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馬里亞納大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溝,最深處達到了1萬多米。由於海水足夠深,再加上探險深海的難度足夠大,因此這裡可謂是地球為數不多的淨土之一。

然而,日本科學家利用海底探測器,探測到了這裡存在人造塑料顆粒。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根據冰山法則,如果我們在1萬米深的海溝裡發現了塑料顆粒,那麼這意味著海洋裡可能漂浮著非常多的塑料,這將會對海洋生物產生較大的影響。

生物與塑料顆粒

在生態系統中,所有的生物都是這三者之中的一環: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是指能夠利用太陽能、地熱等生產能量,來維持自我的生長。

消費者是指自身不能生產能量,只能通過消費生產者來獲得能量。

分解者是指能夠將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無機物的生物,一般微生物充當該角色。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在人類還未出現之前,這三者的關係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影響著另外一環,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

如果這一環之中任何一環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比如:當自然界生產者變少時,消費者數量也會相應減少。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然而人類的出現,改變了自然界的生態關係。人類利用科學技術,製造出了高分子聚合物,這類物品雖然是有機物,但非常難以降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該生物是人類製造出的,自然界中的分解者沒有專門分解該物體的酶,以至於它們難以降解。

這些有機物進入到自然界中時,會在紫外線的照射,風力作用,雨蝕以及冰凍條件下,降解成一個個微小的塑料顆粒,進入到生態鏈中。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其中,一些小型塑料顆粒會隨著動物進食,進入到生物體內。我們知道,雖然塑料是有機物,但沒有相應的微生物能夠分解它們,事實上不僅微生物無法分解它們,連生物的消化系統也無法分解。

這些塑料會像重金屬一樣,富集在生物體內。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在地球的生態鏈中,生物是通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式的鏈條來獲取能量,而塑料也伴隨著這條能量流動鏈條,逐漸富集到生物體內。

生物體型越大,富含的塑料就越多,而人類又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所以人類雖然不會直接吃塑料,但會通過食物間接富集到人體內。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就這樣,人類會因為攝入塑料過多而導致身體不適,嚴重時可威脅健康安全。

海底發現塑料,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海水越深,環境越惡劣,能夠在這裡生存的生物就越少。

這是因為海水阻隔了大多數的太陽光,其中能到達萬米深度的太陽光幾乎沒有。然而太陽光又是地球上大多數生物的能量來源,沒有太陽光就意味著海底的生物無法利用太陽光來合成能量。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它們只能利用海面飄來的浮游生物以及生物殘骸來維持生命。當然也有一些海底有熱泉口,這些熱泉口也可以為生物提供能量。

總而言之,海底屬於大多數生命的禁區,能夠在這裡生存的生物數量非常稀少。

再者,海底受人類汙染較少,這裡的生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如海面上的生物。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種種因素導致著,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對棲息地環境要求較高,而在海底發現塑料,則意味著海底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可能會造成許多生命在海底無法生存。

再者,在海底發現塑料,意味著地球上的淨土又少了一個。

總結

塑料雖然是有機物,但卻沒有能夠分解它的微生物,以自然降解的速度來看,一塊塑料袋至少需要花費上千年才能完全被降解。

都是人類造的孽,科學家在10000米海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而在這1000多年裡,這塊塑料會遊走在各個生物體內,對這些生物造成嚴重威脅。而且,即使該生物死亡後,這些塑料顆粒仍不會消失,而是會遊走在下一個生物體內,就這樣一直循環。

目前,人類每年消費5萬億個塑料袋,然而至今為止,我們仍未找到處理這些塑料袋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說,這5萬億個塑料袋,要麼被焚燒了,要麼流向了生態鏈。隨著時間的疊加,未來地球可能會被白色垃圾所淹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