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在離婚問題上,傳統的農村應該是最為反對的一個群體,但這幾年,這一想法卻開始鬆動了。以往,離過婚的男女,不管原因為何,基本都會被整個村子的人指指點點,而作為離婚的當事人,也會覺得離婚是一件相當丟人的事情,出門都會躲著走,因為擔心別人會在自己背後指指點點,說一些類似自己“不正經”之類的話。有些父母或許還會為此打抱不平,以至於一家人都會因為子女離婚而陷入到扔鍋碗瓢盆吵架的地步。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農村老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還有句話是“床前吵架床尾合”,雖然吵得兇,意見不和,但是日子還要過。可對於現在農村正值青壯年的80後和90後們,這一點上就不大靈了。他們似乎覺得自己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一點也不願意去湊合,有農民直言,農村已經進入了離婚的“深水區”。與此同時,農村也迎來了一股離婚的小高潮,在某些鄉鎮,離婚率始終是年輕人高居榜首,甚至已經佔了小三成。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看看離婚原因,男方基本都有這麼一條,“我娶的是媳婦,不是在家發號施令的少奶奶”。而女方基本上是這麼一條,“不愛我,不給我買衣服買包,連做飯都不做”。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還得從談戀愛時候男方慣著哄著,娶進門之後認為萬事大吉,就不再盡心有關。說到慣著和哄著,又不得不說這也是農村男多女少造成的必然結果,以前農村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無奈,現在轉眼十幾年就變成了家家都有個女版武則天了,為啥離婚這麼容易就走向了“深水區”呢?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第一:沒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管夫妻間是多麼的恩愛,家庭的貧窮,是很多農村人到最後過不下去選擇離婚的主因。現在的農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種一抓一把的貧困戶了,很多農民接連富裕了起來,過上了好日子,女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外向性,他們雖然肯吃苦,但是也更羨慕好生活,心裡雖然能恪守本分,但不安分卻早已深埋心中,只差一個導火索事件罷了。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第二:誘惑。

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意吃苦,也不是所有人都甘於貧窮,而是有人認命了,有人不認罷了。農村女人雖然屬於能吃苦的那種,但對於生活的信念也是最不堅定,眼瞅著周邊的發小們都一個個生活的不錯,唯有自己生活不如意,很容易就把矛盾和火氣發到了另一半身上,再加上生活中難免會有誘惑,很多人就是這樣稀裡糊塗的離了婚。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選擇,農村找對象本身就是個難事,關鍵還要找個靠譜的,就難上加難了。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第三,有些報道誇大了女性的地位,助長了一些女性的不良生活態度。

現在有很多媒體,一有社會事件出現,就使勁地剖析。當然,家庭的運轉,離不開任勞任怨的女性,但男性之所以能放心的外出務工,也是因為有個賢惠的媳婦在老家能照顧小的,看好老的。生活雖然處處顯現著夫妻間的妥協,但是不管大事小事,男人還都是會和妻子溝通探討的,這也是正常過生活的正確態度,想要日子能過好,就要相互尊重,不能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樣被壓抑的一方一次忍了,肯定會有一次不再忍你。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第四,春節期間,又是一個相親的好時機,但在現在這個時間段,真的能塌下心來好好的相親嗎?很難。都在趕時間,都一天能頻繁相親好幾個,表面看來,平時都在城裡忙工作,沒時間找對象,但就憑第一感覺就真的準嗎?未必!很多農村夫妻,從相親到結婚都見不了幾面,各自都把對方往最好的方向去看,但日子真的過了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真的兩個人脾氣頂了牛,就只有離婚一條路了。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第五,長輩和家長的介入。

現在很多人都受限於長輩的範疇裡,只要是對方對自己父母有一丁點怨言,就容不下對方了。哪怕是長輩說的不是那麼在理,也會按照老規矩來,先和妻子吵一架再說。由於農村生活較為單調,留給人的思考時間較多,所以就有很多長輩,整天就喜歡拿以前的事情叨叨,似乎不搞得家裡雞犬不寧,就不算完似的,這種日子,有有誰能忍得下去呢?最終的結果必然就是一拍兩散,離婚收場了。

過得不舒心就要離婚?農民無奈:農村已進入離婚“深水區”

對於農村的婚姻,為啥離著離婚這麼近,您有什麼看法?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