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怎样判断是否出现了肾损害?

雨微风轻


段医生答疑在线🔑高血压肾病的判断🔑

高血压可以导致肾损害,肾功能减退又会进一步使血压升高,使血压难以控制,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病。那么,怎么发现高血压患者是否有肾损害呢?



一、通过症状发现肾损害:

①水肿:表现为眼睑或者双下肢(踝部或小腿前部水肿。主要原因是肾损害导致白蛋白的滤过增加,尿液中的蛋白增多,血液中白蛋白减少。

②泡沫尿:也就是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增多,以尿泡沫增多的形式被患者发现。

③血尿: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尿色加深、发红。

④贫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口唇、眼结膜苍白等。



二、通过检查发现肾损害

①尿微量白蛋白:最好同时检查尿肌酐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是高血压患者筛查肾损害最常用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病程较长,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定期检查。

其实,检查24小时尿白蛋白为最佳,但是由于标本采集麻烦,所以通常很少人检查。

②尿常规: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和红细胞增加,但是一般在肾损害严重时才出现异常,很容易遗漏病情。

②肾功能: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

段医生特别提醒:

(1)高血压会导致肾损害,肾脏疾病也会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应该注意鉴别两者,谁属于病因。

(2)长期控制血压达标是预防肾损害的主要措施。

(3)降压药尽量选择对肾脏损害轻或者有益于肾脏的药,比如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的药物。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这是一个好问题,高血压与肾脏损害有着紧密联系。高血压长期没有得到控制,就会造成肾脏损害,包括良性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治疗,就会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肾病的症状有哪些?

1.尿液颜色异常,呈浓茶色、酱油色、洗肉水样或浑浊如淘米水。

2.尿液中出现泡沫,泡沫颗粒较小,且久不消散,则可能是蛋白尿。

3.尿量过多或过少。在没有大量饮水或运动出汗的情况下,如果尿液量过少或陡然增多,则要考虑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4.夜尿增多,除去高龄人群,一般人群不会有夜尿或夜尿较少,如果年轻人突然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症状。

5.水肿,常表现为眼皮或脸部水肿,严重者会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部位出现水肿。

6.腰痛,不明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很多人觉得,得了高血压肾病就会出现症状,其实,很多肾病患者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一旦出现了临床症状,则表示肾脏病变已经恶化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定期检查肾功能,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上策。

希望本回答能够帮到大家,记得点赞哦!


糖人健康网


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标志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除了急进型高血压会很快出现肾功能损害、衰竭外,一般高血压的肾损害都是缓慢进展的。

正常情况下,尿里几乎没有白蛋白的。当高血压引起了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时,小分子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相比,白蛋白是小分子量的)就会最早漏出来,就有了白蛋白尿。因为开始漏出去的白蛋白少,在尿里只有30mg~300mg/24小时,所以说是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早期的肾损害为什么是微量白蛋白尿?因为肾脏的肾小球其实就是血管球,我们全身的血液是经过肾小球滤过生成尿液的。肾小球滤过尿液时是有滤过膜的,正常情况下像蛋白这样的物质是滤不出去的。高血压的时候,增高的血压会损害血管,当然也就损伤肾小球,这样滤过膜受损害,蛋白质就会漏出去。刚开始是小分子量的白蛋白,损害严重了,大分子的蛋白质也会漏出去。漏出去的蛋白质多了,就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尿常规检查也会发现蛋白了。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时候,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尿常规化验也看不出来,结果可以是正常的。但是,要是专门查查尿微量白蛋白,就会发现尿里的白蛋白增多了。这就提示我们,高血压已经引起肾损害了。

因为高血压的早期肾损害无声无息,所以,一旦发现了高血压,就应该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作为对肾脏这个靶器官损害的评估。要知道,发现高血压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刚得高血压的时候,也许血压早就升高了而没有发现。所以不少患者在发现高血压时一检查,心肌也肥厚了(高血压引起心脏病了),尿里也有微量白蛋白了(高血压肾损害了)。

查微量白蛋白尿,本来应该是查24小时尿的,因为一整天里,每次尿蛋白排泄的并不一样。但是留24小时尿,对门诊病人来说会很麻烦。所以现在多采取晨尿检查,也就是清晨的尿液。注意,晨尿并不是起床后第一次解的小便,那是夜里的宿尿。要早上起来的第二次尿,那才是真正的晨尿。留尿样时要注意。

再有,为了减少误差,现在多采用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来判断尿里白蛋白是不是多了(正常是2.5~3.5mg/mmol),如果这个比值增大了,也说明尿白蛋白多了。

出现早期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的高血压患者怎么办?

降低血压达标是第一位的。血压最好能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在选用降压药时,“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有比较好的降低尿蛋白作用,可以根据病情选用。但是已经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不全、或者有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就要慎重了。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高血压可以导致肾损害,肾功能减退又会进一步使血压升高,使血压难以控制,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病。那么,怎么发现高血压患者是否有肾损害呢?

  一、通过症状发现肾损害:

  1、水肿:表现为眼睑或者双下肢(踝部或小腿前部水肿。主要原因是肾损害导致白蛋白的滤过增加,尿液中的蛋白增多,血液中白蛋白减少。

   2、泡沫尿:也就是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增多,以尿泡沫增多的形式被患者发现。

  3、

血尿: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尿色加深、发红。

  4、贫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口唇、眼结膜苍白等。

  二、通过检查发现肾损害

  1、尿微量白蛋白:最好同时检查尿肌酐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是高血压患者筛查肾损害最常用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病程较长,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定期检查。

  其实,检查24小时尿白蛋白为最佳,但是由于标本采集稍麻烦。

   2、尿常规: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和红细胞增加,但是一般在肾损害严重时才出现异常,很容易遗漏病情。

  3、肾功能: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


肾友天地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高血压患者自己是否出现了肾脏损害?

随着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可累及全身脏器,造成脏器的功能不全。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血压肾病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高血压肾病?

就是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受到损害而表现为肾脏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机制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引起肾功能下降,最终出现肾衰竭;

2.高血压肾病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肾脏损害?

  • 通过早期症状判断:高血压肾病早期往往症状表现不明显,因为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如果出现了泡沫尿、蛋白尿、血尿需要警惕,然后经常监测血压,若血压控制不佳也要警惕;
  • 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如检查肌酐、尿蛋白、尿素氮等指标也可早期发现高血压肾病;
  • 定期检查其他脏器的损害:因为若高血压累及肾脏也常常合并高血压视网膜、心脏病变,通过进行眼部心脏的检查,也可间接诊断糖尿病肾病;

3.如何预防高血压肾病?

  • 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若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应<130/80mmHg;
  • 清淡饮食:每天食盐摄入<6g,不吃油炸或动物内脏等油腻性食物,不吃甜品或者糖果等;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

  • 保持合适体重:宜控制体重指数(BMI)<24,合理的体重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有好处;

  • 锻炼身体;
  • 不熬夜;
  • 戒烟酒;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最后小结: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定期检查相关指标、注意早期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有高血压肾病。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


医者良言


高血压患者出现肾损害不是看小便泡沫多少,尿蛋白明显升高可以出现尿泡沫多,但尿泡沫多不一定是蛋白尿。但是一旦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预后较差,是否出现肾脏损害必须经过血液、尿液检查才能判断肾损害的程度,制定治疗方案、预后评估等。

1.蛋白尿:高血压病患者没有急性性肾病、糖尿病如连续三次以上尿常规出现蛋白那必须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情况下应小于100mg-150mg,如果超过3000-3500mg则是大量蛋子尿提示预后甚差。蛋白尿产生原因长期高血压引起肾动脉硬化、狹窄肾小球缺血及长期处于血流压力过高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液中白蛋白漏出过多。

2.抽血查个肌酐和尿素氮,如能加个内生肌酐清除率更全面了。肌酐是肌肉运动后的代谢产物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正常值在44-133umo/L各医院均有自定标准,肌酐在肾小球滤过率小于50%时才会升,有轻度肾损时仍在正常范围内。如肌酐大于133umo/L时可定为肾功能受损,大于186ump/L为肾脏损害,大于451IMO/L为肾功能衰竭期,大于707IMO/L为尿毒症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较肌酐更为敏感可从更早发现肾损害。

尿素氮对长期卧床或很少动的老年人因不动肌酸产生甚少,即使肾功能较差也不能表现出肌酐升高,而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如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立即能反映出来。

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表现出贫血貌:面黄或苍白、眼睑苍白、手心、甲床苍白。

至于少尿、浮肿、无尿已是终未期肾病的表现了。至于对用什么降压药可以减少尿蛋白其实是亡羊补牢了,有家属史的人应从青少年、甚至儿童期防止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而发胖,低盐飲食、控制体重指教是最有效的预防高血压措施。坚持每天适量运动、建立良好生活模式如不嗜烟酒、不熬夜、学会并培养自已对压力和情绪的调节、疏泄方法对预防高血压也十分重要。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最重要的是是把血压降下来远比你去选择用什么药更重要,降压是硬道理,不管对心脏、大脑、肾脏、大动脉量的保护都只有一个道理:降压并持之以恒!希望更多的人摆脱高血压病。

2018.10.26


我想说点真话


高血压和肾脏是一对欢喜冤家!

因为高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肾脏不好也会导致高血压。

对于晚期发现的高血压伴肾衰患者,在临床有时候也很难准确判断谁在先谁在后。

对于高血压是否造成肾脏影响,检查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这也是之前很多朋友问,为什么一个高血压还有化验尿,化验血。

化验尿的目的就是看看尿里面有没有蛋白,如果有就要怀疑高血压导致了肾脏损害。

化验血的一个目的是看看肌酐、尿素氮等等看看肾功能有没有问题。

肾脏超声检查,看看肾脏结构有没有问题。

当然有时候还有化验其它血尿检查以排除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所以,高血压的朋友不但要监测自己的血压,有机会还要查查自己的尿看看有没有微量蛋白,以防高血压对肾脏已经造成损害。

防止高血压对各个脏器损害的唯一办法就是早发现高血压,早控制,不断监测。

对于已经出现蛋白尿的高血压朋友,可以选择沙坦类降压药,以改善尿蛋白,但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因为沙坦对于肾脏是一把双刃剑。


心血管王医生


长期高血压如果不加控制,那么可以导致肾小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又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坏,最终肾脏功能不断恶化,成为尿毒症。

高血压还会导致肾脏萎缩。

正常肾脏圆润饱满,长期高血压会导致患者肾脏缩小,表面呈颗粒状,肾脏功能下降。


那么,哪些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肾脏损害

1、本来控制的还行的血压,突然控制不住了。或者本来就高的血压又升得更高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高血压导致肾脏功能下降,肾脏功能下降又会导致高血压升高(肾脏无法把体内多余的水排出去)

所以,天天监测自己的血压是个好习惯

2.出现蛋白尿

肾脏最早受损,往往表现为微量蛋白尿,肉眼无法判断,只能通过尿检发现。随着肾脏受损不断加重,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越来越多

3.出现血尿

肾脏受损之后,红细胞会进入尿液中,尿液呈红色

4.尿量的变化

肾功能受损的前期,尿液会增多,随后尿液会减少,正常人一天尿量1000-2000ml,如果小于400ml,那么肾脏出问题了。

5.出现恶心、厌食症状

这也可能是肾脏受损的表现,不容忽视

6.水肿

肾脏受损时,水肿首先出现在颜面部,尤其是眼睑。


高血压患者往往最终都是死于并发症,因此控制血压,天天监测血压,定期去体检,对于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发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探索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血管造影的结果,你所看到的高亮度影,就是血管的走形,中间很粗大的是腹主动脉,而在腹主动脉的两侧,是肾脏血管网的显影,明显看到,两侧肾脏血管网不对称,右肾血管网(图片的左侧)明显萎缩。这就是一个高血压伴肾萎缩的患者。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而慢性肾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有高血压,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肾损伤呢?

我们肾脏的代偿能力是非常大的,正常人,即使捐掉一个肾,也能正常生活。包括高血压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内,所有慢性肾衰的患者,通常在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当进入尿毒症前期或尿毒症期,才会出现明显的水肿、少尿、心力衰竭、气短、气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中尿味、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症状。而此时再去干预,就为时已晚了!

所以高血压的患者,不要等到出现肾损伤才干预,因高血压而出现肾衰,是最冤枉、最可惜、最不应该的!因为目前这么多降压药,总有一个方案能让你把血压控制好。


认真做科普-真情为群众-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e医路同行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能是肾脏内的压力增加,久而久之可能引起肾动脉硬化,从而影响肾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所以,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1次的定期全面体检,对于及早发现高血压的相关并发症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合并有糖尿病的时候更应当如此,以便更早得到有效治疗。

怎么判断高血压患者是否出现了肾脏损害?

两个检查非常即小便和肾功能

1.我们先来看看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怎么判断和处理

高血压引起肾脏病变的早期症状,首先出现的常见情况就是夜尿增多、小便呈泡沫状,有的人可能会伴有小便颜色的加深,也有可能伴发一些睡眠差、胃口差等不典型的症状。此时应当尽早至医院查个小便同时化验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如果结果出来显示有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在30~300mmg/24h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30mg/g,则表示已经存在肾脏损害了;如果同时也查了肾功能显示血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μmol/L,女性107~124μmol/L)则更加提示有肾脏损害。这时就应当注意更加严格的控制血压(<130/80mmHg),尽量选择具有降低尿蛋白的降压药,如沙坦类或普利类,饮食上注意摄入优质蛋白如蛋类、奶类、鱼类等,并定期复查以上指标,最好至少每半年检查1次。但请注意早期的肾脏损害也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再次提醒体检的重要性。

2.我们再来高血压已经导致了明显的肾脏损害怎么判断和处理

除了以上提高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外,还有可能会出现颜面部水肿,然后逐渐延及全身。同样是以上的小便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蛋白尿蛋白尿≥300mmHg/24h,血肌酐升高男性≥133μmol/L,女性≥124μmol/L,则提示已经出现了肾脏的明显损害。此时,除了以上采用以上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评估慢性肾脏病变具体发展到了第几期。如果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或尿毒症阶段,可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最后总结

以上可以看出,为预防高血压肾脏损害、防止肾脏损害进一步发展,及早控制血压达标非常重要,同时每年的小便、肾功能等检查也不可忽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