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拿出80多年前“借条”,红军借款400大洋,如今还了多少?

对红军比较了解的应该知道红军最早是出现在一副对联上,当时1927年黄麻起义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县里面有名的书法家高兴的为此事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民政府大门: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这幅对联一出,在当地引起非常大的反响,人民群众自此喜欢把农民自卫军称为红军。这是最早关于“红军”的记载,到1928年时,中共中央决定将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到1930年后,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红一军成立之初,士兵武器落后缺衣少粮

大家应该知道红军这一路走过来非常艰辛,在成立之初,主要在河南、湖北以及安徽的交界地带活动,不断的建立根据地,中共中央为了将革命力量发挥极致,于是决定整编部队,同时成立一个鄂豫皖根据地。最后联合三个地方的部队统称“红一军”。

红军成立之初,就面对着各种围剿,加上物资装备的缺乏。所以一开始不是所有人都能配备枪支弹药,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大刀长矛。武器的问题可以克服,红军战斗力彪悍,缺少枪支可以拼命。但是粮食短缺,这个问题没法硬撑,这一直困扰着红军,因为红军不会像其他军队去骚扰百姓。


百姓向战士提供援助,红军一一写下欠条

根据地的百姓们看到红军的难处,纷纷慷慨解囊,援助红军,有钱的拿钱、有粮的拿粮。但是我们知道红军的宗旨是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但是由于战事吃紧,于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拿了百姓的东西他们就会写下欠条,承诺等有能力的时候再进行偿还。

另外但是受大环境影响,红军的队伍随时需要迁移,另外因为很多战争惨烈,很多将士的阵亡了。就拿红军长征来说,三十万人开始长征,等走完长征路之后只剩下3万不到的人,足见战事的惨烈。所以很多借条的借款人可能都阵亡了,所以这些借条在当时很少偿还。

湖北拿出家中尘封80多年前的借条,掀开一段峥嵘岁月里伟大的故事

在15年的湖北孝昌县金盆村贺家畈的一位70多岁的老农民杨明荣,从家里拿出了一张80多年前的红军借条回忆道,这张借条乃是他的祖父杨长银留下来的,上面记载红一军的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借款出具,上面写着借款人、借款原因已经借款金额。此消息一经发出迅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他们经过反复确认史料信息,的确这支部队曾参加阳平口战斗。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组织几波这种借款的兑付,很多地方可能因为消息闭塞可能不知道。所以很多政府早起都有这一块的预算。只是很多人没有去兑付。接着讲正题,当时400大洋在当时是不是一笔小钱,那它现在值多少钱呢,在民国初年,大洋还是比较值钱,一块大洋大概有现在的350元左右的购买力,到了后期开始贬值,在1930年时大概有100元的购买力,所以这笔钱大概值4万元,当地政府兑付了4万元,拿回了欠条。

这一场近乎一个世纪的借款终于告一段落,当年的杨长银是何其慷慨,这样义无反顾的接出400大洋。今日的政府又是何其的信守承诺,综管时隔多年,还是如数偿还。这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这样的政府,也会持续的得到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


最后也要感谢当年的红军,要感谢当年支援红军的人。

老农民拿出80多年前“借条”,红军借款400大洋,如今还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