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年來,日益增長的健康與養老需求和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為康養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誕生出無限的市場空間。

從2020年起,出生於“1960-1975”的一代人開始逐步進入60歲,改革開放以來掌控了中國社會絕大部分財富、資源的群體集體進入老齡化,這勢必將推動中國養老產業走向風起雲湧、群雄紛爭的黃金時代!

未來20年,將是中國養老產業的黃金20年——以十九大報告“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契機,中國養老產業的頂層設計與政策架構已初露雛形。我們堅信,在這個人類歷史的偉大進程中,將會湧現出一批世界級的明星企業與偉大IP,他們將會給這個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奉獻無數經典。

國務院常務會議,每人案前擺放著一份關於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彙報材料,其中相當篇幅是擬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重點項目目錄,涵蓋環保、交通能源、社會事業等10多個領域。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小鎮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康養小鎮是指以“健康”為小鎮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閒、旅遊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16萬億支柱產業加速放管服改革

總理關於“健康產業將發展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的定調,可以說為醫療健康產業人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國家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決心之大令人振奮。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健康中國2030規劃》則直接給出了到2030年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6萬億。16萬億的市場規模將如何做到?如何才能調動各方資源加入到做大醫療健康產業的蛋糕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醫療健康領域的放管服改革。

昨天醫生還是單位註冊,一夜之間就成了區域註冊;昨天醫生開診所還難於上青天,一夜之間個體診所設置就不再受規劃限制……

對此,從近幾年來國家密集出臺的一系列解放醫療健康領域生產力的給力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在放管服方面,改革將持續且深入,可以預期的是,尺度越來越大的改革措施將陸續出臺。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1、規劃思路

1、資源優勢。

適宜創建發展康養小鎮的地區,一般應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在這個基礎條件上,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康養小鎮。

如擁有宗教文化、長壽文化、溫泉資源、醫藥產業資源等等。可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閒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2、產業特色。

康養小鎮的產業應該是以健康為主的, 如養老產業、休閒農業產業、度假休閒、健康食品產業、體育產業等。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3、功能明確。

康養小鎮不同於一般的小鎮,它的功能性更強。以體育產業為例,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2、建設標準

康養小鎮年均PM2.5值小於或等於50。

該區域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大於或等於5000個/每立方厘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不低於1000—1500個/每立方厘米)。

村鎮環境優美,乾淨整潔。

附近100公里之內有高鐵、機場、高速,交通方便。  

活動範圍在3平方公里以上。

有發展醫療產業的環境基礎。

2、開發類型

1、文化養生型。

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於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遊產品,使遊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迴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託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託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2、長壽資源型。

依託長壽文化,大力發展長壽經濟,形成食療養生、山林養生、氣候養生等為核心,以養生產品為輔助的健康餐飲、休閒娛樂、養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養生養老體系。

3、中醫藥膳型。

藥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遊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閒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製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4、生態養生型。

以原生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閒旅遊為發展核心,重點建設養生養老、休閒旅遊、生態種植等健康產業,一般分佈在生態休閒旅遊景區或者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區域。即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閒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5、養老綜合型。

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同時擁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群體,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閒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為老年人打造集養老居住、醫療護理、休閒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養老小鎮。帶動護理、餐飲、醫藥、老年用品、金融、旅遊、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6、度假產業型。

居住養生是以健康養生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健康養生方式。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築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養生設施及服務,併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7、體育文化型。

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8、醫學結合型。

康療養生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徵進行的以藥物康復、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閒活動進行的康復養生旅遊產品,包括康體檢查類產品,它是醫療旅遊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3、如何規劃

1、因地制宜。

首先根據自身特色,確定小鎮開發類型。若無特色資源,可以植入相關特色與功能。對於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要進入康養小鎮開發,通過旅遊的搬運功能進行特色植入。這類型一般僅適合長壽文化型、生態養生型,醫養結合型或養老小鎮型開發。

生態養生型要求小鎮有較好的環境基礎,後期要改善和維護小鎮生態環境,同時培育和引導養生養老產業進駐,發展養生產業,進行生態養生型開發。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2、多元化開發。

其次在規劃時要強化健康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康養小鎮必須強化健康養生養老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以健康養生、休閒養老度假等健康產業為核心,進行休閒農業、醫療服務、休閒娛樂、養生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3、整體化運營。

最後在運營管理方面,要立足於小鎮自身特點,以市場化開發為主導,確定項目的開發主體、開發模式、招商及運營模式等,形成系統化的運營管理流程,推進健康產業鏈的高效發展,實現小鎮的經濟效益增長。

在“健康中國2030”、“鄉村振興”雙重國家戰略下, 為康養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環境。


國務院重磅出臺:康養文旅小鎮上升為國家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