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军消失的潜艇去哪里了?

邵兴旺


所谓失踪的德国潜艇无非三个结局:1、被击沉、失踪(多数也是被击沉后无法寻觅,报的失踪);2、执行了“彩虹计划”自沉(避免落入战胜国之手)。

此外,还有个传说——去了南极基地准备东山再起。

(二战时,德国潜艇基地多在法国境内,法国光复以后,德军潜艇越来越折腾不动了。进入1945年,许多潜艇兵被编入了陆军(掷弹兵师团),扛着反坦克榴弹参加了德国本土作战)先看前两个官版的说法:

在战后的清点中,发现有约20多艘Untersee-boot没了踪迹,因此留下诸多悬念。

二战结束前,德国共造了1150多艘潜艇。统计在册的39000多名德国潜艇兵中,共有27490人没能正常返航,失踪+阵亡的比率高达70%以上。因此,二战时的潜艇,往往被水兵们称为“铁棺材”。

有些潜艇,是在执行战斗巡逻任务时失踪的。

潜艇主要是在水下隐蔽活动,对敌人的水面作战平台(船舰,尤其是运输船队)发动伏击,由于技术限制,潜艇猎杀潜艇这种情形比较少(但是也有,比如U-864被击沉的战役),只不过被电影放大了。

所以,潜艇的战斗对象,都比自己庞大、火爆,潜艇的出击手法主要是“隐蔽伏击”。一旦暴露自己,周边再缺乏舰船护航,基本就是绝境。
潜艇浮出水面时,稍有不慎,就会遭遇敌机,这也往往意味着附近就是敌人的水面舰船(先看到的是舰载机)此时,必须赶紧下潜,但此时,敌方军舰又会逼近它,发射深水炸弹进行摧毁。

这种情形下,操作稍有闪失,潜艇就会因为大量进水被迫上浮,在海面又会再次遭遇盟军飞机攻击而被击沉。


遭遇这种情况,上也是死,下也是死,而且都是惨死,几乎就意味着全军覆没,随艇而亡,葬身海底。很多潜艇就此被埋葬于大西洋中心,或者在北冰洋被击毁,沉入了深不可测且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如果侥幸逃出敌舰的包围,被打的千疮百孔的潜艇也非常可能在茫茫大西洋底出现机械故障等各种致命问题而默默沉入海底。然后,就失踪了......

下图,电视剧《Das Boot Season》(Season1)第一集开头,潜艇被击穿进水,已经无力回天之际,大副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打着手电,深情的看着自己心爱女人的照片,心情一下就平复了许多,最终坦然葬身海底。

看照片的这个情节,很多二战片都有演绎,那么单身狗怎么整?

多数情况下,没有女人照片可以揣在怀里,或者放在钱夹里的,一种不是男主角,很快会领到盒饭;另一种,随着情节发展,将会结识女战友,把女战友揣怀里了,直接看人,就不用照片了。

再回到潜艇,近年来,也有不少国家在大洋中发现或者打捞出德国潜艇的新闻冒出。比如,美国海岸警卫队员在加拿大五大湖区域发现了一艘二战纳粹德国的潜艇(下图)。经核实为UX-791,在加拿大海岸附近被击沉。这艘UX-791号潜艇在二战期间参加过劳伦斯战役,导致美国著名的IX-81“黑貂”号航母战损。

UX-791号潜艇是诸多被宣布失踪的潜艇之一,曾被怀疑参加了德军的第二次“彩虹行动”;或者载着希特勒的团队去了南极建基地。没成想,这么低调的在水中默默的蛰伏了70多年.....

几十年来,除了前面提及的UX-791,不少潜水爱好者都发现过Untersee-boot的遗骸。所以,有些“神秘失踪“的潜艇去向,已经陆续被调查清楚了。

此外,就是官版二,执行了“彩虹计划”,自沉。

第一次彩虹行动是一战战败之际,德国列舰和潜艇部队的自沉活动。然而,二十多年后,德国又败了,而且更惨,结果,彩虹行动又来了一次,即第二次“彩虹行动”。

1945年的5月8日,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邓尼茨元帅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纳粹德国正式战败。此时,盟军通过广播要求所有在海上的德军潜艇浮出水面,并开到指定港口向盟军投降,还特意强调,绝不得破坏武器、自沉军舰和潜艇。

然而,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水兵不顾盟军命令,效仿一战,私自传开代号为“彩虹”的暗语,几乎同时,德国潜艇部队在各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沉运动。具体沉了多少,多说是220艘,其中包括很多领先世界的新型潜艇,比如称为21型的XXI型潜艇(下图)。

注意,“彩虹行动”中,只是把潜艇沉了,人没跟着去同归于尽,并非日本那种玩命的“玉碎”。德国人可没有集体成仁的习惯,投降前毁掉武器也是德意志的传统风格。

不过,也有特别刚烈的。

宣布停战当天,还有三艘潜艇与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最后的战斗——卡特加特海峡战役。

其中的U–579成为了最后一艘为第三帝国战毁的潜艇,在受到英军 B-24 的深水炸弹攻击后,半数的成员随潜艇永远沉入海底。

最后,在讲讲那个经久不衰的传说——一些“失踪”的潜艇,其实是载着希特勒和他的团队,去了南极基地,准备东山再起。

这种脑洞大开说法大概讲的是:早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希特勒就派过一批优秀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验器材,分别乘多艘潜艇同行到南极洲,秘密研制尖端武器,并建设基地。

甚至,后人还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断,在柏林陷落之时,自杀的希特勒是假的,真希特勒与最后部队登上U-3523潜艇南美洲,逃到阿根廷,之后辗转到达南极,在一个通往地壳深处的洞穴建立了飞碟基地——“雅利安城“,作为第四帝国兴起的基础。

还有鼻子有眼的说,二战后,有美国侦察卫星曾经发现一些位于南极腹地的神秘城市,正是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建造的,纳粹余孽们就隐藏在这里,甚至我们喜闻乐道的UFO实际上就是这些纳粹飞行器.....?帅气的德国军服,配着魔幻的“飞碟”,这个传闻也给科幻文学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启发文学界和影视界半个多世纪........

然而,打脸的是,在失踪73年后,被怀疑运送纳粹们取道阿根廷逃往南极洲的U-3523潜艇,2018年初,在丹麦海岸附近的海底也被发现了。

经过考察,U-3523可能是被英国轰炸机B24所击沉,潜艇的行驶方向也不是南美,而是相反的挪威。

此外,在一个酷寒、烈风、没有任何补给的”基地,几百号人(还都是男的)长期、自我封闭的生存,还想搞个“第四帝国”,与当今信息化世界抗衡,重新称霸世界。这种说法,大家当成魔幻文学作品看看就行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二战以后,关于战败德军的去向问题,一直有各种传说,尤其是德国在南极建立军事基地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俄罗斯《军事史》杂志在2016年8月刊登了一篇名为《消失的德国潜艇》的文章。文章引用作者在俄国档案机构查明的内务人民委员会1945年的档案称,1945年4月28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冲到了德国北部港口罗斯托克附近,势如破竹的俄国士兵迅速突破了德军的抵抗,坦克冲到了码头。但诡异的是,情报显示停泊在港口的20余艘21型潜艇全部没了踪影。它们如同鬼魅一般地消失了。

这些潜艇究竟去了哪里一直是个谜团,各种小道消息由此传播开来,其中就有德国潜艇躲到南极基地的说法。

为什么是南极呢?这与希特勒对南极狂热的开发计划有很大关系。20世纪30年代,德国每年都从挪威进口大量的鲸鱼油用于化工生产,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由此引发了德国眼红,希特勒上台以后,秘密向南极派遣了一直科考队。

1938年12月,载有33名纳粹队员的“施瓦本兰登”号船在总指挥利切尔的率领下从汉堡出发前往南极。他们在南极进行了数周的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还建立了一个临时性的基地,用于后续考察。

这次行动的成功极大刺激了希特勒的探索欲,此后他又制定了两次南极探索计划,但由于二战的爆发而推迟。1940年法国投降以后,这一计划再度被提及,海军元帅邓尼茨也认为在南极拥有基地更可发挥其“狼群战术”的威力。但德国南极站计划被英国情报部门获悉,他们提前摧毁了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而德国在欧洲战场的战况也愈加激烈,最终放弃了进一步开发南极的计划。

关于德国战败后逃亡南极的各种传说就源于这一计划,从实际情况来看,逃亡南极成功的可能性很低,纵然有小部分纳粹军官真的到达南极,也对后来的世界格局没有影响,纳粹的战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基地可以改变的。

至于德国失踪的潜艇,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讹传讹,根本没有这么回事,一种就是潜艇离开以后自沉于某处,艇员悄悄躲起来不在提及此事。



日慕乡关


关于失踪的德国潜艇去了南极的传说不少,多见于一些外国小说和网帖,于史无据,照片也多系伪作,本人多方查找史料,经过研究后认为,失踪的德国潜艇应该是自己偷偷自沉了,去南极完全不可能。南极确实曾是纳粹德国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就注意到了这片土地,曾亲自布置了对南极的远征行动,企图在南极建立纳粹军事基地。

20世纪30年代,鲸油是当时德国国内生产人造黄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为此德国不得不每年从挪威进口约20万吨左右的鲸油。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使一些纳粹官员分外眼红,他们向戈林等人建议要在南极建立德国捕鲸站,但并未得到纳粹高层的认可。直到1938年一支德国捕鲸舰队从南极顺利返回后,这一建议被提交给希特勒。当时,希特勒正在密谋发动世界大战,在南极建立基地正好符合他的战略目标,因此希特勒决定秘密向南极派遣一支远征队。

经过层层挑选,33名身强力壮并忠于纳粹的人被选中组成了南极远征队,德军总参谋部任命阿尔弗雷德.利切尔为远征队总指挥。在纳粹高层的关照下,一艘名为“施瓦本兰登”的货船被用于运载远征队员前往南极,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货船,它能搭载和起落飞机,颇有些“准航母”的气势。随后,盖世太保对入选的队员进行了仔细审查,最终只有24名船员被允许登船。盖世太保还警告他们,谁要是泄露这一最高机密,他们留在德国国内的家人将被送往集中营。1938年12月,“施瓦本兰登”号在远征队总指挥利切尔的率领下从汉堡出发前往南极。


1939年1月,纳粹远征队抵达了挪威宣称拥有主权的南极毛德皇后地,并开始制作该地区海图。接下来的几周,从“施瓦本兰登”号上起飞的2架飞机在近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15次飞行,拍下了超过1万多张照片。随后,纳粹德国宣布吞并东经20°至西经10°的南极毛德皇后地,并将该地重新命名为“新斯瓦比亚”,3面纳粹旗帜被插在了海岸边,另有13面纳粹旗帜由飞机空投到内陆。


远征队员在海岸登陆后,留下了表明主权的标记,他们建立了一个临时性基地,以便进一步深入内陆点。据远征队的报告说,他们驾机在南极内陆发现了温泉,温泉周围奇迹般地长有植物,远征队将该温泉称为“施摩尔绿洲”。由于气候因素,在完成预定使命后,“施瓦本兰登”号于1939年2月搭载远征队员返航。

远征队首轮行动的成功使希特勒十分兴奋,他计划在1939至1940年和1940至1941年再对南极进行两次远征,希特勒希望通过这两次远征,建立固定的南极基地,更重要的是,能将纳粹德国的版图扩展到南极。然而,纳粹对南极的首次远征结束仅7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后两次大规模远征南极只好暂时作罢。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希特勒再度对南极产生了兴趣。他命令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研究建立南极基地的可行性,因为希特勒希望德国海军能通过南极基地控制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德雷克海峡。1940年圣诞节期间,德国海军侦察船抵达南印度洋上的克尔格伦岛,补充淡水和修整,不久德国海军便以此为基地,往南攻击南极附近的盟国舰只。1941年1月,德军海上突击部队在南极毛德皇后地以北海域俘获了2艘挪威商船,第2天又俘获了3艘商船。此时,希特勒觉得建立南极基地的时机已然成熟,他直接授权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负责此事,邓尼茨觉得在南极拥有基地更可发挥其“狼群战术”的威力,不过他也承认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盟军破译了纳粹德国可能在南极建军事基地的情报,由于担心纳粹潜艇利用南极大陆作为补给基地,英国海军在1941年摧毁了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并加强了在南极附近的海军巡航力量。邓尼茨认为德国海军此刻不宜冒险到南极建立基地,就向希特勒表示还需等待时机,随着欧洲战事越来越激烈,希特勒建立南极基地的计划就这样被限期搁置了。

个人认为,二战末期德国海军已经彻底失去了制海权,海上航路完全为英美海军控制,“狼群”在大西洋已然绝迹,多艘潜艇偷渡南极是不可能的。1941年战事尚对德国有利时德国海军尚不能在南极立足,战败后那么多艘潜艇要偷偷前往南极就更加不可能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德军二战时期潜艇部队堪称是大西洋船队的噩梦,狼群战术也发挥了潜艇的作战特点,但最终还是被盟军利用优势反潜火力击退。根据俄罗斯一份1945年的档案,德国潜艇有十多艘可能去了南极,并在南极建立了基地。

但这个消息一直没有被证实,而且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在南极发现所谓的潜艇基地。如果德国潜艇要开到南极,其实很困难,必须要水面状态航行。

如果是水下航行,只有几百公里的航程,根本无法抵达南极。如果采用水面航行,那显然就是暴露目标了,无法达到隐蔽性。二战时期的潜艇严重依赖燃料补给,航程很短,当时又没有核潜艇,所以去南极的路程就是最大的天敌,更不用说盟军的反潜网了。

就算抵达了南极,在二战的背景下还能撑多久,没有食物和燃料补给,就算抵达南极也会被冻死。因此有可能是自沉掉了,带走了一些机密文件数据。


兵器瞭望台


众所周知,二战中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神出鬼没,其无限制潜艇战和狼群战术搞得盟军苦不堪言。大量本来要送往英国本土的物资和运输船被德军潜艇击沉,给英国的海上交通线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二战中德国海军的潜艇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于潜艇的特殊性,一旦被击沉,船员基本无法逃脱,所以二战中德国潜艇部队的伤亡和损失也是很大的。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德军就损失了9艘潜艇,1940年损失24艘潜艇,643名潜艇兵死亡。1941年损失35艘潜艇,887名潜艇兵死亡。1942年损失86艘潜艇,3248名潜艇兵死亡。1943年,德军损失潜艇更是高达240艘10065名潜艇兵死亡,仅43年5月一个月损失的潜艇就比1941年全年的损失数量还多,高达42艘,这是因为英国研发了许多新型反潜武器。

而到了1944年和1945年,德军潜艇的损失更是分别高达231艘和124艘,可见战争后期德国潜艇的生存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恶劣,在盟军的天罗地网下,大量潜艇兵跟随者潜艇被击沉,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而在德军投降后,德国大量潜艇更是集体自沉,这一传统源自一战战败后,德国海军的自沉行动,当时德国海军为了不让其舰队落入英国人手中,在德国舰队被羁押到斯卡帕湾,全部缴械的情况下,秘密策划了自沉行动,以“彩虹”为接头暗号,在6个小时之内凿沉了52艘各型舰艇,包括大名鼎鼎的国王级战列舰和皇帝级战列舰全部被凿沉,其吨位占被扣押舰艇总吨位的95%,所以二战结束后,德国海军便效仿之前的做法,大规模将己方潜艇凿沉,期间凿沉的潜艇总数高达两百多艘,其中新型潜艇占到了60%。

而剩下的潜艇中,的确有几艘失踪的,但笔者认为,他们并没有像传言那样载着希特勒和纳粹高官前往南极秘密发展。因为这一谣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二战结束前德国资源已经枯竭,量产武器的经费都不够,根本没有钱来开发南极。第二,即使这些潜艇秘密抵达南极,人员也存活了下来。南极的物产根本不足以维持生产生活,南极无法耕种任何作物,动物也缺乏可以御寒的皮毛,至于橡胶这样的工业品则根本没有,所以德国人自己在南极,不依靠进口的话,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事实上,当时的德国潜艇基本不可能逃到南极,当时盟军在各大海域都有舰船出没。当时的潜艇航程有限。而且也没有现代的AIP技术,隔一段时间就必须上浮,很快就会被盟军发现击沉,所以那些阴谋论的留言,大可不必相信,他们仅仅是沉到了海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