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逼娃他舅李广利带七万骑兵投降匈奴?感觉此举不符合逻辑?

少卿之见


引言:

西汉中期的一天,今天汉武帝听内侍说皇宫的艺人李延年因为犯了错受到宫刑,没想到受刑之后李延年变得更加漂亮,嗓音也更加圆润温婉。汉武帝一是好奇,二是内心也有那么点龙阳之好,三是男宠韩嫣刚刚去世武帝内心空虚,便带着几个侍从来到李延年家中。李延年一见汉武帝来了受宠若惊,连忙起身给汉武帝表演节目:“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殊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的是如醉如痴,可是这歌中的佳人又在哪里寻找呢?正当汉武帝沉醉在歌声中时,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在汉武帝面前,汉武帝愣住了:“这,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北方佳人吗?”汉武帝一把抱起了女孩,疯也似的回到了宫中……

李广利剧照

这个女孩,就是继卫子夫与王夫人之后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子——李夫人!随着李夫人的受宠,她的亲族也先后被汉武帝提拔,哥哥李延年做了协律都尉,李广利做了大将军,弟弟李季也加官进爵,李氏外戚成为武帝时期继窦氏,王氏,卫氏之后又一崛起的外戚家族。可惜好景不长,在武帝晚年,李氏家族被汉武帝残忍的灭族,大将军李广利被迫投降匈奴,七万汉军损失殆尽,成为武帝对匈作战四十多年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李广利统兵在外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匈奴这一举动呢?

一.巫蛊之祸——李广利的小算盘

征和二年,西汉爆发了一场恐怖的惨案,史称“巫蛊之祸”,在汉武帝错误的发动下,上至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下至平民百姓株连者数不胜数。巫蛊之祸最惨痛的时期,汉武帝的丞相公孙敖,公孙贺,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接连被杀,整个西汉王朝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

刘屈髦画像

随着太子刘据的去世,皇位继承人的位子空了出来,很多有心人纷纷打起了小算盘,李广利便是其中之一。在他出兵攻打匈奴之际,丞相刘屈髦来送他,两人密谋拥立李夫人所生之一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在李广利看来,太子自杀之后,汉武帝已经时日无多,而昌邑王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儿子,他的母亲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人,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如果能把昌邑王扶上太子之位,那他们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就有了。刘屈髦欣然应允。

其明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汉书.刘屈髦传》

但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汉武帝早已尽知,在李广利出兵匈奴后,刘屈髦就因巫蛊问题被判腰斩,其家人也遭到株连,因为刘屈髦连带出了李广利与他密谋之事,李氏家族也因此被满门抄斩,李广利此时正领兵与匈奴交战,且作战不力,又听闻家族尽被株连的事情,无奈之下只得投降匈奴。

二.半吊子将军——李广利丧师辱国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重用外戚的皇帝,在对外作战方面最重用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是以外戚身份成为汉武帝的左膀右臂,当然,卫青与霍去病没有让汉武帝失望,可相比于前两位,李广利这个将军就有些名不副实了。

头一回,李广利率兵出征大宛,结果西域诸国因为害怕汉军不给提供饮水粮食,李广利还没到达大宛士兵就只剩下几千人且无法继续前进,被迫返回汉朝,气的汉武帝不让他进入玉门关,李广利只得在敦煌停留。再一回,李广利出兵匈奴,交战之后斩杀万人,可途中被匈奴军队包围,死命突出重围之后三万精锐损失了六七成,又一次的丧权辱国。想当初卫青一万部队就敢于直捣龙城,霍去病八百骑兵就足够纵横大漠,可到了李广利这儿,汉军出征往往是败多胜少,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啊!

天子以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以李广利为将军,伐宛。

——《汉书.李广利传》


汉军远征大宛

当李广利知道自己的亲族已经被汉武帝下了大狱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投降匈奴,而是希望通过击败匈奴将功折罪,可李广利打仗水平真的有限。由于他急功近利想要取胜,反而中了匈奴的计策陷入了包围圈,和他一起出征的七万汉军全部阵亡,李广利眼见胜利无望,家族又被武帝捉拿,只好投降了匈奴。

三.武帝没有爱情——李夫人失宠去世

汉武帝是一个多情的男人,他的一生有许多红颜知己,从卫子夫到李夫人,再到后来的钩弋夫人,对于这些妻子,汉武帝对她们都有爱,却都不爱,爱与不爱的分界便在于时间,当她们花容月貌时汉武帝对她们的宠幸可以称之为爱,而当她们年老色衰之时武帝的爱也便消失不见了。

汉武帝刘彻剧照

当汉武帝得到卫子夫时,汉武帝可以给卫青无上的光荣,还一再要求封卫青的四个儿子为侯;当汉武帝得到李夫人时,为了李夫人,他可以不惜劳师远征让李广利出征大宛,名义上是为了得到千里马,实际上是为了让李广利有功劳得以封侯。可当卫子夫年纪大了之后,卫青马上被冷落到了一旁,四个儿子也先后失去了爵位,好在卫青为人谨慎得以善终。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李氏外戚身上,当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对李氏家族的爱也就没有了,那么,李广利等外戚的结局也就显而易见了。

美貌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你善于利用它,但美貌不会一直存在,因为美貌,汉武帝可以给你的亲族加官进爵,而当你失去美貌,对汉武帝而言也就失去了价值,因价值而得到的一切也都会被汉武帝一一剥夺,这,就是帝王家的冷血与无情!

四.强势与无奈——汉武帝的政治手腕

帝王之事全为国事,所谓家事,只不过是对于帝王国事的另一种称谓罢了。李氏外戚的崛起全在于汉武帝的一念之间,他的兴起在于武帝需要用他来打击卫氏外戚,他的衰亡在于他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这里面,是武帝的强势与无奈,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手腕。

1.戬除外戚势力

汉武帝的一生都在为中央集权而努力,想要把权力都收归皇帝所有,就必须要清除那些阻碍皇权的势力。在西汉王朝,对皇权起到掣肘作用的除了丞相为首的大臣外,另一重要势力便是外戚势力,而外戚的掌权也几乎贯穿了西汉王朝的一生,最终,西汉王朝也是毁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

因此,戬除外戚成为西汉所有帝王的一项必修课,在汉武帝时期,他先后打击了窦氏,王氏,卫氏多股外戚势力,每一次打击,中央集权的凝聚力就强大一分,李氏外戚的覆灭是必然的,有的只是时间问题。

2.给刘弗陵清除障碍

导致李氏外戚覆灭的直接原因是李广利与刘屈髦的那次密谋,他们希望昌邑王做太子,而在武帝心中,小儿子刘弗陵才是理想的继承人,可刘弗陵年纪尚小,为了给刘弗陵消除障碍,就必须要灭掉一切阻碍他做继承人的势力。


汉昭帝刘弗陵剧照

其次,外戚首领的李广利与百官之首的刘屈髦两人搅和在了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李广利是大将军,刘屈髦是丞相,对于汉武帝而言,文官不可怕,武将也不可怕,可当这两股势力合二为一时才是真的可怕,趁他们根基不深之时消灭他们才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

3.汉武帝时日无多

汉武帝的一生一共活了70岁,而李广利投降时距离汉武帝去世已经只剩下两年时间,汉武帝不惜以七万汉军的性命作为代价也要消灭李氏外戚,逼李广利投降匈奴,是因为汉武帝自己已经知道,他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了。

年迈的汉武帝刘彻

武帝晚年,连续经历了丧妻失子之痛,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了,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去世,可偏偏这个时候,李广利统兵在外且手握重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掉李广利,那么自己传位刘弗陵必然会遭到李广利的反对,到时天下大乱自己却已经化为一抔黄土无力回天。感受到危机的汉武帝痛定思痛,与其让这样的悲剧在自己去世后上演,不如当断则断,牺牲了七万士兵的性命换来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这笔买卖划得来。

结语:

李广利的投降是汉武帝自导自演的一出政治变故,即使李广利最终得胜归来等待他的也只有被杀,这是汉武帝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只是可惜了那七万汉军,做了李广利的陪葬品。而李广利投降匈奴,也成为汉武帝一生对匈作战的最大败笔,可于国家大计而言,汉武帝却也做的无可厚非,是非成败,只留给后人评说吧!


相城历史小学生


汉武帝晚年时期发生了巫蛊之祸,大批无辜者蒙冤入狱,李广利虽然是汉武帝小舅子,也难逃此劫难。

两人关系

李广利是汉武帝小舅子,他的妹妹深得武帝宠爱,并且生下了一个皇子,皇子后被封为昌邑王。

武帝为了让李家显贵,将能力平平的李广利提拔为将军,并且让他主导了汉朝后期争对匈奴的战争。

巫蛊之祸

武帝晚年时爆发的巫蛊之祸殃及甚广,上至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家族,下至平民老百姓,都难以幸免于难。


李广利的妻子就被人诬告为“使用巫蛊”,被捕入狱。

当时李广利正在打匈奴,他亲率7万骑兵,已经击溃了一支5000骑兵的匈奴先头部队。

李广利听说妻子、家人都被官吏抓了起来,心急如焚,想在此次战争中立下大功,以抵消家人犯的罪,所以他难免会激进一些。

李广利深入匈奴腹地,遇到匈奴左贤王率领的2万骑兵,李广利将其击溃,此时千里行军的汉军也已经疲惫不堪,不能再作战了,李广利这时才想到了撤退。

汉军刚撤退到燕然山,就遭到了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的堵截。

因为单于知道李广利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不会放其回国的。

李广利最终败了,他选择向匈奴人投降,他在大汉的家族也被汉武帝夷灭。

其实李广利不是被汉武帝逼得投降的,他是被巫蛊之祸,是被那些图谋不轨的,发动巫蛊之祸的小人逼得投降的。所以题主的问题问得本身就不对。


清心论史


有句话说得好“色衰而爱驰”,当倾国倾城李夫人病逝,李氏外戚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

汉武帝能够顾及李夫人的情,给与李延年,李广利高官厚禄,但李广利的战绩实在差强人意,却又与朝臣往来密切,这是皇权所最为忌讳的事情。

汉武帝初年,卫氏家族为打击匈奴所做出的努力世所公认,卫皇后与卫太子也德行敦厚受到爱戴,即便如此,汉武帝依旧狠心的以巫蛊之祸,将卫氏家族驱逐出朝堂削爵。

所以当年迈的汉武帝已经宠幸勾业夫人起,李广利家族也就逐渐被抛弃,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氂密谋推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以维护李氏家族的富贵荣华。



“天威难测”汉武帝既然已经冷落李氏家族,更不会再立李夫人之子, 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若是回归也难以善终,只能无奈投降匈奴,其家族被汉武帝尽灭。

汉武帝本就是薄情寡义之人,卫子夫,李夫人,勾业夫人,虽诞下子嗣,却在外戚的压力下,家族都难以有好的结果。



多臻贵


一代雄主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

老年的汉武帝可以说是时常的昏聩,时常的清醒。就像个摆钟,就这样摇过来摇过去,谁也拿不住帝王的心思。君心难测啊,君心难测。

一个人的变化和他的经历时密不可分的。晚年的汉武帝刘彻是在失去太子刘据开始了疯狂的杀戮的。最初,汉武帝杀卫青的儿子就是为了消弱外戚卫家的权势,害怕太子过于强大而威胁到皇权,毕竟后宫皇后是卫子夫。虽说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已经没有得宠了,最起码的尊重还是有的,毕竟是一国之母。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刘彻晚年的转折,更是整个汉帝国的转折。

江充作为汉武帝的宠臣,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杠杆的作用,撬动了整个皇权。江充与太子刘据不和,诬陷太子,行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太子刘据惊恐,不得已反抗。丞相刘屈牦和太子刘据在长安城相互攻伐,激战五日,整个帝国的中心在流血。最后,太子刘据败逃,自杀而亡。

太子已亡,谁来成为下一个继承人?

除了长子之外,汉武帝还有五个儿子,另外五子是:王夫人生子齐怀王刘闳,元狩六年立,早亡,不再继承人考虑之内;李姬生燕剌王刘旦和广陵厉王刘胥,刘旦未有天子诏书的时候,擅自离开封地,进入长安,妄图太子之位,让汉武帝恼怒不已,对其多加斥责,也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刘胥天生神力,能与猛兽搏斗,不尊法度,也被排除;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髆,天汉四年立,舅舅是著名的李广利。本来有很好的政治资本。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是儿女亲家,李广利在出兵匈奴之前曾经嘱托刘屈氂,希望他能促成昌邑哀王刘髆成为太子。后来,他们的密谋被汉武帝知道,汉武帝将刘屈氂腰斩于市,将李广利的家人全部下狱。

李广利的也是外戚,在一个外戚消亡之后,就会有另一个外戚来代替,但是当他的实力威胁到皇权,就会被皇权毫不留情的铲除。

丞相刘屈牦和李广利的家人被汉武帝杀掉,不过是“巫蛊之祸”的延续,是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的追思,更是对背后阴谋的愤怒。帝王之怒,就是血流成河。造成了外戚李家的衰亡。虽说没有什么大将之才的李广利,还是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对他来说也是无奈的选择,就是远离汉帝国的中心,继续进攻匈奴,妄想打败匈奴长期和汉帝国对峙。简单的说就是李广利自己要当皇帝了。最后李广利败在匈奴人之手,被迫归降,后被杀。而李夫人之子刘髆也在这个事情之后惊惧而死。

汉武帝刘彻是老年昏聩了,他太自信了。他太高估了他帝王的实力。由于一时的愤怒,致使七万的汉家男儿埋骨荒草。在汉武帝的末期汉军实力遭到削弱。

我是曹城少年,愿你康健。


曹城少年


李广利是汉武帝时期将领,他是继卫青、霍去病后汉武帝最重用和宠信的将领。与卫、霍相同,李广利也是外戚。李家世代为倡,李广利的弟弟李延年因年轻的时候获罪被处以宫刑,在宫中当差。因为他出身倡门,所以很是能歌善舞,精通音律,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爱。有次,李延年为汉武帝献唱了一首歌,歌词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了不仅感叹:“世上真有此绝代佳人吗?”一旁的平阳长公主忙说到:“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美人!”于是汉武帝便把李延年的妹妹召进宫,极尽宠爱,封为夫人,李夫人还为汉武帝生有一子刘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李夫人的受宠,李广利、李延年、李季弟兄三人都得到了重用,李氏也成了继卫氏家族后迅速崛起的外戚家族。但他们却没有卫氏那争气,李夫人在生下了儿子刘髆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弟弟李季大胆放肆,因为奸乱后宫而被处死,连带着哥哥李延年和家族中很多人都被诛灭。相对而言李广利算是比较好的,因为此时的他正在带兵攻打大宛,所以未被诛连。

霍去病、卫青死后,朝中已经没有什么非常厉害的将领了。汉武帝看中李广利,希望他能继续卫、霍两人的辉煌。但李广利能力平平,战绩也是差强人意,两次攻打大宛,虽说最后终于胜利了,但是耗时四年之久,损兵折将严重。与匈奴的多次做战,更是胜少败多,兵将折损众多。拿他跟卫青、霍去病比,显然他的能力还相差甚多,但汉武帝无大将可用,也就那么将就着用吧!


公元前91年,因为晚年的汉武帝残暴多疑暴发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为被人诬陷而被迫着起兵,后来兵败自杀。此次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自杀,卫子夫的女儿、外孙、外甥更是在祸乱早期就被杀害,卫氏外戚的势力基本被消灭殆尽。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兵攻打匈奴,左丞相刘屈氂去送行。这刘屈氂本是汉武帝的侄子,因为丞相公孙贺在巫蛊之祸早期就被杀害,刘屈氂便升任丞相一职。他与李广利是儿女亲家,借着送行两人便商定了立李夫人的儿子刘髆为太子,李广利以后就是国舅,那么以后他们的富贵就都有保障了。


不久,有人告发刘屈氂的妻子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刘屈氂和李广利密谋立刘髆为太子的事也被告发,汉武帝大怒诛杀了刘屈氂全家,并把李广利的家人收押看管。李广利正在与匈奴作战,听说了自己的妻儿被收押,心里非常不安。他期望着用战绩救出家人,为此不惜深入匈奴,拿着七万汉军士兵做赌注,最后兵败,无奈投降了匈奴。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明知道李广利正带着大军与匈奴作战,为什么还要收押他的家人呢?他不怕李广利投降匈奴吗?如果暂时别动李广利的家人,一切等他打完匈奴回来再找他算账,不行吗?这个恐怕要从汉武帝的性格说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千古一帝,做事情相当专横。汉武帝继位早期,想通过一系列的变革来强大国家,但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还活着,并且手握大权,窦太皇太后主张无为而治,废除了他的变革。汉武帝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敢反抗,要不然可能连皇位都不保。可能是源于这段压抑的经历,在窦太皇太后死后,独揽大权后的汉武帝一直都非常强势。尤其是在政治上,底下大臣权力再大,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既便功高如卫青、霍去病,也都是谨言慎行,从不敢越职权一步。在汉武帝一朝重用过祖母窦氏家族的外戚;母亲王氏家族的外戚;妻子卫氏家族外戚;宠妃李夫人家族的外戚;甚至还重用过自己的亲侄子。这些人尤其是宗室子侄放在别的皇帝那是要加倍提防的人,但汉武帝却敢于重用他们,而且他们在汉武帝的统治下都很守本份,没有一个敢威胁到皇权。所以说汉武帝对于控制手下的臣子们是相当自信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汉武帝收押李广利的家人了,他不屑于用缓兵之计,他自信自己可以威慑的住李广利。


从另一方面来讲,晚年的汉武帝多疑又残暴。此时的他已经明白太子刘据的冤屈,因为自己的疑心导致自己老年丧子,失去了自己最优秀的继承人,他的心里其实是非常后悔的。而刘屈氂就是镇压太子的功臣,现在又听说他和李广利密谋欲立刘髆为太子,这让汉武帝严重怀疑当初太子被冤,他们也有参与,所以才会盛怒之下做此决定。而且汉武帝诛杀李广利的家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是李广利攻打大宛的时候,因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诛杀了李季、李延年等人。李广利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或者起叛逃之心,反而是奋力杀敌,最后得胜而归。汉武帝也并没有因为他兄弟的错而诛连他,反而论功封他为海西侯。所以此次收押李广利的家人,汉武帝也没认识到什么不妥,两人就跟第一次一样达成了默契,你李广利得胜归来,我既往不咎,若是敢有二心,你全家性命不保。李广利也明白此意,知道唯有打了胜仗一切才好说,所以才会不顾形势,铤而走险,白白牺牲掉了七万大汉将士。最后他也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好投降匈奴了。


将在外拼命,你却要收拾人家的家人,肯定会造成军心不稳。无论汉武帝出于怎样的考虑,他的这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大汉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孔六十三


一、李广利带七万奇兵投降匈奴不符合事实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在巫蛊之祸、汉太子刘据死后一年,因匈奴入侵五原(今包头)、酒泉,汉武帝命妃子李夫人之兄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进击匈奴,临行前与武帝之侄、丞相及自己亲家刘屈髦谋划建言立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李广利出征数月后,得知汉武帝以大逆不道嘴之罪腰斩刘屈髦、妻儿斩首,自己妻女也被逮捕的消息后,既忧又怕,知道按汉律投降会致自己妻女被立即处死,于是想戴罪立功,但因个人军事能力一般,在不了解形势和敌情下盲目全军出击,虽获胜利但长史及部将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便谋划扣押李广利,李广利将他们斩杀,随后率军南撤,因心思恍惚,失去警觉,加上汉军疲劳过度、军心大乱,全军都被匈奴截断后路并杀死,李广利被俘后投降,汉朝随后将其族灭,一年后被单于杀死。

二、汉武帝为何敢冒此险

一是李广利是武帝大舅子,是丞相亲家,宗族全在长安,间接上相当于人质,当时仅是拘禁,而非直接处死,还是给李广利留有选择处理的余地,不管是上表请罪,还是戴罪立功,再不济自杀服罪,以保留宗族性命。

另外,李广利军事能力一般,以往出师损兵折将很多次,但都没有大的处罚,足见武帝对他的宠爱

二是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御下极严,眼里揉不得沙子,一朝十三个丞相仅田千秋善终,对于丞相和统军大将勾结,尤其一个是侄子、一个是大舅子,更是难以容忍。

三是巫蛊之祸刚结束,太子刚死,汉武帝思子之情尚未泯,当时刘屈髦率兵攻打太子军队,又出现巫祝祈祷武帝早死、刘髆作皇帝的事情,加上吕氏、窦氏等贵戚干权的先例,无疑大为震怒,势必要以雷霆之势,震慑群小,去世前立刘弗陵而杀其母也是这想法。

四是汉律严酷,汉武帝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仍不改法家治国的做法,一贯重用酷吏以实现其政策,遇到此事必然同理,酷吏审理一干人员后,便将“口供”报给武帝,这让产生武帝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一怒之下发布上述诏令。

李广利投降一年后,汉武帝下发罪己轮台诏,表达了多次往遣李广利北伐匈奴的后悔,可惜为时已晚,白白可惜了七万汉家将士的性命。


文殳子


汉武帝逼李广利带七万骑兵投降匈奴,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应该说,七万大军损失惨重,李广利投降匈奴。

下面说说,此事的来龙去脉。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正月,匈奴袭扰五原、酒泉,杀害两地军民,斩两都尉。三月,汉武帝遣李广利率军七万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军两万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军四万出酒泉,攻击匈奴。

李广利出击匈奴之时,丞相刘屈氂曾到渭桥与李广利送别,并承诺向汉武帝奏请册立昌邑王为太子。昌邑王是李广利妹妹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女儿嫁给刘屈氂的儿子,因此,两人都想拥立昌邑王为太子。当时,巫蛊事件追查的很急,内史令郭穰状告丞相夫人因为丞相多次被汉武帝训斥,以巫蛊之术诅咒皇帝,有恶毒的言辞,以及丞相和李广利共同祭祀祷告,想立昌邑王为帝。主管官员向汉武帝上奏,请求查验审讯,之后,将刘屈氂定大逆不道之罪。汉武帝下诏用厨车载刘屈氂游街示众,在东市腰斩刘屈氂,在华阳街将刘屈氂妻儿斩首,同时,将李广利的妻儿逮捕囚禁。

李广利塞外征战初期,派属国胡骑两千余人与匈奴右大都尉和卫律五千人大战,匈奴战败,死伤数百。汉军乘胜追击到范夫人城,匈奴骑兵四处逃散,不敢与汉军作战。这时李广利听说自己的妻儿因巫蛊之事被收监入狱,忧惧无措。他的掾吏是逃罪从军,怂恿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犹豫不决,欲深入匈奴立功赎罪,遂派护军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一日,汉军与左贤王和左大将率领的二万骑兵交战,斩杀左大将,匈奴军队损失惨重。汉军长史和决眭都尉煇渠侯商议,认为李广利贪功冒进,使军队处于危险的境地,恐怕一定会失败。二人商量着一起把李广利抓起来。李广利听说后,将二人杀死,领兵退还到速邪乌燕然山。匈奴单于知道汉军疲惫,亲率五万骑兵袭击汉军,杀伤甚众。匈奴夜里在汉军营寨前部挖出数尺深的壕沟,从汉军身后发动猛攻,汉军大乱惨败,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匈奴。按汉律,李广利在大汉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在李广利投降后悉数被杀,族灭。

李广利投降后,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对他的尊宠还超过了卫律。李广利在匈奴一年有余,卫律嫉妒他受宠,欲加害于他。乘单于母亲生病,卫律指使胡巫说已故单于发怒,言:“胡故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今何故不用?”单于相信此事,杀掉李广利祭神。李广利临死前说:“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死后,恰逢匈奴连续数月雨雪不断,牲畜死亡,百姓感染疫病,种植的庄稼歉收。单于非常害怕,为李广利设祠祭祀。


京客隆回


七万骑兵?只有六万骑兵,但还有十万步兵和强弩都尉路博德万余人,加起来十七万余人。没什么不合逻辑的,因为李广利岀征前对亲家丞相刘屈髦说:“希望你在皇上面前建议,立昌邑王为太子。昌邑王能够被立为太子,将来做皇帝,你的相位也就可长保无忧了。”后来内者令郭穰密告刘屈髦妻子因丈夫数被汉武帝责备,对武帝不满,请巫祈祷武帝早死。还密告说刘屈髦和李广利俩人也共同向神祈祷让李广利的侄儿昌邑王做皇帝。其实是不是污告很难说,太子刘据也是被以巫蛊之罪陷害死的。汉武帝老了,生怕别人跟自己抢位置,哪还顾的上真伪、对错,什么十几万大军,相信了就杀人,把刘屈髦一家杀了,把李广利妻儿关押了,也是以为李广利远在塞外征战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还有他的妻儿相要挟。但没想到太医令随但却派人告诉了李广利,李广利急于立功,给妻儿争一线生机,急功冒进而惨败,投降匈奴。

这事不要上史书中的武帝纪里找,史官们不敢在里面说武帝坏话,里面歌功颂德的内容多,要上匈奴列传里找,那里记的更清楚。


沉140769451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统兵七万出武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统兵三万出西河,重合侯马通领兵四万出酒泉,分三路反击匈奴。李广利临出征,丞相刘屈氂为他送行了。

刘屈氂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三国时刘备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胜按说是汉武帝的的叔伯兄长,按辈分刘屈氂该是汉武帝的侄儿。刘屈氂做过涿郡太守,怎么做到的丞相就不得而知了。

刘屈氂的儿媳却有名堂,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女儿。李广利兄妹三人,哥哥是大音乐家李延年,妹妹是便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了。李夫人早亡,汉武帝追封为皇后。李夫人留下一子就是昌邑王刘髆。

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后,太子刘据与卫氏集团一直被汉武帝猜疑,因为之前的“巫蛊之祸”里牵连到卫青的一个儿子和汉武帝的女儿,极其公孙贺家族,虽皆被诛杀,却使汉武帝更多疑了。

于是,李广利与刘屈氂为首的昌邑王集团势力就崛起了,另外江冲被重用,也投靠了李氏外戚势力。这对太子刘据和卫氏集团是致命的打击。

很快在公元前92年,在江冲的主导下,太子刘据被诬陷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卫子夫皇后极其太子家族被血洗。

这次出征前,刘屈氂送李广利到渭桥,两人商定立刘髆为太子的事,李广利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另外,李广利深知刘屈氂在诬陷太子刘据事件里,有太多的不光彩。刘屈氂这时根本下不了船了,他只有努力拥护昌邑王当上皇帝,才能有好的结果。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密谋被内者令郭穰得知,并报给了年老的汉武帝。郭穰还举报刘屈氂的夫人,因刘屈氂曾被汉武帝责骂,就使巫师“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立昌邑王为帝”。

汉武帝突然警醒,意识到这次“巫蛊之祸”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阴谋。他痛心失去了三十多岁的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他震怒发誓要清算。

在腥风血雨恶清算中,刘屈氂被腰斩,其妻子被斩首华阳街。同时李广利的妻子也被收监,远在边陲的李广利得知消息后,感觉大势已去,投降了匈奴,不久被匈奴人杀害。李氏势力就此灭亡,刘屈氂也被灭族。

李广利投降匈奴是其与刘屈氂的阴谋败露所致,不能说是汉武帝逼迫的,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投降后也是被害。

不过,李广利带领着大队人马投降匈奴,着实是汉武帝后期军事实力的巨大损失。


路遥lgy


汉武帝逼李广利带兵投降匈奴,感觉不符合逻辑,但实际上是符合逻辑的,我们看待任何事情,特别是历史事件的时候不能单看单一事件,如果只把某一件事拿出来看那就是耍流氓,再回到李广利带兵投降事件本身,前有巫蛊事件,李广利是推动者和受益者,带兵出征将会有更大的政治收益,这是前因。

而巫蛊事件本身就是因为刘彻的刚愎雄猜,为了打击卫青家族故而冷落太子集团,给了宦官苏文以及江湖骗子乃至李广利集团的幻想机会,从而造就了太子集团包括卫家的政治和命运悲剧,也让年老体衰的刘彻尝到了老来丧子的苦果,缓过神来的刘彻发现了自己犯下的错急于为太子报仇。屠杀了十万人,大多数为无辜者,又是因为他的刚愎自用而判断失误,而认为李广利没那个胆子或者说在军队没那个威望来背叛自己乃至大汉朝廷。

殊不知李广利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导致我大汉十万好男儿,被李带入死路。刘彻又一次尝到失败的味道。从而彻底反省,下了历史上著名的罪己诏。然而大汉也已经走到即将崩溃的边缘,时间并没有给刘彻改变的机会,幸而天佑我大汉,经过后世之君和我大汉臣民的努力让大汉又回到了世界强者之林!

遥望历史终不负大汉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