,再也賣不掉保險以後就會辭職,(當然,如果她有幸能招到幾個徒弟給她賣命的話,她就不會辭職)到時候她手上就只剩下為自己和家人買的這些保險了,還得像個傻子一樣年年繳費😠


鳳146983974


很正常啊,記得三木剛準備做保險經紀人的時候,某安的某保險經理說,想做保險,要準備很多錢,我心裡還納悶呢,我是來賣保險的,又不是來買保險的,還要準備很多錢?

入行之前,去某都會聽了一場說明會,跟招聘官聊了1個小時,被問了七大姑八大姨,還制定每週3W的規矩(新人上崗,一週要出3張保單,每張保單保費不低於1000元)。

雖然三木沒賣過保險,但畢竟在財險公司做了7年多的理賠,新人一週出3張保單,有那麼容易嗎?賣保險有這麼容易,還有人幹其他活嗎?

把某安的經理的話與這位招聘官的規矩對上號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主體保險公司入職後最開始就做兩件事:

1、舔著臉把身邊的親朋好友央求一遍,用親情和友情換來幾張保單;

2、實在沒轍了,就自己買。

大部分人,把身邊的人脈用完之後,自己也沒錢再買了,又開發不出陌生市場,只有灰溜溜的離場。

還有少部分人艱難的支撐著,當考核業績差點達標時,為了完成任務,沒轍了,只能自己掏腰包買點。就這樣,腰包越掏越深,心中堅信領導說的勝者為王那句話,苦苦堅持。

能買到年保費12萬的經理,說明在保險行業做得還算好的,怎麼辦,把保險退了離開這個行業?

上面講的內容很負面,當然有很多做得很優秀的。

12萬年保費,要看買的是什麼產品,如果年金險買得多,也算是一種理財方式,未嘗不可。

總之,這是保險行業的現場,三木認為,這種現場還會持續下去,至於多久,誰也說不好,建議向進入保險行業的夥伴們,三思而後行。

想從事保險行業,私聊三木吧,咱理賠和賣保險都做過,關注我,簡介中能找到。


三木話險


說保險騙人的,等有了事,你就哭吧,現在的7080後,夫妻倆養4個老人,一兩個孩子。如果4個老人都有社保醫保,壓力還小點,沒有的話呵呵了。隨便一個輕症住院,都能把一家子折騰夠嗆。你知道一個癌症病人,有醫保的情況下,從檢查出來到人沒了,需要花費多少錢麼?沒事的時候,隨便找個腫瘤醫院,你和病人家屬聊聊天。保險不騙人,騙人的是保險業務員的那張嘴!分清概念,人都要有危機意識,為了家人和自己。買保險沒錯,趁著年輕,你有大把時間去研究保險合同,自己多研究,別聽別人說。


喵主子896260


我一個月基本就會接到2個推薦銷售保險,基本上我都會耐心讓她介紹完,作為一名從業近20年財經類從業人員,我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

1、如果家裡收入穩定,且沒有什麼大額負債的話,也沒有合適的投資機會(目前看,股權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不是太靠譜,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和市場判斷的才不會虧,基本上1盈2平7虧),可以考慮購買,但前提一定要買哪些至少保本的!

2、如果家庭收入比較穩定,有大額負債的話,建議先優先歸還一部負債,因為負債的利息至少在6%以上,保險年化投資有個3%就超級牛逼了!從兩者利率的關係上,個人建議優先用於歸還負債本金更現實!

3、如果收入和生活支出及負債支出相對平衡,那就建議減少購買保險額度,不能因為保險而降低了原本的生活質量,那活著就沒啥意思了!

4、建議保險的配置佔收入支出不超過15%,不然到老了,也沒那命去花了,適當的保險就好!


業精於勤財務顧問


哎呀,年收入兩千就寫2000好了,還要寫個0.2萬,害我一時沒反應過來,以為20萬呢😄,言歸正轉,這種情況在保險業務員中還是比較普遍的,我認識一個業務員說自己買了72份大大小小的保單,我都不相信,即使數字有點誇張,不過大概意思就是買了很多的樣子,當然他的情況跟你老婆還是有區別的,他可能是因為考核,因為業績,自己不得不買了,你老婆可是認定了保險好才去買的。


我們講凡事啊總要有個度,這個度把握不好可能就會帶來煩惱了,你現在可能就是這樣了,(當然我只是講自己的觀點,畢竟我們這點收入是很難理解他們高收入人群的想法的)廣告都說了X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我們吃飯也不能因為菜好吃而吃到把胃都撐出問題吧,對哇


對於你老婆的情況他既然已經做到資深了,相信保險理念是非常好了,買點保險也是對的,不過做保險的就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覺得這個產品好,那個產品好,出來一個恨不得自己先買上,如果碰上經濟緊張的也就看看不買了,碰上你老婆,有條件,有理念,產品又好,連東風都不欠了,自然而然就下手了,只是有點太痴迷了,你得給說道說道。


話說回來,我想你很難去說服一個保險精英,難歸難,說還是要說的,你問問他現在年收入40萬,以現在的條件是沒問題,但是萬一哪天賺不到這麼多錢,那這些保費怎麼辦?你能保證自己堅持做下去,可能保證那8個人也能堅持下去麼,沒這個團隊還能有這麼多嗎?你還問問他,保險該有的有了就行,畢竟大家都是普通家庭,收入高是好事,但這些錢是不是還可以用來改善一些居住條件,是不是還可以用來給孩子改善一下教育環境,是不是還可以用來投資做點買賣,你再問問他自己收入雖然跟他有差距,可總歸是一家人,你想的也是為家庭考慮,難道就因為收入差距,你的話就沒一點份量麼?


精英是沒錯,也得講道理不是,你這樣擺事實講道理,她不會無條件反對吧,即使買也做好規劃,比如等一部分保險交得差不多了,再去買其他的,這樣不至於擠在一起,買的時候考慮些短期險,也不至於交個幾十年,其實這樣買保險說出去多半人會覺得瘋了,反而對保險沒什麼好感,然後你自己也要好好努力,做點實業,不要盲目股票這些了,讓自己強大起來,可能你們溝通起來就方便了。


我知道我這樣說可能會招來很多保險精英的吐槽了,說自己買不起還管別人買那麼多,我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百姓的想法,我也說了我不理解高收入人群想法,你可以參考參考,大家有招也可以給他講講。


爸爸來育兒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有這樣一個老婆,家裡的保障,未來家庭的幸福生活都為你規劃好了,你就偷著樂吧!還想著勸,你就別添亂了。

我是一個老保險,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不少團隊主管,他們大部分都是女的。我覺得娶了一個在保險公司認真工作的老婆,其實是挺幸運的事情。

第一、家務不用老公操心

由於保險公司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女性一般是以家庭為重,在完成保險公司日常的工作計劃之後,接孩子放學,買菜做飯,幾乎都包了。老公在家裡有點像甩手掌櫃,幾乎什麼家務都不做。

我認識一位大姐,姓餘,今年有53歲了,已經做保險14個年頭,是一個團隊主管,團隊有100多號人,大部分都是跟她一樣的女性。從做保險開始,她愛人就不支持。所以,她瞞著愛人偷偷做保險,家裡的家務都是她做的,包括女兒上下課都是她在接送。

時間長了,她愛人也知道了,發現不但沒有耽誤家務,還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也就由反對慢慢的開始支持,2008年的時候,她給她老公買了一輛二手的大眾車做生日禮物,他的老公欣喜若狂,從此成為鐵桿支持者。

第二、收入不菲

做保險,只要勤奮,心態好,扛得住壓力,願意持續不斷的學習,並學以致用,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何況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強的親和力和耐性,更容易被客戶所接受。這就是為什麼保險公司女性業務員遠遠高於男性業務員的原因。

還是剛才的這位餘大姐,他的愛人是工商銀行的職員,08年的時候,一個月4000多塊錢的收入,在家裡很牛逼的樣子。曾經跟餘大姐說,你找誰買保險我不管,但是不要找我的親戚、朋友還有同學、同事——我丟不起人!說實話,這話很傷人,但是餘大姐就是爭這口氣,果然沒有找他老公幫忙,依靠自己的專業和勤奮,依然拿到了不菲的收入。

08年自從餘大姐給他老公買了二手車做生日禮物之後,他很好奇老婆的收入,餘大姐拿出工資單給他看,基本上每月都是1~2萬,而且一直是呈現上升態勢。現在餘大姐的年收入在80~100萬左右。很難看出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能有這樣的收入。所謂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他老公現在也願意圍上圍裙進廚房做飯啦。

第三、懂得划算,會過日子

做保險的人,天天幫客戶規劃家庭保障,做理財規劃。但是真正對保險理解透徹的人,絕不會葉公好龍,一定會給自己及全家都購買好必要的保障。

餘大姐把全家人的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都先後買足了。此外,家裡先後買了兩套房,買房的首付和貸款基本上都是餘大姐的收入在支付。現在女兒在美國讀書,所需費用也都是餘大姐提前規劃好了。老公換的新車別克君越,也是餘大姐出的大頭。現在只要有錢就給女兒買年金保險。

老公不理解,說你是不是有病啊,給女兒買那麼多保險幹嘛?餘大姐說,將來我們老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女兒的,現在給她名下買好年金保險,有三個作用:

(一)、我們老了,缺錢用可以隨時支取;

(二)、女兒未來如果遭遇婚姻風險要離婚的話,這個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不用參與家庭財產的分割;

(三)、未來我們走了,這筆錢會終身跟隨女兒,不斷的增值,就像我們一直陪著她一樣,別人也偷不走,搶不走。將來女兒混的好,猶如錦上添花,混得不好,可以拿來安身立命。

老公心服口服,原來餘大姐把未來的事情都做了一個宏觀的規劃。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划算一世窮!有這樣會划算過日子的老婆,何愁日子過得不紅火啊!

像餘大姐這樣的女性,保險公司有很多,她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在認真規劃著自己家庭的幸福。所以,我認為,題主你就知足吧,至少,這些錢沒有拿去賭博,拿去買包包,而是實實在在的為自己家庭的幸福添磚加瓦,為長久的未來做著準備。

我是野豬,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