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先生在世的時,他的一位美國親戚對周老說:望九之年而健康一如60歲的人,平常吃些什麼營養品呢?

周老先生說:基本吃素,青菜,豆腐,牛奶,雞蛋。

我們知道都青菜,豆腐,牛奶,雞蛋都是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其實我們人類的身體內除了水就是蛋白質,約佔身體的17%,我們的頭髮,指甲,皮膚及肌肉組織幾乎完全由蛋白質構成。

活的細胞需要蛋白質作為它們的架構,生物體如果缺少了蛋白質就無法生存。

植物可以合成它們本身秘需的蛋白質,但是動物就必須由食物獲得。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那麼人體內的蛋白質有多少種呢?我們又要怎麼樣來獲取呢?

人體內的蛋白質是由22種氨基酸所組成,這22種氨基酸廣泛地分佈在於大部分的動物的植物性食物中,其中8種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完全要由食物則可以由身體自行合成。

我們需要知道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異亮氨基酸,亮氨基酸。賴氨基酸,甲硫氨基酸,苯丙氨基酸,蘇氨基酸,色氨基酸,纈氨基酸。

在自然界中,蛋白質都是與脂肪或碳水化合物以脂蛋白或糖蛋白的形式出現,蛋清,乳酪及瘦肉中的蛋白質,是我們所能發現最純的蛋白質。對於我們的營養來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尤為重要。植物的種子,如堅果,豆類及穀類,情形也是一樣的,動物性的蛋白質來源包括所有的肉類,家禽及魚類等食物。

下面的圖片可以清楚的明白蛋白質在身體內的新陳代謝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的補充蛋白質,我們會受到下列的影響:

當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時,身體就會利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來產生能量。但是身體末要合成酶及激素,人體內組織的修補都需要蛋白質。對於肌肉組織而言,如果只把老舊的細胞分解掉,沒有新合成的細胞補上,肌肉就會變得逐漸衰弱,使人變得面黃肌瘦。

蛋白質和氨基酸是身體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好比房屋想要建得堅固就必須要有好的水泥,磚塊,同樣的道理,身體的組織要要發育健全,有賴於均衡的飲食,提供其所需的各類蛋白質。

人類在成長期間需要的蛋白質的量最大。但是過了這段成長期之後,蛋白質的供應依然重要。就如建築物中的磚塊,使用久了需要修補。組織中的蛋白質也是一樣需要修補。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無論我們處於哪個生命的階段,飲食中的都需要足夠的蛋白質,我們需要蛋白質來構成身體的組織;成年之後,身體也需要蛋白質進行修補工作。

我們的血液裡的血紅蛋白是血液中含鐵的物質,幾乎是由蛋白質所組成;體內的很多生化反應都需要酶的參與,這些酶也由蛋白質構成;總之,蛋白質在我們人體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去正確的補充蛋白質呢?

科學家經過研究證實,豆類,穀類,水果及蔬菜及肉類一樣,可以為人體提供完整的氨基酸。

雞蛋包含了人類所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是完全蛋白質,它的生物價值為100,這說明蛋所提供的蛋白質能完全為身體所吸收利用。

牛奶也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它的生物價值為75。低的生物價值表示此種食物缺乏某些必要的氨基酸,但是並不表示此種食物營養價值低,如果搭配其它食物,則可以補足它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從而提高這一搭配食物的生物價值。

例如:燕麥和牛奶(穀類與乳品),花生醬與全麥麵包(豆類與小麥),等等。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那麼人們一天到底需要多少量的蛋白質才是對人體的健康及成長有利的呢?

這個問題長久以來備受爭議。

20世紀初的研究工作顯示,每天大約只需40克蛋白質就夠普通人體所需。不管是吃肉還是吃素,重要 的是獲得均衡的各類氨基酸,而不是大量的某種氨基酸。

對於減肥的人來說,要多注意去計劃你每日飲食及蛋白質攝取量,對於食物的營養價值瞭解愈多,就會對食物的調配愈容易,這樣,就很容易獲得均衡的營養,身體也就可以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下列圖片為大家提供蛋白質含量參考標準:以100克食物蛋白質含量為基數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周有光為什麼活到112歲:他吃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