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大學,是父母送孩子到大學好,還是孩子自己去大學好?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還是要去送一下孩子的。

一是實際瞭解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二是給孩子一些關愛和支持。現在的孩子雖然都很獨立,表面也很成熟,但是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難免會有不適應。家長去送送孩子,給一些鼓勵,增添一些動力,得到一些溫暖。

三是有機會和班主任或輔導員老師進行一下接觸,多一些溝通,為以後孩子的發展還是會有些好處。


九年級六班班主任


第一次家長儘量送孩子到大學去,但之後的每次開學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我當初大學報到的時候,認為自己可以一個人去報到,不需要家長的陪同,但是在父親的堅持下,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讓父親送我到大學。現在想來當時幸好是有父親的陪伴,否則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才好。

第一:從車站去學校的過程還是很麻煩的,報道的時候兩個人比一個人好。

大部分的新生都是外地來的,那麼不管是選擇火車還是汽車,從車站到學學校的這個過程是很麻煩的,我當時犯的第一個錯,選擇去學校的時間比學校規定的時間早了一天,從而當時車站是沒有學長學姐迎接的,第二個錯誤是我沒有提前做好路線的瞭解準備,當我和父親出來車站,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公交站,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去那個地方坐車,雖然說最終選擇了出租車,但是在老一輩的父親看來那錢其實是不應該花的。第三個錯誤,拿著行李等東西直接去了學校想報道,但是被告知第二天才可以報道,於是和父母在學校裡面的街道找了住宿的地方。第二天才開始了報道的事項,而在報道的過程中,一個人也是不能很快辦好的,其次就是搬運行李的事情,大部分的學校會安排高年級的學長幫忙,但是也存在一些學校是不安排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是孩子自己一個人去的大學,那麼就會很麻煩的。

因此,第一次是非常需要有家長的陪伴的,至少有一個家長陪著,這樣是可以避免例如說需要什麼地方辦什麼手續,另外一個人需要留在原來的地方看管東西等。

第二:家長陪伴著的大學報到對孩子和父母都很有意義

大學是我們從小就嚮往的地方,第一次走入大學的校門的心情是激動的,是迫切的想要與人分享的。

而父母陪伴著孩子一起來到大學報到,對於父母來講這是一種驕傲,看到自己的孩子走進了自己一生都希望孩子考上的大學,自己還陪著孩子一起來到了這個地方,這是一種非常值得回憶的經歷。對於孩子來講,自己一直的辛苦如今有了結果,自己不僅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還是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了自己一直嚮往的地方,這是一種難以表達的激動感情。

我們學校當時是有個拍照紀念的活動的,當時是可以選擇性的決定自己是否要和家人一起站在報道的地方拍照紀念 。

第三:一旦有什麼意外的事情發生,父母在身邊那就很安心

這樣的情況很少 ,但是還是會有可能,一般來講報道的第一天所有的學生和家長都是很激動開心的,但不乏會出現一些不太好的情況。

例如:有的學校是會提前安排好床位等,但也存在一些學校是讓學生自己到宿舍選擇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保證我們遇到都是很禮貌講道理的人。因此,父母陪著一起去報道還是很有需要的。

結束語:

總的來講,我個人還是建議在第一次大學報道的時候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考慮到方方面面都是很需要的。

以上是我個人通過自己的一些經驗給出的建議,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也歡迎點贊評論一起探討,也非常歡迎您的關注哦。


不語姑娘



我個人認為由父母送孩子到大學好,還可以順便旅遊,一舉兩得。


2015年八月十二日,因為陝西師範大學8月15日新生軍訓,我們一行6個人從四川送我女兒去陝西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讀書。6個人包括:她外公、外婆、姨父、姨媽,還有我們夫妻倆。

我們之所以送孩子去大學讀書,主要原因是孩子從小到大除了讀書,根本沒有社會經驗。當時坐火車(硬座),車廂內人特別多,孩子的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手機、電腦🖥、行李,如果丟了非常麻煩。

之所以送孩子去大學,我們大人們還想去陝西旅遊。秦始皇兵馬俑、華山、大雁塔、大唐芙蓉園、華清池、西安城牆……我們送女兒報道註冊結束後,我們痛痛快快的玩了幾天,現在想想真爽啊!

當然,如果你們家長要鍛鍊孩子的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讀大學。
不過有些關鍵的東西最好辦理託運和快遞,以免孩子沒有出過遠門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我相信如果你的孩子是去外省讀大學,9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送孩子去大學讀書的。

(第一張圖片來自網絡,最後三張照片都是我女兒畢業照的)


平淡是真oymlq


我是送孩子到大學的。說說我的想法:

第一,多享受一下父母的權利,最後一次陪孩子上學。很多孩子大學成了他們最高的學歷,也就是父母最後再陪孩子一次去學校,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一路陪孩子走來,見證了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有始有終的再進一次做父母的義務,以後,在也沒有機會手拉手的送孩子上學了,四年後,無論孩子是讀研還是工作,父母這跟柺杖,孩子都會遠遠的拋開,想想心裡好不舒服,彈指之間,孩子就要飛出巢穴,展翅高飛了,多陪孩子一程路吧,看看孩子大學四年學習生活的地方,見識一下孩子大學的室友乃至家長,不僅僅是一種對孩子的負責,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第二,把孩子送到大學,可以參加孩子的迎新家長會,多瞭解一下孩子的專業和未來就業考研信息。面對面的和老師近距離的交談,是很難的的一次機會,這個時候一般本學院的領導和輔導員會耐心的回答家長的問題,會有一些信息同家長分享,會建群,會留下其他的交流方式,以後,天高皇帝遠的,你有疑惑在家也可以通過家長群的家長,或者老師間接的瞭解孩子的動態,有助於幫助孩子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去宿舍看看,還有可能碰到孩子舍友的家長,我就和孩子宿舍的家長相互留了微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有事相互溝通一下,效果很好。

第三,送孩子上大學,也是一場難得家庭旅行。我兒子的大學在上海,去年我們一家三口在孩子開學前幾天就踏上了路程,第一個走進了宿舍,和孩子一起打掃衛生,收拾行李,安頓好後,我們陪孩子到處逛逛,欣賞一下大上海的美景,吃吃大街小巷的美食,幫孩子瞭解一下週邊的風土人情,以後,就算和孩子聯繫起來,也多了不少談資,未嘗不是一件快事。孩子上大學後,離我們原來越遠,如果你對他的大學一無所知,對那個城市不曾涉足,你會發現,連打電話都不知道說啥了,不要讓自己掉隊,就得不停的學習,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每一次機會,而送孩子上大學,也就是難得參與機會,所以,一定要參與期中。

我也見過孩子自己去上大學的。快遞生活用品過去,自己一個揹包,一個拉桿箱,手機帶路,瀟瀟灑灑哪裡去不了?!孩子可能還喜歡這樣的方式,尊重孩子自己吧,怎麼做都有道理,自己去上大學,也是一種能的鍛鍊,但是父母會為孩子的大學瞭解少一些,看你自己的取向了。


DT2001


我認為,父母送孩子去上大學比較好。一方面和孩子出去旅遊一趟,算是慶祝,另一方面,上大學,畢竟是孩子獨立出遠門,安全性很重要。

兒子去年參加高考,和多數父母一樣,我們先是和兒子一起去貴桂 旅遊了一週,然後陪孩子去大學報道。現在回想起來和孩子在一起的那二十幾天,感覺真的很美好。

陪孩子去上大學,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為孩子缺乏獨立精神,而是因為大人想通過送孩子,出去玩一玩,徹底放鬆一下。陪伴孩子上學12年,父母太累了,現在孩子要上大學了,父母終於可以徹底解脫了,不用再管孩子的學習了。這對父母來說,是一場重大勝利,所另外一方面,出於安全考慮,送孩子上大學也是很有必要的。以借送孩子上大學之機,旅旅遊,算是犒勞自己吧。

畢竟多數孩子都是第1次獨立出遠門,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如果上學途中再發生點意外,那家長就後悔終生了。而且現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丟三落四慣了,如果不小心將報道所用的各種證件丟失,那可就更麻煩了。所以為了保險期間,家長選擇送孩子上大學,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說讓孩子自己去上大學,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其實要培養獨立能力的話,也不在乎,這一次兩次的。而且孩子未來的生活裡,到處都是坎坷,每天都有鍛鍊的機會。而被父母陪伴的機會,卻已屈指可數。


其實,家長送孩子上大學,最大的意義,是這種儀式感。父母將孩子親自送進大學,這種無言的行動是在告訴孩子。你長大了,你要過自己獨立的生活了,父母也要回歸自己正常的生活了。從此以後,你就不再是小孩子了,你是一個成人了,你會更獨立,更堅強。

如果有條件的話,就送孩子去上大學吧!


花朵5506


目前距離孩子入大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們也都要忙著為孩子準備各種物件,生怕孩子在上學的時候漏帶了些什麼,哪知道孩子他竟然對我們說了這句話:“我自己去報名吧,你們就別陪我去啦”!

當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和妻子正打算曬給孩子上大學買的一床墊背,妻子找理由離開了,只把我一人楞在這。

看著比我還高出一截的兒子:嘴邊一片青灰色鬍鬚,這小子長大了,對自己自信,聰明得很啊!

晚上睡不著,被妻子問起,到底還送不送孩子去上學?

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送孩子外出上大學,可能是他們第一次進入大學門口,也是第一次出遠門。

這從的出發將會是父母和孩子一生難忘的旅途,是對父母這麼多年辛苦養育的褒獎。

記得表姐在送女兒上大學的那一天,一向內斂的她破天荒在朋友圈發了九宮格的照片,每一張都是母女倆在學校各個角落比著剪刀手,笑容都快溢出相框了。

我們都調侃她“得意忘形”,她卻很霸氣的說:“我自己養大的女兒,我必須得意”!

十年寒窗苦讀,父母則是孩子求學之路中永遠都佇立的後盾。在孩子埋頭苦讀的日子裡,父母也在奔走忙碌著,擔心孩子學不好,又或者擔心孩子是否學的不輕鬆。

孩子踏入學校的大門,這就代表著孩子勤奮的結晶,更是一個家庭的階段性成功。

這可不僅僅是屬於孩子人生裡的一個重要時刻,也是父母生命中一個重要時刻。

父母從來不會去在意孩子嘴裡的一句“謝謝”,他們最幸福的事就是能陪在孩子身邊,分享他的苦惱和快樂。陪伴著他走進他努力勾畫的夢想世界內,去分享他得償所願的歡欣和自豪。

真一點都不誇張的去說,父母送孩子去上大學,則是父母一生的驕傲。


名師網課


當年女兒考上大學,希望自己獨自去學校報道。

後來有機構贊助父母火車票陪同前往,我們才一起同行。

事後分析,幸好我們送她上學,如果自己去大學,一個人還真忙不過來。

1、行李運行困難。

我們當時好像帶了三大箱行李,雖然有車接送,但是行李運上運下,搬過天橋,三個人依然異常辛苦。

不過現在提前算好時間,先把行李辦理託運倒是可以省不少心。

2、報到時事務太多。

我們送女兒那天,早上到北京,大概十點多到的學校。宿舍整理,超市購物,辦理各種手續,女兒被一波一波的人叫走,具體什麼事情搞不清楚,反正一刻沒閒著。

我們兵分兩路,依然忙活到晚上,一天都沒顧上吃飯。

3、父母送行,孩子更安心。

如果孩子極少遠行,獨自出門難免心理緊張,也有可能因為疏忽造成麻煩。

如果有父母陪伴,心理會踏實一些。如果父母根據實際情況多一些囑咐,也可以為他儘快適應大學校園生活提供一些幫助。


媽咪老師


我上大學的故事

當年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正值農忙季節,正好碰上一位親戚的朋友家的孩子跟我考上同一所學校,所以父母就放心把我交給不太熟的人就回家了。那時候從村裡到縣城裡讀高中就算是到過的最遠的地方了,上大學是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20多個小時的綠皮車,一路上都不太敢睡太沉,好在年輕人精力旺盛,就那麼熬過來了。

到了火車站,學校就有接站的志願者和大巴,一路護送到學校,也有志願者引導辦理各種手續,非常熱情,手續也簡單,很快辦完了,又有志願者幫忙把行李送到宿舍,因為我是一個人來的,接我的師兄還幫我把床鋪都鋪好了,特別感動,輔導員老師到寢室看望新同學,居然能一口叫出我的名字,驚訝之餘,心理還特別暖。

除了路上有些擔心之外,到學校後一切都比較順利,主要是學校在很多方面都為新生同學考慮得特別周到,所以不用特別擔心。

謹防騙子

但是對於剛入學的新生,往往也是各種騙子緊盯的對象,所以還是要特別注意。也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剛在寢室安頓下來,一位聲稱師兄的人便到寢室推銷英語報紙,寢室幾位同學經不起忽悠便交了300塊錢訂了,看那位“師兄”煞有見識的等級姓名,寢室號等,很多同學都相信了,但是後來卻一直沒有收到訂的報紙,才發現是上了當。

另一件事,是大二上大學,在火車站等車的時候,一個陌生人見我是一個人,便藉口上前搭訕,扯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後來逐漸就想套取的我的個人信息和家人的電話,前後大約聊了一個多小時,雖然我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騙子,但是自己一個人出門在外,也只好處處小心應付,最後在對方的死纏爛打的情況下,編了一些假的信息糊弄過去了,藉口自己上火車走開了。最大的可能是騙子取得個人和家裡的聯繫方式後,打電話給家裡人說孩子在外面出了什麼事然後讓家裡抓緊時間轉賬打錢等等,家長一著急,上當受騙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的孩子最好有家長陪伴

但是現在治安環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學校的出入審核也嚴格了許多,出現類似騙子的可能性相對低了很多;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跟父母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上當受騙的幾率也比較低。但是報道當天,畢竟人多混亂,自己也分不清哪些是老師同學,或者真的有騙子等,而且騙子的花樣百出,對於缺乏社會經驗的孩子來說,有時候難免疏忽,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父母送孩子到學校安頓好後相對能更放心一些。

送孩子到學校一舉多得

孩子考上大學,對家庭來說是一件大事,所以現在送孩子的隊伍往往十分龐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人上學,全家出動。送孩子的到學校,其實是一件一舉多得事情,一是一家人都可以參觀一下孩子的學校,瞭解一下學校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二是適當幫助孩子安排生活上事情,可憐天下父母心,幫孩子安排好一切只為安心;三是順便就當家庭旅遊了,看看孩子上學的城市。

對於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把他送到學校後,其他事情完全可以交給他自己來做,也可以讓他自己熟悉校園並適應大學生活。

現在交通方便,也很少有家庭會因為經濟上的原因無法送孩子到校,即便想要放手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也不用急於一時,所以,有時間還是建議送孩子到學校吧。


象牙塔裡講故事


當然是白己搬著行李獨自去上學會。有的孩子依賴父母習慣成自然,自己省事就好願讓家長送並讓家長到宿舍為自己把被褥鋪好。有的學生就不讓家長送,自己去校報導,我們院一戶人家她外孫考到武漢,家長覺得太遠不放心,就要送,但他堅決拒絕,自己去了。對孩子應放手,也應放心,上大學已成年了,獨立處理自己的自己的事為好。


海浪139634508


這情況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孩子們的經歷不同,在上大學這個事上也不同。對於沒怎麼出過門的孩子,家長的陪同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任何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就是考上了一個大學而已,你不能指望他立馬變得所有事都獨立自主了。如若家長之前就刻意鍛鍊過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有比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家長也不一定非的陪著去,但是如果孩子的同學們都是家長陪著去的,孩子可能會有點小小的失落。

當年我就是爸爸和叔叔陪我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