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为何总是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匈奴巅峰时期势力有多大?

guai66


匈奴帝国强盛的时候被西域诸国称之为“百蛮大国”,因为其征服了无比广袤的土地和人数众多的民族。当时整个帝国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起辽东平原朝鲜边界,西至阿尔泰山,深入中亚的咸海、黑海一带,向北远至贝加尔湖、叶尼塞河流域,向南延伸至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

根据学者林幹在《匈奴史》中的推算,匈奴单于大约统治着将近两百万匈奴人。而学者马长寿在《北狄与匈奴》一书中记载:

“匈奴所掠汉人奴隶至少有十多万;西域胡、丁零和西羌奴隶人口之在匈奴者,估计约二十五万;其余乌桓、鲜卑、楼烦、白羊等奴隶在匈奴者亦不下二十万,共计全国奴隶人口构五十五万余。此外,匈奴帝国在草原的内部和边缘还拥有很多被征服和奴役的部落。如东方的乌桓、鲜卑,北方的丁零、鬲昆,还有西方的西域诸多小国和部落。

匈奴人为什么这么强呢?

首先是其全民皆兵,战争成本很低。

骑马、放牧和射猎是每个匈奴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匈奴人从小就先练习骑羊,射猎小鸟和野兽,长大开始学骑马,射猎更大的野兽。从小的狩猎生活和不断训练培养了匈奴人优良的骑射技术、长途奔跑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而畜牧生活也能培养一个人的管理统筹和团队配合意识,这也为匈奴人日后的实战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很快地适应以指挥服从、协同配合为第一要务的军事生活。另外,每年的一三九月,匈奴的各个部落还要举行大会,进行集中训练和比试。大会还会组织集体围猎,作为军事演习。

因此,普通匈奴人非常习惯平时为牧民,放牧打猎;战时为士兵,冲锋陷阵的生活。匈奴单于不需要付出什么,就拥有源源不断的成熟战士。又由于匈奴的行政组织军政合一,单于及以下各级官吏平时既负责一切行政事务,又组织军队的训练,因此,官兵关系密切,无将不知兵,无兵不知将,在战斗中尽可发挥最大的战斗能力。凭借此优势,匈奴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体制,具有极低的战争成本和高效的军事动员体制。

匈奴妇女虽然一般不参与战争,但也能走马射箭。她们常在军中负责后勤和生产。当匈奴大军远征时,妇女们常驱赶牛马随行,“因水草为仓禀”,源源不断地供给后勤补给。这样,便避免了作战中运粮转输之劳,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整个匈奴帝国就是一个大兵营,战争成本极低,瞬间就能完成从平时到战时的转换。

约翰·基根的《战争史》中如此描述:

“一个骑马民族的所有身体合格的成年男性就是军队。一切从大草原出发,打开征服之路、侵入文明地区的骑马民族都是打‘真正的战争’。(他们)缺乏对使用武力的限制,除非彻底胜利就不愿意终战罢兵。他们的战争没有克劳塞维茨式的政治目的,也没有文化上的转换效应,更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发展或社会进步。他们的目的是赢得财富去维持一种不变的生活方式,保持他们的祖先从马上射出第一支箭以来,始终不变的天性。他们是为战争而战争的武士,对劫掠、风险和胜利有着动物般的满足与兴奋。”


其次,匈奴人拥有大量马匹,拥有机动力上的绝对优势。

前苏联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认为,一个性奴五口之家,被算作一“帐”,要提供至少一名骑兵。而普通的匈奴骑兵就能实现一人五马的“土豪”配置。

匈奴骑兵所骑乘的主力是蒙古马。蒙古马普遍肩高为“13掌”,也就是1米3左右。

内蒙古牧业系统曾对蒙古马进行过统一测算,普遍驮载在100公斤以上,最大拉车挽力可达300公斤。骑乘速度:1600米,2分22秒;2000米,5分钟左右;一万米不到十五分钟,8小时可走60公里;优良品种可每小时前进13—15公里,日行150公里。相比之下人的速度就差多了。1500米世界纪录是3分26秒00,2000米是4分49秒99,一万米26分17秒53。但这些长跑记录,是在绝对轻负荷状态下。善于步行行军的解放军,5公里武装负重越野,20分钟就已经是优秀成绩,而且一般不考虑跑完立即投入激烈的肉搏作战。

由此可见,一人五马的匈奴骑兵在那个没有电报和汽车的时代,拥有着情报传输和机动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使得匈奴骑兵能够快速绕过汉军防线,袭击毫无保护的和平居民,然后在大批汉军赶来前撤退。如果汉军追击,匈奴骑兵就会利用机动上的优势,不与汉军正面作战,或偷袭、或袭扰,或快速调集优势兵力合围汉军。甚至匈奴骑兵只需不断引诱汉军追击,然后将其引入大漠,使其迷路,靠饥饿和干渴来解决敌人。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他的《草原帝国》里写道:“(匈奴)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的战术是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以雷雨般的箭攻击追赶者,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这些方法相当有效。”

凭借以上两点,匈奴单于可以随时动员起单于本部和二十四个“万骑”的三十多万骑兵!

这样一个敌人,任何一个古典帝国都会头疼不已的。


冷兵器研究所


 【匈奴之强大不可想象,最终被汉朝碾压。】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卷首语:在漫长的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历史中,农业文明长期碾压游牧文明,因为农业文明远先进于游牧文明,就像今天工业文明打败碾压农业文明,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农业文明打败游牧文明的次数和时间,远远的多于和长于,游牧文明打败农业文明的次数和时间。但是、农业文明包容性极大,打败征服而不毁灭对方;游牧文明碾压农业文明,是一种小概率的偶然现象,但是、游牧文明的破坏性极大,胜利征服往往伴随着毁灭。

匈奴是古代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也是长城以北广大地域的国家名称。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民族,早在4800年前的炎黄二帝时期,匈奴的祖先叫做荤粥,两次被轩辕黄帝打败后,被先进的华夏文明压制了2000多年,发展进化缓慢。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陷于长时间的战乱纷争之中,匈奴从北方众多游牧狩猎民族中脱颖而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强盛。

战国末期秦始皇重新统一华夏中国之时,匈奴头曼单于也在北方草原崛起,进行着统一整个北方草原的战争。秦始皇派蒙恬击退匈奴收复河套之地,匈奴遭到不小的打击。秦二世之时,华夏中国陷于内乱,匈奴再次获得喘息的机会。刘邦用三年时间推翻秦朝,用四年时间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时候,匈奴冒顿(modu)也乘势统一了大漠南北。

头曼单于被蒙恬击败后,迁徙到漠北一带,十几年不敢到长城一线放牧。头曼单于的太子叫冒顿,已经成年了;头曼单于后娶的妻子阏氏,也就是冒顿的后妈,又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废除冒顿,复立小儿子为太子。冒顿制作了鸣镝(响箭),训练他自己的亲兵卫队,冒顿的鸣镝射向哪里,亲兵们的箭就必须射向哪里,有不射者冒顿立即处死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冒顿的鸣镝射向了自己的爱妻,大家很惶恐不敢射,冒顿就处死他们;有一次出去打猎,冒顿的鸣镝射向自己的宝马坐骑,跟随他的亲兵们都跟着射向宝马。冒顿觉得自己的亲兵卫队训练成功了,有一次跟随头曼单于出去打猎,冒顿就把鸣镝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亲兵们争先恐后的向头曼单于射箭,射杀了头曼单于。冒顿于是诛杀他的后母阏氏和弟弟,以及大臣中不听话的人,于是冒顿自立为匈奴单于。

冒顿单于自立之时,东胡非常强大,向冒顿索要宝马,大臣们都反对,冒顿说:“邻国要个宝马有啥呀?”,就给了;东胡又向匈奴索要女人,大臣们都反对,冒顿说:“邻国要个女人有啥呀?”就又给了。东胡王愈发骄横,派兵西侵并派使臣索要千里之地。冒顿问大臣们怎么办?有的人说,那就给了吧。冒顿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够随便送人呢?”处死了这些大臣。

冒顿单于随后发动了对东胡的战争,东胡人防备的很松懈,冒顿单于的匈奴大军很快攻占了东胡之地,杀死了东胡王,夺取了东胡的土地和臣民。月氏(rouzhi)是居住在敦煌以西、天山以东的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人口有200多万,兵力有20多万。冒顿单于打完东胡以后,再次集结兵力发动对“月氏”的战争,杀死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油灯,月氏遂分裂为“大月氏”和“小月氏”,大月氏不堪欺压就向西域(新疆)以西迁徙,小月氏归顺了冒顿继续留在敦煌一带。

冒顿单于灭了东胡,赶走月氏;降服了乌孙、楼兰(新疆境内);向南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悉数收复了秦朝蒙恬攻占的河套地区,到达汉的边地河南关塞(河套地区黄河以南),随后入侵燕、代(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冒顿单于率领匈奴大军大肆扩张之时,刘邦和项羽正在进行楚汉战争,秦末三年反秦战争和四年楚汉战争,给了冒顿单于崛起并扩张的有利时机。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抓住华夏内乱的机会,迅速的崛起并扩张,冒顿单于拥有能够开弓射鹰的精锐骑兵30万。

汉朝初年到汉武帝早期的七十多年,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冒顿单于统治下的匈奴疆域,东边到达辽东一带,西边到达天山以东(新疆东部),向北抵达漠北(西伯利亚),向南到达河套长城一线,国土面积超过了1000万平方公里;吞并降服了几十个民族政权,管辖的人口也接近了1000万,其中匈奴人口超过了500万,为单于提供40多万常备军。秦末中原战乱时期,匈奴乘机掳掠了一部分汉人,韩王信、卢绾投降匈奴,又给匈奴输送了数万汉人,匈奴于是熟练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匈奴的武器装备质量大幅度的提高。

公元前200年秋,匈奴进攻围困马邑,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冬天,汉高祖刘邦帅兵击败韩王信,韩王信逃到匈奴。冒顿单于出兵40万,和韩王信、白土人曼丘臣、王黄、赵王利约定,共同抗击汉高祖刘邦。刘邦率32万大军(主要是步兵),在晋阳击败了匈奴大军,匈奴大军后撤到白登城一带。刘邦率2万车骑兵追击到白登城,冒顿单于率30多万骑兵包围了白登城。樊哙等人遂率30多万步兵,反包围了山地作战的匈奴骑兵。

司马迁说,刘邦用陈平之计,贿赂了单于的老婆阏氏,阏氏向冒顿单于吹耳边风,单于就解围了白登城。仔细推敲,陈平之计是很不合理的,被包围的刘邦是怎么派遣使者去贿赂阏氏的?刘邦的使臣出白登城谈判,应该首先见到冒顿单于,刘邦的使臣的行踪都在匈奴人的监视之下,他是怎么见到单于阏氏并且还要贿赂她?这个情节在客观逻辑上根本讲不通。再说了,冒顿单于又不是傻子,到嘴的肥肉冒顿会轻易的吐出来吗?阏氏劝说放了刘邦,冒顿单于就会听吗?

真实的情况是,樊哙30多万汉军,在白登城外围反包围了匈奴,随时准备发动攻击(山地地形对步兵有利)。冒顿单于约定好的韩王信、白土人曼丘臣、王黄、赵利的10万大军,遭到其他汉军的阻击,没有按时到达白登城和单于会合,冒顿单于觉得其中可能有诈,担心自己孤军作战,会被越来越多的汉军包围歼灭,于是就决定撤围白登城一角,刘邦率汉军乘机从白登城突围而去,和樊哙的大军会合。冒顿单于在战况不明、前途难料的情况下,选择了主动撤围放任刘邦突围,非常体面的结束了打不赢的白登城之围。

汉初,汉匈力量对比,如同昨日中美力量对比,美国就像当年的匈奴,拥有和中国一样的国土面积,美国有3.2亿人,中国有13亿人;匈奴治下有1000万人,汉文帝时汉朝有4000多万人;美国有200万军队,11艘航母、10艘两栖攻击舰;中国也有200万军队,两艘航母、一艘两栖攻击舰;匈奴有常备军40多万(以骑兵为主),汉朝有60万常备军(以步兵为主)。汉朝初期的匈奴,单就军事而言,绝对比汉朝强大。但是,经过“文景之治”,综合国力汉朝超越了匈奴,汉朝开始全面碾压匈奴,汉武帝挞伐匈奴,将匈奴彻底打残;东汉,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走向消亡。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公众号。











冷清先生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匈奴总能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呢?首先明确一点,那就是匈奴人的基本形象是什么,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会说匈奴人是一个松散的游牧部落联盟,所属的战士往往都是平时为牧,战时为兵的牧民。

不单单于此,很多人还会知道匈奴人的一些生活习性,这要归功于现如今发达的影视行业,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些错误的印象,就比方说,在很多影视剧当中,匈奴战士往往只知道厮杀,没有任何的战术,并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非常的落后,只是凭着高头大马,极度机动性作为优势才可以对中原王朝造成危险,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非常刻板而片面的,如果匈奴人只会这几招,早就被中原王朝给轻而易举的消灭掉了。



不用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这确实是事实,在历史上,但凡只是不注重生产力,单纯的依靠蛮力和人数优势来侵略中原的游牧势力,往往都会轻而易举的被中原各国荡平。

春秋战国时期被消灭掉的游牧势力难道还少吗?所谓娄烦、义渠以及白狄,这些游牧势力都曾经或多或少的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点痕迹,最后都没有给中原王朝带来什么大的损失,更谈不上让中原王朝头痛了。

所以匈奴人本身的战术素养就非常的高,同时,生产力水平也不算太低,有人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一个与其他游牧民族没有太大区别的匈奴人,凭什么就能拥有这些特别的地方呢?有一种可能性,现在许多人所接受,那就是可能,匈奴人是与华夏人同出一脉:匈奴的传统活动范围就在阴山和河套之间,而河套一带在西周时期,曾有一个叫河宗氏的游牧部落,明文记载就是黄帝后裔,曾经和周穆王一起祭祀黄帝,并协助周穆王征讨西戎。

所以在春秋战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匈奴并没有遭到破坏性进攻,比他强的那些游牧民族往往遭到了中原王朝的重点进攻,在那些其他游牧势力被中原王朝击败后,匈奴抓住机会对准他们留下的空白空间不断扩张,人口和生产力都得到了飞速提高。
并且由于河套地区自古水草丰美,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匈奴人很安稳的建立起相当完备的社会组织体制,虽然他们的社会组织体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至少他们有了社会组织体制,这就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作为曾经华夏同宗共祖的匈奴人,通过抢占被挤压出去的其他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很快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小部落成为了一个可以威胁到中原王朝的部落联盟,但这还不是他最为强盛的最终形态,他最为强盛的最终形态,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秦朝,由于秦朝在征讨匈奴的过程当中,带走了大量的工匠和先进的生产资料,后来秦朝灭亡过程当中,这大量的工匠和生产资料直接被放弃掉了,全都便宜给了匈奴人。

这一时期匈奴人的生产力水平可以用暴涨两个字来形容,鸟枪换炮,凭借着本就高超的战术素养,配合上先进的武器,后来居然将汉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鸟枪换炮后的匈奴人将目光瞄向了西方,与西方相比,南方的汉帝国过于难啃,于是匈奴趁机完全占领河西走廊,并进入西域,将西域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开始掌控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冒顿单于耀武扬威写信寄给当时的汉朝皇帝汉文帝,“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这些话说的非常的耀武扬威,据说当时把汉文帝看得怒火冲天,恨不得当时就把这个嚣张的国家给灭掉。但是,汉文帝随后就遭到了朝臣的劝说,劝说的内容无非是当年英明神武的汉高祖刘邦带领着百战之师前去攻击匈奴,结果被匈奴教了教怎么做人,作为汉高祖的子孙,你的能力肯定是比不上汉高祖的,所以也就不要想了,还是继续用和亲政策吧!

为什么当时的朝臣都对匈奴如此惧怕?实在是因为鸟枪换炮后的匈奴战斗力非常强大,对当时很多人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心理阴影——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在刘邦率领的汉军当中,十之七八的士兵都因为过度寒冷而冻掉了手指头,如果站在山顶,会发现匈奴在东西南北四个放向布置大量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简直是无边无际,极具色彩冲击力。

除此之外,匈奴的战斗力极为强势,和汉文帝为何对匈奴恨之入骨,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当年汉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老邻居匈奴直接给他送了一份大礼——大军破关之后焚烧了皇帝行宫,兵威直逼长安,匈奴军队只为祝贺而来,采取不与汉军进行正面决战的策略,居然在汉帝国滞留了长达一个多月烧杀抢虐,而汉帝国的步兵根本追杀不及。



因为匈奴人有非常强的机动性还有着不比汉军差多少的优良兵器,所以说得到了军事和生产力大发展的匈奴至始至终掌握着对中原王朝的军事主动权和政治主动权,凭借着高度机动性,不断的侵扰中原王朝,给以农耕为立国之本的中原王朝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也促使当时的中原王朝——汉朝坚定了要将匈奴击败的信念与决心。

关于第二个问题,匈奴最为强盛的时期,它的疆域到底有多辽阔?

上文已经分析了匈奴最为强盛的时期,是在秦末汉初这段时期,这一段时期恰逢是匈奴冒顿单于时期。 这个时期的匈奴东灭东胡,西破月氏,统一了北方草原,将西域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掌控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对于南方的汉王朝采取时袭时扰的作战方案,使得汉王朝被于奔命,只得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此外,又因为著名的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北海,而匈奴人在北海曾经有过苏武牧羊的传说。

所以,匈奴人的地盘就很明显了:长城以北直到深入到贝加尔湖,新疆、中亚一带也建立了相当稳定的统治。至于甘肃,宁夏北部,河套地区以及内蒙西中部和外蒙中南部,那更是匈奴人的根本地区。


夏目历史君


匈奴之所以能让中原王朝很头疼,那是因为匈奴人有几个优势,是中原王朝所不能及的。

1:匈奴人从出生开始,终其一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属于游牧民族。人人能弯弓跃马,而且他们大多都靠打猎为生,因此,弓马本领都很高,因为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事。而中原农耕民族则是以耕地为生,大部分人都不会骑马射箭。如果两个民族开战,匈奴人可以直接上马冲锋,这是匈奴人的优势。

2:马种的优劣,匈奴人生活的草原,马种优良,这和他们优秀的驯养技术密不可分。匈奴养出来的马,大多速度快,耐力好。而中原农耕民族养出来的马一般都做马车之用。所以,在速度上不及匈奴人的马。

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中原游牧民族打仗之前需要做的重要准备。后勤保障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匈奴人已经熟练掌握畜产品加工技术,可以将几十公斤的牛奶变成几公斤的奶酪,将牛肉做成牛肉干,方便携带而且营养和热量不会受到影响。这个就省去很大的拖累。

4:他们有精良的制刀工艺,如果双方骑兵对砍的话,都会被匈奴刀砍断,断了刀的骑兵,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在骑兵装备上不如匈奴人的地方。这些就是匈奴人的优势,因此,他们一旦上马开始冲锋,很难抵挡。而且他们来去如风,中原民族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抢掠一空,风驰电掣一般的离开了。

匈奴人的巅峰,可以说是冒顿单于时期了。经过冒顿的经营,匈奴人攻灭东胡,西击月氏,南侵中原,北服浑瘐,可谓盛极一时。尤其是汉初时期,汉高祖刘邦亲率30多万大军,被冒顿率领的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七天。最后汉朝贿赂匈奴阏氏,这才使得刘邦安然返回。白登之围可谓是匈奴人达到巅峰的标志性战役。自此以后,汉庭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亲政策。此外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野史集001


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专攻骑射,骁勇善战,连汉高祖刘邦都避之三分!

从汉朝开始,匈奴逐渐在北方崛起,先后吞并北方各部族,势力威胁中原王朝安危。

汉高祖刘邦下决心剪除后患,无奈用兵失策,连同自己和数万大军匈奴围困,险遭灭顶之灾,后萧何用计,离间匈奴王妻子,晓以利害,劝退匈奴,刘邦脱身后开始向匈奴示好,采取和亲政策,时断时续,一直到匈奴灭亡。

巅峰时期,匈奴控制着整个北方和西域,现在的整个东北,西北地区!面积比中原大上一倍!

汉朝养精蓄锐六十年,到汉武帝时国盛民强,武将文官辈出,汉武帝开始对匈奴以武力征服,历经三大战役,百余小战,终于将匈奴征服,压减最近,匈奴开始没落!先后统领西域各地!

当时标榜史册的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张骞等等英雄人物,就是应时而生!

但之后中原王朝更迭,匈奴重又侵犯中原,尤其王莽时期,西域又归匈奴,等等!

总之,匈奴时兴时衰,与中原王朝兴衰有关,最后完成民族大一统,多民族融合,促进中原和北方各民族交流


沧海沧浪之水


游牧民族,能影响的势力范围是以马匹的活动范围为计算的


酋长小方


一,游牧民族,凭水草而徙,居无定所,习与性成,进攻聚集,散去无踪,聚而歼之,甚难。

二,游牧民族,居漠北塞外,汉军出击,供给困难,,

三,游牧民族,不事生产,劫掠为主,兵无后勤,来去自如,,

所以:

只能痛击使之远遁,

不能根除使之绝灭


共跳滴水线子


综上所述,北方民族都一个样,都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