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马东曾说过:“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眼中,会被解读为不同的意思。

原因出在看的人身上,也出在表达的人身上。

因为感觉到自身写作水平有限制,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月看一本写作指导类书籍的目标,就在上个月看了《金字塔原理》后,我意识到一件事: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有时候,被误解可能不怪理解的人,许多人作为表达者,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讲清楚。

就像我时常会有种感觉,觉得写出来的东西比实际内心想的内容差很多,好比脑子里想空中楼阁,写出来的东西却是豆腐渣工程。

事实上,一篇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来,因为好的文章都有一个共性:思路清晰。

如何写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是《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致力解决的问题。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金字塔原理》简介:

这是一本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书籍,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第一位女性顾问。

从业以来她致力于利用自己的写作特长帮助麦肯锡员工提高写作能力,《金字塔原理》的内容就是旨在帮助读者将思考的内容有条理地用说话、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

书中提出了几个在写作中很实用的步骤及规则:


1、梳理逻辑,得出中心思想

文章写得好不好,撇开文笔不谈,最主要还是要看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

就像小时候语文老师一直强调的:立意很重要。一篇文章写下来,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统领起文中的所有内容,这个中心思想就好比金字塔塔尖,落笔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服务中心而存在。

思路清晰的情况下,写文章好比串珠子,一颗一颗纵享丝滑,作者写起来得心应手,读者读着也不费力;如果思路不清晰,不仅作者写着吃力,读者通篇看下来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梳理文章逻辑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自下而上法,就是将所有想到的想法观点都先写下来,再观察所有观点中间的内在逻辑,找出共同的观点,存同去异,形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法,就是先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再从这个中心往下一级一级发散观点,直到发散出来的观点能将这个中心思想阐述清楚。

作者同我都更倾向于第二种,其不论是提高写作能力还是锻炼思维都能比第一种方法更有效。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2、把握开头,写好序言

开头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不用说,大家都懂。从前的文章就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到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看文章,对开头不感兴趣就直接划掉了,因此,如何写好一个开头显得更为重要。

至于怎么写,作者给出了一个万能的序言套路:背景-冲突-疑问-解答

简单解释一下:因为事件A导致出现了事件B,读者对事件B产生了问题C,作者要对问题C做出回答D。其中A就是背景,B是冲突,C是疑问,D是解答。

A、B、C组成了一篇序言,并在序言结尾引出了文章占最大篇幅的内容——对读者可能提出的疑问,作者进行解答,也就是D。

这样的开头方法虽然比不上爆文作者们各式炫丽的开篇,但却胜在简洁实用。对于实在想不出怎么写开头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训练方法。对于公文类的实用文章尤为有奇效。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3、两个维度把握内容

一篇文章最基础的结构是『总-分』或『总-分-总』结构,按金字塔原理来拆解的话,就是『中心思想-论点-论据-总结』这样的结构。

除开中心思想和总结部分,由论点和论据组成的文章主体内容也大有搞头。

就像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分为纵向的自我发展和横向的行业趋势两大块一样,文章的内容也会有纵向和横向两大维度。

纵向指的是内容的深度,提出的论点和论据要在逻辑上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常见的写作方法是『疑问-对话式』,简而言之就是作者抛出一个读者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下一句话对此进行解答,也就是自问自答。

横向指的是内容的广度,从不同方面对中心思想进行阐述。评价一样事物时我们往往不能过于片面,就像我们评价一种食物好不好吃,往往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展开,“色香味”,也就是视觉、嗅觉、味觉这三个维度组成了食物评价最基本的广度。

书中也列举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演绎推理』,这种推理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举个例子:

小明喜欢吃甜食→糖是甜的→小明喜欢吃糖

这种逻辑推导模式就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可以用于比较简练的观点阐述。

还有一种是『归纳推理』,就是从事物的现象中总结出共同规律的归纳过程。举个小学数学的例子: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三角形内角之和的推理

这种推理过程在写作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很多讲解步骤、流程的文章也会用这样的逻辑来结构文章。


虽然这本书更多的是针对公文和商务文写作,却对我的写作思维有很大启发。

写作这件事,从本质上是一个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作者写下来的每一字都代表了他的思维方式,展现着他的逻辑水平。也正因此,很多人都将写作视作训练思维、梳理逻辑的一个绝途径。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要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在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谁都逃不过写流水账这一关。小时候老师提倡的“我手写我心”,往往到最后都会变成生活琐事大全。

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生活的表象,却没有真正思考过内里的原由。

就像小学生日记写“今天种的花开了,我好高兴”就没了,但后面为什么花开了我就那么高兴,在花开之前我经历过什么,才让我从花开了这件事中获得幸福却没说,而往往就是这背后的原因更让人感兴趣。

所以当想清楚后,这句话可能会变成“细心照顾3个月,今天我种的花开了,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进而聊聊自己在种花时候收获的喜怒哀乐。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遇事的时候多想想,抱怨事情本身并没有用,想想发生的原因以及怎么改变才能对你的人生起推动作用,而那,才是你真正要说的东西。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2、开个好头很重要

大部分时候,我写开头都是很随心所欲的,想到什么写什么,一心奔着写内容去。写完内容就取标题,很少有改开头的情况。

但其实写开头就跟取标题一样重要。标题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点进来看,而开头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继续往下读。

事实上,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地方是应该被忽视的。

开个好头,既是对读者的责任,也是给自己的一份信心。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在表达你的真心

面对不同的人,说话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写出来,效果却是不一样的。

只有想着尽力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藏着掖着,才更加能获得世界上其他人的共鸣,在写作一事上你是孤独的,但在世界上,却有着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你的文字,而感同身受。

这难道不觉得很美好么?

《金字塔原理》:先想好自己想说什么,才能真正说出来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写作的指导和思考的方法,但它其实还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是写作、说话、思考,其实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精神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循环,通过一次次的内省、尝试,最终那些能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们的人生定会受益良多。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