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竟發生在自強西路?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竟發生在自強西路?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騎著馬準備從玄武門上朝。此時的玄武門守將常何已經開始幫助李世民,常何在此埋伏下了兵馬。他倆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李世民從後面呼叫二人停步,李元吉回頭張弓連射三箭,但慌亂之下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一箭射出, 當場射死太子,李元吉也被尉遲敬德射傷落馬。但是李世民的坐騎被流箭射傷了,失去控制衝入林中,致使李世民的腰帶被樹枝鉤住,墜落馬下。李元吉追過去奪了李世民的弓,要用弓弦勒死他,尉遲敬德及時趕到大喝一聲,李元吉本來就怕尉遲敬德,趕緊逃跑,被尉遲敬德一箭射死, 這便是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的自強西路和華強路一帶。

為什麼叫自強路?

還得從明朝末年說起,當時,童家巷、張家巷、廟後頭、中架村和北郭上村五個村逐漸形成一體, 統稱午門坊。午門坊這個名字是因為自強東路緊挨著大明宮而得。據說,當時大明宮南邊還有一座城門叫作午門。後來大明宮因唐末戰火被毀,而午門坊這個名字卻保留到明朝。

自強路這三個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一是1934年,楊虎城主政西安,修建隴海鐵路。周圍的道路都是土路,下雨天不僅溼滑,而且還有積水,給往來乘坐火車的人帶來不便。這時,-個叫作黃自強的人自發組織這裡的村民用煤渣把泥土路鋪上,並將道路拓寬,後人根據黃自強的名字把這條路命名為自強路。

第二種說法是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西安為了表示抗戰的決心,將城北的道路取名為自強路,意思為自力更生,發憤圖強。

玄武門之變竟發生在自強西路?

如今的自強路兩旁綠樹成蔭,東西車水馬龍。《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不僅是一條4.7公里的自強路,還有歷史的延續,年華的生生不息。

轉自《長安處處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