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諸樂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別署南嶼山人, 孝豐鶴鹿溪(今安吉塘浦)人。父諸獻莊,清光緒年間秀才,擅長詩文,好金石書畫,以“耕讀傳家”為本,授徒鄉里,不求仕進。諸樂三得父親啟蒙,誦習詩辭古文,酷愛金石書畫,尤為仰慕吳昌碩的書畫篆刻。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但因從小身體瘦弱,奉父命攻讀醫書,1919年,就學於杭州中醫專門學校,期間不忘詩書畫印的學習,常與師友切磋學習。1920年,轉學至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得校長丁甘仁、儒醫曹家達器重。在丁先生課後,諸樂三常去先生家中見習,抄寫醫方。學醫之餘,樂三對詩學情有獨鍾,參加曹家達創辦的滄社活動,並得其親授,詩風日趨成熟。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在上海時與仲兄諸聞韻同住吉慶裡吳昌碩家,除專心就讀醫學外,更傾心於書畫藝術,並常常求教於吳昌碩,得其教誨。吳昌碩曾贈《佛手水仙圖》並五律一首:“何藥能醫國?躊躇見性真。後天扶氣脈,本草識君臣。鶴麓有源水,滬江無盡春。霜紅尋到否?期爾一流人。”對諸樂三勉勵有加,寄以深切厚望。與缶翁朝夕相處四年,得其親授,悉心揣摩,深入堂奧,吳氏謂“樂三得我神韻”。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1922年,因仲兄諸聞韻赴日考察,諸樂三代其在上海美專授課,得劉海粟校長好評。1923年,上海美專成立中國畫系,諸聞韻擔任系主任,諸樂三成為上海美專最年輕的中國畫系教授,教授花鳥、書法、篆刻課,以及後來的中國畫論、詩詞題跋等課。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與陳師曾、潘天壽等並肩作戰,他們所做的繁瑣細碎的教學工作,是現代中國畫教學的奠基工作,他們當之無愧地成為現代中國畫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諸樂三還先後擔任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上海中華藝術大學及杭州國立藝專教授。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教學之餘,諸樂三時向王一亭、朱強邨、諸宗元、馮君木、任堇叔等前輩請益,詩文書畫造詣日進。1932年協同諸聞韻組織“白社”,和同仁姜丹書、朱屺瞻、潘天壽、張書旃、吳茀之、張振鐸等切磋畫藝。1935年,應劉海粟邀請參加“百川書畫會”,與會的還有黃賓虹、夏敬觀、潘天壽、張善孖、張大千、王個簃、謝公展等,定期聚會,吟詩、作畫、論藝,後又參加西泠印社、中國畫會等藝術組織。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抗戰期間因避難攜兒返回故里,諸樂三有詩紀其事雲:“倭寇呈強暴,揚旛海上來。誰知將戰陣,竟爾逼山隈。苕上連烽燧,鄣南半劫灰。潛身何處好,溝壑與蒿萊。”災禍之年,他更是施捨醫藥,救濟災民,深得鄉民愛戴,桑梓父老有口皆碑。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1938年,仲兄諸聞韻任教的國立藝專在湖南沅陵復課,應兄之請,諸樂三隻身前往沅陵為聞韻診治肺病,同時受聘於該校,與伯兄聞莞、友人潘天壽朝夕相處。年底,諸樂三與潘天壽同行,陪同病重的諸聞韻回鄉。後在孝豐的浙西第二臨時中學、浙西第二臨時師範任校醫、國文和美術教師,同時還常為鄉人施醫治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抗戰勝利後,重返上海美專執教,同年八月受潘天壽之聘到杭州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兼課。1947年起,辭去上海美專教職,正式受聘於杭州國立藝專。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精神振奮,以繼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1955年與潘天壽、吳茀之等重建中國畫系,專程赴上海招兵買馬,物色人才,為中國畫系的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1962年,學校受中央文化部委託,籌辦書法篆刻專業,諸樂三為主要籌備成員,傾注了滿腔心血。次年中國畫系書法篆刻專科首次招生,成為全國美術學院中獨一無二的書法教育陣地。1979年學校招收書法篆刻碩士研究生,年事已高的諸先生不顧體弱多病,仍然挑起導師的重擔,所培養的一批優秀人才,都已成為書法界的中堅力量。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諸樂三多次遭受逆境,但他對教育、藝術耿耿戮力,始終如一。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1978年,浙江美院建校五十週年之際,諸先生揮毫作《梅蘭竹菊》祝賀校慶,並題詩:“梅蘭竹菊,花卉菁華。雨露培育,常發奇葩。藝苑有此,自然堪誇。從春徂秋,朝日摩挲。人以為畫,我以為家。”他以“四君子”象徵美院是個親密無間、團結向上、百花爭豔的藝術搖籃,抒發了愛校如家的深切感情。諸樂三先生從事美術教育事業凡六十載,春華秋實,桃李遍及海內外,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繪畫殫精竭慮,不遺餘力。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諸樂三繪畫最為早熟,在全面繼承吳昌碩藝術外,又從吳氏“金石味”中脫出,迴歸傳統文人畫趣味,吸收青藤的豪放、白陽的靈秀、八大的奇崛、石濤的多變,廣採博覽,為我所用,形成既似缶翁,又有別於缶翁的風格,開拓了“形氣兼重”的繪畫風貌。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諸樂三擅長寫意花鳥,兼工山水,題材既有常見的梅、蘭、竹、菊等,諸樂三此類作品最多,其執篆籀之筆,表現如錐畫沙、屋漏痕、折釵股的線條,又喜畫紫藤,以草篆寫藤,中鋒揮灑,亂中有序,筆走蛟龍,渾厚靈動,自成一格。至於草蟲花鳥,則多取八大、黃癭瓢、任伯年、王一亭諸家,於畫面增添不少生機,有別於吳昌碩基本不畫鳥蟲的畫風。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因諸樂三生長於安吉農村,對農作物有很深的感情,使之成為筆下很重要的畫材。諸如棉花、玉米、水稻、瓜果、豆莢、冬筍、芋艿之類,極具鄉土氣息,拓展了吳昌碩繪畫題材。他擅於從平凡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詩情畫意,作畫強調立意、意境,作畫前深思熟慮醞釀詩意,通過傳統筆墨表現大自然景物的樸實、純潔之美,故其畫中有詩,回味無窮。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花開吉貝白茸茸,閃爍銀光耀碧空。老筆紛披無俗慮,牡丹不畫畫棉叢。”(諸樂三《棉叢圖》題畫詩),著名花鳥畫家王個簃先生曾作詩稱讚諸先生藝術成就:“騰蛟起鳳鬱奇姿,早在師門擅風貌。今朝百讀閃光芒,點畫推敲學到老。”


吳昌碩:樂三得我神韻!(高清65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